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珠水电站大坝水平位移监测施工设计

时间:2022-09-04 10:38:49

赛珠水电站大坝水平位移监测施工设计

摘要:为了取得赛珠水电站首次蓄水坝顶的变形观测基准值,提出了坝顶水平位移监测实施建立一等变形监测控制网,加密二等监测网,测定坝上1/4点、3/4点和拱冠点。利用加密的二等监测网点,测定左、右倒垂点。经精度估算,上述方法可以保证水平位移监测点1、2、3、4和5号点的观测精度达到±2mm的设计指标。

关键词:变形观测 基准值监测控制网

Abstract: In order to win the first impoundment of top bead hydropower station benchmark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top level th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implementa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control network set up a minute, encryption second-class monitoring network, determine a quarter point, 3/4 point dam and arch coronal points. Using encryption second-class monitoring network,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ight and left points. The accuracy estimate, the above methods can guarantee th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level 1, 2, 3, 4 and 5, the point to the observation accuracy ± 2 mm design index.

Keywords: benchmark monitoring, control network,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 TV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况

工程概况

赛珠水电站是云南省洗马河干流规划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坝址位于云南省禄劝县转龙镇境内洗马河下游泸溪桥附近,为一混合式开发电站。首部枢纽大坝位于洗马河泸溪桥上游约400m处,上距转龙镇约17km,距昆明市151km,为三等中型工程。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抛物线双曲拱坝,坝顶高程1826m,最大坝高72.0m,坝顶宽7.00m,坝顶弧长160.09m。水库正常蓄水位1820m,死水位1805m,为日调节水库。

大坝变形监测情况简介

赛珠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原设计有3条倒垂和1条正垂,分别布设在拱冠处和坝顶两坝肩灌浆洞内。由于前期现场施工干扰、场地开挖不到位,导致前期无法进行倒垂施工。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将于2008年年底前首次蓄水。为了取得首次蓄水坝顶的变形观测基准值,提出如下坝顶水平位移监测实施方案。

施工设计

技术方案

为了保证赛珠水电站蓄水期坝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满足规范规定的±2mm的需要,经过现场踏勘、分析、计算,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建立一等变形监测控制网;

利用一等变形监测控制网,加密二等监测网,测定坝上1/4点、3/4点和拱冠点;

利用加密的二等监测网点,测定左、右倒垂点。

该方案的好处:1、可以及时、较好地解决首次蓄水过程中的变形监测工作;2、弥补了原坝上1/4点、3/4点处无外部变形监测点的不足,同时该方案为本工程提供了另外一种变形监测手段,可做为现有变形监测手段的补充,使得变形监测项目更加完善; 3、一等变形监测控制网还可以用做今后两坝肩倒垂定期校核用;4、利用该网,在需要的时候,适当增加平面变形测点后,即可轻松实现对本工程其它外部变形监测部位(例如边坡等)进行监测。

具体施工实施方案如下:

施工方案

一等平面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建立

为了节约工期和工程造价,并更好地与原施工控制网衔接,平面监测控制网尽可能地利用原有二等施工控制网点。从现场踏勘和计算结果看,可以利用施工控制网14、15、16、17和18点五个点构成图1网形,按全测边、全测角的边角网形式观测。测量精度以国家一等平面控制网要求实施,经精度估算,该网最弱边是 14—16, 边长相对中误差为 1/ 311000;14、15、16三点之间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在1.1mm左右,表明该网能有较高的精度,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的监测精度要求。

图1平面变形监测控制网

坝体变形监测点的选取和建造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踏勘结果,拟选取5个点用于本工程坝体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具置如下:

坝顶各垂线附近各布置1个点

根据原垂线监测布置设计,为了能在垂线投运后更好地进行监测数据衔接,从而保证大坝拱冠和左、右岸水平位移数据的连贯性,拟在坝顶拱冠和左、右岸灌浆平洞的原3条垂线附近各设置一个变形监测点。

坝顶1/4和3/4拱处附近各增设1个点

应设计要求,并考虑到本工程坝移最大值也有可能出现在1/4和3/4拱处附近,因此,拟在坝体1/4点和3/4点附近处各增设一个变形监测点。

各变形监测点观测墩的建造将按照规范要求实施。考虑到目前大坝尚未浇筑到坝顶位置(据了解,坝顶还需要浇筑50cm厚的混凝土),因此,坝体部位的3个观测墩标高选用1.7m,两坝肩部位的观测墩标高选用1.2m。

平面变形监测控制网的观测方案

平面变形监测控制网按照全测边、全测角的边角网形式观测,以国家一等平面控制网精度测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观测仪器及记录方式

观测仪器采用瑞士LeicaTCA2003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仪器的标称精度:测边为mm;测角为0.5″。

水平角、边长及天顶距观测均采用全站仪特有的ATR(自动目标识别及定位)功能和自动测量系统,按照预先设置的观测方向、测回数和测量限差,由仪器自动目标识别、定位及测量,并自动生成观测数据库,存储在仪器的PCMCIA卡中。原始观测资料最终由计算机存储并打印成表。

水平角观测

网的水平角度测量按国家一等平面控制网观测精度要求施测,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12测回,全网的每条边均观测方向。测站观测中的限差设置:

两次照准读数差≤1″;

半测回归零差≤5″

一测回2C互差≤9″;

测回差≤5″。

观测均选择呈像清晰的天气作业。

边长观测

边长均进行对向观测,每条边单向观测4测回,每测回读取2次数据至0.1mm,中数取至0.01mm,全网共观测边长25条。测站限差设置:

一测回4次读数间较差≤2mm;

4测回中数较差≤2.5mm;

往返测较差≤mm(式中a=b=1)。

边长观测时分别测定测站点与镜站点的干温、湿温和气压,其均值作为气象改正的参数。并在测站点与镜站点的3个方向上测量仪器高、棱镜高读至0.5mm。平距改化采用三角高程观测的高程值,边长经各项改正后投影至现场平均高程面上。

内业资料整理及计算

存储在PCMCIA中的外业观测资料,每天将其下载到计算机“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夹中,为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性,整理和计算时均采取调用的方式。

上一篇:深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谈变电站GIS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