粉笔上的化学实验

时间:2022-09-04 02:33:36

粉笔上的化学实验

要分析一种混合物中含有哪几种成分,尤其是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时,由于其中各个成分的性质极为相近,因此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发明了色层分析法,从而大大简化了混合物的分析过程。色层分析法是指在一种载体(通常是固体)上进行混合物分离和分析的方法。混合物(一般是液体)随展开液流经载体,各种成分相互分离,而分析每一个单一成分,显然比分析混合物要简单得多,所以色层分析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时根据载体上出现的各种单一成分的颜色,就可以直接确定混合物中所含的成分。但是在进行色层分析时,不但需要吸附剂(如氧化铝、氧化硅等),还要把吸附剂装在吸附柱上,对于刚接触化学知识的中学生而言,操作还是太过复杂。这里介绍一种方法,使用粉笔来模拟色层分析法,既简便又有趣。

材料准备

粉笔,培养皿,试管,注射器,酒精,红墨水,蒸馏水,丁醇,甲基橙,酚酞,浓氨水,绿叶蔬菜,绿色树叶,研钵,甲苯。

实验1 分析红墨水中的染料

实验方法

(1)在培养皿中加入酒精作为展开液,液面高度保持在0.5 厘米左右。

(2)取一支粉笔,在粗的一头点上一滴红墨水。

(3)把粉笔的大头朝下,竖立在酒精中,但酒精的液面不可与红墨水点接触。

(4)可以观察到酒精在粉笔上慢慢扩散,随着这一过程,红墨水也在粉笔上向上扩散。

(5)经过较长的时间后,红墨水在粉笔上最终扩散成两部分,上半部的墨水是橙红色的,下半部的墨水是红色的。

智慧花

经过这一实验,可以知道红墨水实际上是由两种颜色的染料混合而成的。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分离蓝墨水,看看蓝墨水是由几种颜色的染料混合而成的?

小贴士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点的红墨水点一定要小,最好用细的注射器针头来点。如果红墨水点过大,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拖尾现象,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实验2 分离甲基橙和酚酞

实验方法

(1)在试管中加入2 毫升浓氨水和18 毫升蒸馏水,混匀。再加入10 毫升丁醇,管口用橡皮塞塞严,充分摇动试管,然后将试管静置。

(2)等溶液分层后(上层是氨的丁醇溶液,下层是氨水),用滴管取出上层溶液放在培养皿内。

(3)将0.5 毫升甲基橙指示剂和0.5 毫升酚酞指示剂混合均匀。

(4)取一支粉笔,在粗的一头点上一滴混合指示剂(位置和实验1相同),然后把粉笔竖立在培养皿内的氨的丁醇溶液中。

(5)不久,混合指示剂慢慢向上扩散。最后,粉笔的上半部是红色的,下半部是橙黄色的。

智慧花

原来,酚酞和甲基橙在粉笔上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酚酞往上“爬”得快,甲基橙“爬”得慢。所以粉笔上半部是酚酞,它遇到氨水显红色;粉笔的下半部是甲基橙,遇到氨水显橙黄色。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初步了解到色层分析法是怎样把两种物质分开的。

小贴士

本实验不单纯使用蒸馏水作为展开液,这是因为当甲基橙和酚酞分离后,酚酞是无色的,无法观察到分层的现象。加入氨水后,酚酞遇氨水显红色,才能观察到酚酞在上面,甲基橙在下面。

实验3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实验方法

(1)取一些绿叶(可用绿叶蔬菜或者绿色树叶),放在研钵中捣碎,取汁液待用。尽量选取新鲜的颜色较深的叶片,以便使滤液中含较多的色素。

(2)把绿叶的汁液涂在距离粉笔下端(粗的一端)1厘米的位置(最好多涂一点)。

(3)将甲苯与酒精(200∶1)的混合溶液放在培养皿内,液面的高度保持在0.5 厘米左右。然后,将粉笔粗的一端竖立在培养皿内的混合溶液中。

(4)不久之后,可以观察到粉笔上的绿色汁液慢慢向上扩散。最后,粉笔上也出现了两种颜色,下边是绿色的,上边是黄色的,说明绿叶的色素中含有叶绿素和叶黄素。

小贴士

新鲜的绿叶只显绿色,是因为叶绿素的含量比其他色素含量约多3倍的缘故。

上一篇:利用GPS进行坝体水平位移监测后的位移量计算 下一篇: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存储方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