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措施探究

时间:2022-09-04 01:30:47

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措施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发展日新月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为房屋的性能和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主要阐述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保证房屋建筑的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实用技术

1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笔者从事房屋建筑施工工作已多年,在这方面积累了些经验和心得,对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方面的技术特点总结了几点,具体如下:(1)影响施工的因素比较多。我们知道,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设计、材料、机械、天气、温度、地形等。(2)质量波动大。由于房屋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和流动性,不具有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大。(3) 质量隐蔽性。纵所周知,房屋建筑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

2 房屋建筑施工坚持原则

鉴于上述内容影响施工技术的因素比较多,涉及面广,笔者建议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要坚守一定的施工原则,加以缩小或杜绝房屋通病及隐患。(1)强化培训施工人员。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等最基本的操作要领,与时俱进,创新施工技术。(2)不断提高和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施工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3)建立和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它主要指在质量事故发生后由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事故的识别和评审,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制定处理质量事故的措施,经相应责任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处理,并经相关部门复核验收。(4)时刻有质量意识。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还有就是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3.1建筑梁柱节点施工技术要点

常用的方法是在全部安装完梁板模板( 含侧模板) 后,再进行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的安装。该施工程序会引发箍筋间距无法保证或节点箍筋少放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解决:(1) 现场焊接柱节点区箍筋,于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再将这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放在楼板模板面上穿梁钢筋且绑扎,同时,要注意附加纵向短筋应偏离箍筋角部约 50mm,以防止附加纵向短筋位置与柱纵筋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应用此法的优点是,可有效保证柱节点箍筋的间距与数量。但要强调一点,如在结构较复杂的情况时,该方法的应用会较难,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 2) 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 可用细钢筋) 。

3.2框架柱纵筋的搭接技术要点

原则上,应严格根据有关规定允许进行合理的搭接,一般对于异形柱纵筋可优先应用机械连接或对接焊技术。但在实际工程中,有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更多的利润或贪图方便而应用搭接,此类做法会造成柱在纵筋搭接部位的截面过小,且由于此部位箍筋尺寸没有发生变化,导致形成柱纵筋难以紧靠箍筋的问题发生。这一现象在柱截面较大时,表现不明显,但随柱截面的减小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出。所以,在按规范柱纵筋容许搭接时,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 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延伸下部柱筋搭接部位末端且向外弯折,这样,上部柱纵筋就可借助此弯折段与下部柱纵筋轴线对齐,更方便在弯折段增加构造焊。

3.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技术要点

(1) 梁箍筋的下料问题,高度可减小 20 ~30mm( 一向框架梁端需要) ,这样可避免出现因一向框架梁面筋从另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过时,面筋将因该向框架梁梁端箍筋按原尺寸下料而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同时,也能消除对粱骨架受力不良的现象;(2) 在设计时就要明确保护层厚度以哪一向为主,同时,由于增大保护层厚度,会使截面有效高度变小,也减小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而构件表面也易开裂。所以,为了防止表面开裂,对保护层厚度偏大的一向梁端加铺一层钢丝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40mm 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3.4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现浇框架易出现使根部混凝土漏浆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露筋”和“孔洞”的问题出现,即为“夹渣烂根”现象。为了保证质量,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如在框架柱接头外进行,即注意浇筑时在顶部洒一层 1∶ 0. 4 的水泥砂浆,并浇平框面,且上次浇筑后加相同规格的方框,从板面开始继续上浇前支横模,并铺厚为 25 ~30mm,1∶ 2 水泥砂浆,在其上浇混凝土,就可有效避免夹渣或烂根的质量问题,且保证框架柱自然密实。不过,对混凝土框架柱的浇筑施工,要重视克服配料计量、拌和时间短、运距长、摇晃离析等现象,且要严格遵守现行的施工规范,更要注意不允许二次加水重拌及漏浆等现象。同时,要及时养护,这是提高强度的关键环节。只要有健全的施工操作标准,认真落实检验认证,按规范施工,就能提高工程抗震能力,且框架工程质量也将得到有力的保证。

结语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以及在施工中的规模化应用,不仅克服了传统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通病,还能在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和能源,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闫慧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刍议[J].企业技术开发,2012(Z1).

[2]覃龙云.房屋施工中的通病与解决对策[J] .技术与市场,2011(9).

[3]韩正波,浅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4).

上一篇:试论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 下一篇:汽车维修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