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成本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04 07:46:11

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成本影响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和经济较快增长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创业。以2013年经济环境为例,浅析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成本的影响,为学生、高校和政府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

经济环境;大学生创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09702

1 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分析

1.1 大学生就业面临总量过剩

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得到极大提高,入校学生的大量增加最终推动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给量的极大增加。教育部资料显示,从2004年至2014年十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而另一方面国家公布的资料显示,从2010年开始我国GDP增长率不断下降。奥肯定律指出,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增长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实际GDP每下降两个百分点,相对于潜在GDP而言,实际失业率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图1 2010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在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公布了2009年至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但其包括了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中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及社会上青壮年劳动力等所有就业人口。所以其绝对总量的增加对大学生而言并不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相反,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上涨趋势,所以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图2 2009年―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从表1、图1以及图2表明,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断增加,而GDP增长率的下降。这就意味着市场对于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出现极大矛盾,供大于求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总量过剩的情况,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选择创业。

1.2 大学生就业面临结构性过剩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表明,劳动力市场并非是完全统一的,而是通过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教育会将劳动力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分为两级市场,其中一级市场主要提供的是薪资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大企业、大机构的工作岗位。二级市场则提供的是薪资较低且工作不稳定,发展前景较差的工作岗位。两个市场的劳动力流动性较差,并且因为劳动力市场的绝对分割也会导致大学生就业结构性过剩的局面。目前大学生对于毕业以后的就业期望仍然建立在过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标准之上,并没有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将就业期望进行有效调整,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大学生只愿意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上寻找机会,而不会考虑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同时,由于高等教育成本的日益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逐渐增加,这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收入期望,使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偏向流动工资较高的一级劳动力市场。那么在一级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会形成结构性过剩,这时,自主创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

2 近几年经济增长情况对大学生创业成本的影响

创业应当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理性经济人在选择创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成本。大学生创业的成本主要包括会计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部分。当一个人选择创业选定一个项目成为一个创业者时,那么此时就开始了创业的成本投入,包括劳动、资本、智力成果,购买一定的设备,租赁办公用房,支付工资等。

2.1 大学生创业的会计成本

大学生创业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最基本的成本投入都是必要的。以2013年的物价指数为例,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物价指数处于波动上升的状态,但是上涨幅度较小,物价水平相对稳定,这有利于减少大学生创业的会计成本,有利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

图3 2013年消费物价指数CPI

而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扶持,也极大地减少了大学生创业的会计成本。

2.2 大学生创业的交易成本

同时,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显示,电子信息交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这将会极大减少大学生创业的交易成本,对于选择以新媒体为创业对象的大学生而言,这更是一个好消息。公报显示,我国2013年全年完成的邮电业务总量为1667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25亿元,增长33.8%;电信业务总量13954亿元,增长了7.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3.20亿件,包裹业务0.69亿件,快递业务量91.9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42亿元。电信业全年居用交换机容量减少2697万门,总容量41052万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2522万户,达到196545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699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4016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10.5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这意味着大学生创业可以更多利用信息交流技术,从而减少创业成本。

2.3 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2014年新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近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工资较低,从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较低,有利于大学生更安心的创业。

3 对大学生创业相关主体的建议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比较有利的。但是,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本身要注意继续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

3.1 各级政府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给予大学生创业大力支持,在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的基础之上,要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导向,把扩大就业和鼓励创业结合起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完善的创业体制。其次是减少大学生创业的行政阻力,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审批费用,简化办事程序,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开通绿色通道等。再次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政府要贯彻落实人才保障机制,努力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通过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完善人才的信息化管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人才支持。其次,政府可以通过修建高新技术园区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努力帮助大学生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将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付诸行动。

3.2 各大高校

各大高校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努力创新,自主创业。积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教学体制。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不利于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因此,首先高校要树立现代创业教育的理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改革中;其次是要合理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面向全校广大大学生开设创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等创业教育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再次是要开展各项与创业有关的学校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意识。最后高校可以建立创业基金,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3.3 大学生本人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作为自主创业的主体,要学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努力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首先要培养自主创业的意识,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从而为自主创业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另一方面要注意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自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和需要各种压力的艰苦事业,因此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主创业的过程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不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以后自主创业打下基础。而且大学生一定要有理性的经济思想,认真分析自己创业的成本,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预期收入,合理的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政策探析[J].科技创新月刊,2006,(2).

[2]蔡莉.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3]李新生.论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J].经济师,2005,(12).

[4]罗良忠.中国大学生创业环境与问题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7,(7).

上一篇: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下一篇:交互式老年手拉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