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职高专英语课堂融入英语演讲教学

时间:2022-09-04 07:01:55

浅探高职高专英语课堂融入英语演讲教学

摘要:演讲是一门艺术。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著名哲人诸如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即已开始演讲学的研究,为演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今在英语学习方式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英语演讲作为一种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语言形式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

关键词:英语口语课堂;英语演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14-01

近年来,在高等院校英语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针对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新生英语口语能力较差这一状况,都在有意识地努力为学生创造口语活动的条件和情景,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如教材、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师资水平以及学生的参与动机等的影响,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①许多口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为交谈而交谈,实际上还是强调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形式的操练,而不是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②活动情景大多与现实生活脱离,学生对所谈论的话题没兴趣,无法激发他们练习口语的动力,更无法使他们有意识地利用已有的语言资源处理交际中的实际问题(王艳, 2001);③课堂沟通形式往往绝对化,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钟启泉,2001:217)。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失去了学习自主性,而且没有提问的习惯,不会提问。由此看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必须革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

1.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融入英语演讲理论依据

依据对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英语演讲教学, 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以及Albert 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都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二语习得专家Swain认为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仅仅依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学生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语言资源,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其更确切,更连贯,更得体。只有这样,语言学习才能从语义加工过程过渡到句法加工过程。这就是其著名的输出假设。此理论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演讲教学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对其现有的语言资源不断进行思考和加工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对新的语言知识的认识。

2.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融入英语演讲的素质培养

2.1 演讲与心理素质。演讲是集众目于一身的活动,对每一个具有表现欲的年轻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吸引力,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有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或提供的多不多。有表现欲是很正常的,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哪个没有表现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其实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克服怯场心理,通过演讲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展示个人能力。具体做法有:采取阶梯式教学方式,由易到难,从小组个人命题发言、各组代表发言、个人命题演讲等活动逐步过渡到即兴演讲、论辩演讲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会逐步增强,语言应用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每次演讲活动之前,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在各个环节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对策,也可以先给学生做示范性演讲,或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请演讲名家做示范,让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或提问来解决或排除自己内心的困惑。这样做,都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演讲活动中来,人人机会均等,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并及时表扬学生在演讲活动中所取得的进步。初学演讲的人特别需要鼓励,因此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欣赏和激励上。学生在体验和享受演讲给人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无形中会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信心,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改进。

2.2 演讲与思辨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也是演讲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演讲与思维关系十分密切。演讲是依赖语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因此,对语言的质量就不能没有一定的要求,语言越是吸引人,演讲效果就会越好。

一个人的学识和思维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由粗变细,由弱变强,通过读书学习,思想亦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但这些都要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训练,正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演讲正是锻炼和展示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演讲者一方面可以向听众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

2.3 演讲与体态表达。以适当的手势配合演讲内容,不但可以抒发演讲者本身的情感,还可以给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甚至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使演讲更加完美。这也是体现演讲者个人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须注意,手势、动作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会显得张牙舞爪;过小会显得缩手缩脚。在使用体态语言时应尽量做到少而精和优美典雅,切忌动作过多过滥,喧宾夺主。若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演讲动作,这无形中就训练了学生的风纪仪表,有助于他们在学生阶段就培养一种良好的风度和气质,将来成为真正的"文化人"。

3.结语

演讲是现代生活中语言交际的重要活动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国外许多大学以及国内的一些著名高校都开设有演讲课。因此,教师应积极将英语演讲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去。相信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认真实施,持之以恒,英语演讲必将不断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 演讲学编写组.演讲学[M].太原: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管金麟.演讲学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3] Crane L. D. Public Speaking [M]. Brain Research Press, 2000.

[4] 李元授,邹昆山.演讲学[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5] 颜静兰,贾卉,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

上一篇:谈传统法教学英语语法好处多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