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应具有的业务素质

时间:2022-09-04 08:51:41

摄影记者应具有的业务素质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正在向信息全球化时代迈进。为应对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挑战,作为摄影记者,必须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笔者以为除了要有正确的新闻观以外,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素质也是重要的。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新闻知识。新闻摄影是一种新闻信息的报道,是新闻记者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所传播的首先是新闻信息,是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因此,作为新闻记者,首先要有较为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价值,深入挖掘并组织新闻材料,具有熟练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和良好的采访作风等。新闻知识和新闻业务,是每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都必须首先具备的。

摄影知识。日本有人提出摄影记者的条件是:物理学家、化学家、运动员、美术家、导演、有学识的人。足见摄影知识涉及的面比较广。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摄影记者都具备这些条件,但至少要了解照相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照片拍摄的技巧和光线、色彩的运用,懂得照片冲洗、印制的技法等,能对自己手中的设备运用自如,这是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求摄影记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摄影技术发展的新情况。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作为摄影记者应该重新审视数码摄影条件下自身的文化素养问题,探讨如何尽快掌握这些理论和技术。

计算机知识。人类社会已走向信息化、数字化。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新闻摄影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自然不会例外或落伍。目前迅速发展的数码摄影技术实际上就是数字技术在摄影领域的应用,其核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自然要利用计算机来记录、存储、加工、处理、打印、传输以至刊发排版等,其各个环节都需要有较熟练的计算机知识。

互联网知识。作为新闻记者,一方面要从各个渠道得到新闻线索,另一方面还要将自己采访到的新闻信息尽可能快地传播出去。这在全球化时代,借助互联网可以轻易地实现。要尽快掌握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摄影报道服务。

二、深厚的语言功底

语言是记者采访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对摄影记者来说,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交流的语言――外语;另外一个是新闻照片的语言之一――文字。

我们的新闻摄影记者要更多地出现在世界传媒舞台上,参与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活动。但是,翻阅近年来有关新闻摄影报道的文章,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语言问题成为中国摄影记者走向世界舞台的巨大障碍。我们有些摄影记者,拍摄技术是一流的,吃苦精神也不用说,但就因为外语水平不地道,无法与采访对象直接沟通,以致影响了摄影报道的效果,甚至出现报道内容的偏差和失误。有些记者在国外采访还离不开翻译,甚至离不开文字记者,无形中制约了自身的潜质。中国摄影记者要走向世界舞台,参与全球化的传媒竞争,必须首先克服语言障碍,外语能力应该成为全球化时代对摄影记者重要的素质要求。

至于新闻摄影的文字语言(这里主要指照片的说明文字),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普遍的足够的重视。人们在谈论、评价新闻照片的成败优劣时,常常看重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和组织形式,却忽视了――至少是轻视了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有相当一部分摄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注意了照片的拍摄,而忽视了收集必要的、用以形成文字的丰富详细的资料,以致于使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特殊而深刻的报道形式的力量被大大地削弱了。出现这种情形,一方面缘于人们对文字作为照片的附庸地位的片面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客观的因素,就是不少从事新闻摄影的记者,其操作文字的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差,在图片报道方面力不从心。一些摄影记者到新闻事件现场按了快门就走,疏于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或者积累了一大堆素材,却理不出个头绪,分不出个轻重――这可能是中国摄影记者的通病,而这一缺陷却恰恰是削弱新闻摄影深刻性的“天敌”。因为,“文字是指向照片背后的语言手指”,现代新闻摄影报道不仅仅单纯地提供形象的新闻事实(其它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往往还要求提供隐藏在新闻事实中的原因或更深刻的涵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单靠形象的图片画面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逻辑背景和语言环境,即使是一张非常“纪实”的照片,也难免会被人曲解。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文字承担的是补充甚至是纽带的作用。所以,当今时代,摄影记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头语言交流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才能适应全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的传播观念

摄影记者要有科学的传播观念,要有信息的观念、受众的观念和“传必求其通”的意识。

作为传播媒体是相对于受众而存在的,传播效果如何,主要看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的反映。而对受众是否有影响和反映,或者对受众的影响和引起的反映的大小,首先要看我们的传播是否“有的放矢”,我们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是广大受众所需要的和关注的,传播的方式是否符合受众的心理等。只有当摄影记者关注受众的关注,反映了受众所需要的内容,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他的作品才会引起社会的共鸣,才会得到积极的评价,获得受众的欢迎。所以,新闻摄影记者心中要有受众。

要具有受众的观念,就要研究受众的心理,研究受众的需求动机和欣赏兴趣,根据受众的需要去进行新闻摄影报道。受众对摄影作品的欣赏、理解是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探求摄影画面形象之间内在联系而进行的理性认识活动。摄影者要善于利用画面上的各种视觉元素来激起受众的联想、想象,进入情境的创造,引导观众的思维进入表面形象下的深层结构,使受众在一种欣赏心境下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

更重要的是受众对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期待是表现在内容上。人们都明白,摄影有迅速及时、真实自然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及时地、逼真地将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事物、最感兴趣的事件、最想知道的信息,人们想见又见不到的场景形象地再现给受众,满足人们“百闻不如一见”的审美情趣和了解信息、开阔视野的心理要求,满足他们认识和情感交流的愿望,就能找到传播和沟通的共同点,就能触动人们对新闻摄影的特殊情感,作者的报道意图就会很容易达到,摄影报道的效果就会更好。

四、强烈的竞争意识

全球化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在新闻传播领域,从大的方面看,国与国之间有竞争、传媒之间有竞争,报纸与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之间,摄影记者与广播记者、电视记者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从小的方面看,在报社内部,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之间也存在竞争,还有不同报社同行间的竞争。同一新闻事件,往往有各种不同媒体的众多记者到场,就是一场直接的竞争。所以,作为全球化时代从事新闻报道的摄影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摄影记者要获得报道的主动权和优势,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参与竞争:一是在报道的时效性上做文章。有人认为,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第一内涵。国外有人指出,“对于突发事件,摄影记者应在警察之前赶到新闻现场,赶在其他人之前发稿”。这一方面道出了拍摄独家新闻的真谛,另一方面也道出了时效性对于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意义。实际上,许多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大都体现在报道的时效性上,谁抢先,谁就掌握了报道的主动权。二是充分利用新闻摄影自身的特点和长处与对手竞争,如利用直观形象、“一图胜千言”、生动地传递新闻信息的特长与文字记者竞争;利用新闻摄影图片所具有的瞬间永久性的优势,力争让受众尽快看到报刊上的图片,是和电视记者竞争的有效的一招。

五、勇敢的挑战精神

有人说,摄影记者是挑战者的职业。为了拍摄到一幅有价值的新闻照片,摄影记者往往要跋山涉水,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深入到现场进行采访。正如罗伯特・卡帕的那句名言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的作品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如果想要拍出真正优秀的新闻照片,就得走得离现场近些,更近些。人世间欢乐与灾难共存,坦途与困难同在,这些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而对新闻摄影记者来说,战争、自然灾害、贫困、落后等现场环境似乎涉足的人更多,尤其是在“苦新闻”易出片的观念诱导下,许多摄影记者热衷于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人迹罕至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能引起记者的关注,拍到有价值的照片,但需要摄影记者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有不畏险阻的勇气和精神。摄影记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特别是在战争或动乱环境现场中,既要深入现场进行采访,又要背着相机拍摄,身份容易识别辨认,还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从这点来说,摄影记者这个职业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更需要有勇敢挑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六、健康的人格品质

我们这里所说的健康,不仅是指健康的体魄,而且是指健康的人格和品质。摄影记者的工作是一种紧张、繁重、艰苦、危险的脑力加体力劳动,自然要对体格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利用特殊手段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来说,良好的品质,健康的人格显得同样重要,特别是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对摄影记者弥足珍贵。摄影记者成天东奔西忙,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然后将作品投向报刊杂志,无非是想使自己的劳动成果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认可,使大家关注的信息借助自己的劳动得以传播,使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得以表达和交流,而这个过程既需要创作者付出劳动,更需要付出情感,特别是对拍摄对象的一种激情。

摄影绝不是“冷漠地复制现实”,情感是摄影创作的动力。一个摄影记者具备了丰富、高尚、积极的情感,才会以百倍的热情、百倍的投入去观照社会,观照人生。当然,情感还需要意志的支配。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优秀的、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摄影记者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对于广大的摄影者来说,特别是新闻摄影记者,这也是首先需要磨练的地方。

以上主要从业务素质和作风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形势下摄影记者应具有的素质。作为无产阶级的新闻工作者,作为摄影记者,要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并在国际传媒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还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准确的角色定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的传媒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河西学院传播系学生;指导教师王玉明)

上一篇:自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为 下一篇:从传媒经济学看公交移动电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