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系年新考三则

时间:2022-09-04 08:32:23

【摘要】一、崔《大赦赋》 崔瑗汉安二年(143)卒,崔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以郡举,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建和元年(147)夏四月...

摘 要:崔《大赦赋》作年,学界有和帝十一年(99)四月、永寿三年(157)二说,经论证,实作于建和元年(147);赵岐《蓝赋》作年,学界认为约在永和六年(141),经考证赵歧生平及蓝生长习性,考证实作于初平四年(193);张《瑰材枕赋》作年学界未曾论及,经论证实作于建安二年(197)至三年(198)。

关键词:崔《大赦赋》 赵岐《蓝赋》 张《瑰材枕赋》 作年新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9-0085-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751041);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EC065)

作者简介:彭春艳(1978―),女,湖南常德人,文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一、崔《大赦赋》

崔瑗汉安二年(143)卒,崔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以郡举,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建和元年(147)夏四月,诏大将军、公、卿、郡、国举至孝笃行之士各一人。[1] (P.1724;P.1725;P.289)故崔出仕在建和元年(147)四月。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葬,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G为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段G建宁二年(169)七月被称为破羌将军,三年(170)为侍中,侍中属少府。四年(171)段G代李咸为太尉。李咸四年(171)三

月为太尉。则段G三年(170)至四年(171)二月

为少府。三年(170)八月大鸿胪桥玄为司空。

172年十二月大鸿胪袁隗为司徒。大鸿胪,卿一

人[1] (P.1731;P.330;P.2153;P.3593;P.2154;P.332;P.331;P.334;P.3583 ),袁隗为大鸿胪时间为三年(170)九月至五年(172)十一月。崔亡故在三年(170)九月至四年(171)二月,而非陆侃如[2] (P.243)、石观海[3] (P.316)所言建宁元年(168)。

《大赦赋》作年有二说:(一)和帝十一年(99)四月。吴文治[4] (P.156)、费正刚[5] (P.843)。(二)永寿三年(157)。陆侃如[2] (P.212)、吴文治[4] (P.183)、龚克昌[6] (P.703)、石观海[3] (P.299)。各本记载均作“四月”,不见有“正月”之例。赋“惟汉之十一年四月大赦”之“十一”《初学记》作“二”。考察崔出仕至其卒,四月赦免的有建和元年(147)、三年(149)[1] (P.289;P.293),其中建和元年(147)春正月大赦天下,四月宥罪人。此时桓帝即位第二年,与《初学记》所载相符。147年为建和元年,新登基帝王改元之始与赋之“新邦家而更始”相合。崔夏四月庚寅被诏,丙午,诏郡国系囚减死罪一等,勿笞。唯谋反大逆,不用此书。又诏曰:“比

起陵茔,弥历时岁,力役既广,徒隶尤勤。顷雨泽不

沾,密云复散,倘或在兹。其令徒作陵者减刑各六

月。”[1] (P.289;P290)《文子・精气诚》:“故精诚内形气动于天,景星见,黄龙下,凤凰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波涌。”建和元年(147)二月沛国言黄龙见谯,四月芝草生中黄藏府[1] (P.289;P.290),与赋“披玄云,照景星”相合,故《大赦赋》作于建和元年(147)。

二、赵岐《蓝赋》

赵岐《蓝赋》见于《艺文类聚》卷八十一:

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慨其遗本念末,遂作赋曰:

同丘中之有麻,似麦秀之油油。

赵岐为京兆长陵人。……仕州郡。……年三十余,有重疾,卧褥七年[1] (P.2121),龚克昌据此系《蓝赋》作于其三十余时[6] (P.778)。赵岐建安六年(201)卒,年九十余[1] (P.2124),则三十余约在永和六年(141)。赵岐

重疾在三十余岁时,仕州郡,当在长陵,此时往偃师

就医,行程由西向东,断不会经过偃师东面之陈

留[ 7 ] (PP.42-43 ),且“卧褥七年”是否方便外出求医也成问题,因此《蓝赋》作年需重新考定。我们不妨从考察赵岐生平事迹及赋文本内容入手:

“及李嘧ㄕ,使太傅马日抚慰天下,以(赵)岐为副。……是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争冀州。绍及操闻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岐深陈天子恩德,宜罢兵安人之道,又移书公孙瓒,为言利害。绍等各引兵去,皆与岐期会洛阳,奉迎车驾。岐南到陈留,得笃疾,经涉二年。期者遂不至。兴平元年(194),诏书征岐。”初平三年(192)七月庚子,太尉马日为太傅,录尚书事。八月,遣日及太仆赵岐,持节慰抚天下。[1] (P.2123;P.2124;P.373)因此,赵岐持节慰抚天下自初平三年(192)八月始,赵岐与袁绍等期会洛阳,当时所争之地为冀州,故当时赵岐在东北面,由北至南,然后由东往西之洛阳行进,需先至陈留,再偃师,再洛阳,与《蓝赋》序“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相合。故《蓝赋》之作在初平三年(192)八月至四年(193)赵岐持节慰抚天下期间,而非年三十余重疾卧褥时。

《本草纲目》:“蓝处处有之,人家蔬圃作畦种。至三月四月生苗,高三二尺许,叶似水蓼,花红白色,实亦若蓼子而大,黑色。五月六月采实。”《尔雅翼》卷四:“崔曰:榆荚落时可种蓝,五月可刈蓝,六月可种冬蓝,冬蓝,大蓝也,八月用染。”《齐民要术》卷五:“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东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蓝赋》序言“蓝田弥望”可见作赋时蓝生长茂盛,如此,则初平三年(192)可排除,赋作于初平四年(193),时笃疾求医之赵岐作赋“慨其遗本念末”与其“持节慰抚天下”使命吻合。

三、张《瑰材枕赋》

《瑰材枕赋》又名《沽裾砀场贰!杜逦脑细》卷二之三等归为晋张华所作,其作者为张,龚克昌已论证。[6] (P.914;P.915)

(张)“建计宜出都秣陵,(孙)权从之。令还吴迎家,道病卒。……时年六十卒。”“十六年(211)权徙治秣陵。明年(212),城石头,改秣陵

为建业。”[8] (P.1245;P.1118)张卒在建安十六年(211),

年六十,当生于元嘉二年(152),其生卒年非龚

克昌[6] (P.909)、费振刚[5] (P.965)等所言为元嘉三年(153)至建安十七年(212)。《吴书》:“见沽裾恚爱其文,为作赋。陈琳在北见之,以示人曰:‘此吾乡里张子纲所作也。’后见陈琳作《武库赋》《应讥论》,与琳书深叹美之。”[8] (P.1246)《瑰材枕赋》之作在陈琳建安四年(199)三月作《武库赋》(见陈琳部分)前。《续后汉书》卷五十四:“初,在吴,见沽裾恚爱其文采,为作赋。”“建安四年(199),(孙)策谴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8] (P.1243)《册府元龟》卷八百三十七:“吴张,字子纲,广陵人,为大帝长史,见沽裾恚爱其文,为作赋。”“后(孙)权以为长史,从征合肥。”孙权自率众围合肥在赤壁之战后[8] (P.1244;P.1118),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208)冬十月[1] (P.385),张为长史在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后,其为沽裾碜鞲吃谇啊!恫岣元龟》:“为大帝长史,见沽裾恚爱其文,为作赋”有误。“孙策创业,遂委质焉。表为正议校尉,从讨丹杨。”“(孙)策自领会稽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秦松、陈断等为谋主。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袁术僭号自称天子在建安二年(197)春[1] (P.380),张委质孙策在建安二年(197),则《瑰材枕赋》作于建安二年(197)至三年(198)。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石观海.中国文学编年史・汉魏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吴文治.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M].合肥:黄山书社,1987.

[5]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6]龚克昌.全汉赋评注[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7]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Z].上海:中华地图学社,1974.

[8]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上一篇:基于TPACK的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设计研究 下一篇: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几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