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差流量控制阀的节能性探究

时间:2022-09-04 05:11:26

恒温差流量控制阀的节能性探究

摘要:当室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为满足温湿度要求,空调末端装置必须进行

相应的调节。本文提出改变风机盘管恒温差流量控制阀开度,调节流经风机盘管

的冷热水流量,使系统按需供能,收到节能的效益。本文中分析了该调节方法的

原理、适用范围及节能效益,以期为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风机盘管系统;恒温差流量控制阀开度;室内温湿度波动;节能效

益;变频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在风机盘管选型计算过程中,一般是按最不利工况下的冷热负荷来选取风机

盘管,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室外气象参数不断变化,导致房间负荷往

往不等于设计负荷,并且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小于设计负荷,处于部分负荷状态。

因此,为了适应室内负荷波动,系统应进行相应调节,本文采用降低风机盘管水

流量的方法,减少供冷量,使之与负荷变化一致,这样使室内温湿度处于人体热

舒适范围,又能够降低能耗。

1、恒温差流量控制阀的原理

恒温差流量调节阀由进/出水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调节阀阀体及驱动器组

成并集成一体;当盘管空气侧的空气流量、温度发生变化时[1],控制器根据传感

器获得的进/出水水温,并计算出温差,与内部温差设定值进行比较,向驱动器

输出信号,调节阀门开度,改变水流量,从而保证进/出水温度差值保持不变,

使之其设定值相同。恒温差流量控制阀使供回水温差一定,减小系统水流量,可节省水泵功耗。

为了适应房间瞬变负荷的变化,风机盘管通常有三种局部调节(手动或自动)

方法,即调节水量、调节风量和调节旁通阀门。其中,当冷负荷减少时,水量调

节方式通过直通或三通调节阀减少进入盘管的水量,从而减少制冷量,近旁通了流经风机盘管的水量,系统总水量并未减少,并不节能。

2、空调末端装置调节对室内状态点的影响及适用范围分析

当采用恒温差流量控制阀调节开度的方法,也应保证室内温湿度参数处于温

湿度允许波动区,一般地,舒适性空调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为:-2℃

析,探究该方法的可调节范围,以期为进一步的运行调节提供参考。

2.1 设计工况的空气处理过程及计算

以某一典型房间为例,假定其冷负荷为3.4kw,湿负荷为0.5g/s,室内空气

设计参数为:tN=26℃,ΦN =65%,室外空气设计参数为:tW =35℃,tWS =28.2℃,

新风比为20% 。设计工况下的空气处理过程计算如下:

(1) 由热湿比可得到房间送风量:

ε= 3400/0.5 = 6800

过室内状态点N 作ε线与ψ=95%线相交(按最大限度提高送风温差考虑),

即得送风点O,因为风机盘管系统大多用于舒适性空调,一般不受送风温差的限

制,故可采用较低的送风温度。则房间风量为:

G=ΣQ/(hN-ho)=3.4/(61.7-43.2)=0.184kg/s

根据新风量与风机盘管处理的室内风量之比,可得出新风量Gw 和风机盘管

风量GF。风机盘管处理的室内风与处理后的新风进行混合,混合点为室内送风状

态点O 点。

由焓湿图可得:

表1 处理过程中不同状态点的参数值

经计算得风机盘管送风状态点与室内状态点的焓差

h=hN-hM=61.6-43.2=18.4 kJ/kg。

2.2 变负荷工况下的空气处理过程计算及适用范围分析

当室内负荷要求也随之变化时,盘管末端采用恒温差流量控制阀,系统循环

水泵采用变频控制,具体分析室内状态点的变化情况,当状态点处于舒适区之外时,即不能再采用该调节手段。

为简化分析过程,进行了如下假设:

(1) 考虑到一般空调房间湿负荷变化不大,在此假定房间湿负荷不变,室内

热湿比与负荷成比例变化;

(2) 风机盘管的传热系数不变;

仍以上述房间为例,分别对实际负荷为设计负荷的90%,80%,70%时的室内

空气状态点的变化情况予以讨论。

当室内冷负荷变为设计负荷值的90% 时, 3400 × 90%=3060W , ε =

3060/0.5=6120,此时风机盘管单位制冷量为:18.4×0.9=16.56, 即Δh= hN

-hM=16.56,由于冷负荷变为设计负荷值得90%,即冷负荷下降,室内N 点焓值应

相应提高,则假设M 点不变,来确定N 点,从而进一步分析新的室内状态点N

是否稳定在室内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 现假设hM =47kJ/kg , 则hL=hN =

47+=47+16.56=63.56,又因为新风比固定为20%,则可得出,ho =0.2×hL+0.8×

hM=50.3,然后再由O 点(ho,Φo=95%),以及热湿比线,再加上L 点的等焓线

确定N 点,按照这种确定方法,依次推算出hM为46,47,48,49,50 工况下的

N 点,最终得出N 的极限值为:tN=25.7℃,Φ =69%。

同理得到其他负荷比下室内状态点变化,具体情况见图1 及表1。

图1 不同负荷比下的室内状态点变化

表2 不同百分比下的室内参数

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负荷比在90%和80%时,新的室内状态点

仍处于允许的室内温湿度范围;当负荷比为70%时,温度满足要求,但此时的室

内相对湿度为80.5%,导致室内空气状态点无法满足室内热舒适要求[3]。

综上,这种恒温差流量控制阀在室内负荷变化不大时,尚具有较好的调控效

果,对于负荷波动较大条件下,该调节方法不能使室内状态点达到设计要求,因

此采用该调节手段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3、对节能效益的探讨

3.1 设定管网在正常工况时各末端用户的流量和水压图如图所示,

图3 末端用户的流量图和水压图

设计工况下的管网总阻抗为:S=7.5 Pa/(m3/h)2

3.2 计算水力工况改变后(负荷发生变动后)的管网总阻抗S

对于末端2,设计工况时水流量为100 m3/h,对于系统,管路压降为300Kpa。

当实际运行负荷降低为设计负荷的90%时,末端2 的水流量在恒温差流量控

制阀的作用下也相应地降为Q1=90%Q0,由本文中的3 可知,变频水泵的控制策略

采用控制末端设备压差恒定的方法。

(1) 用户2 的阻抗S

S2= == =12.346 Pa/(m3/h)2

(2) 用户1 之后的管网总阻抗SⅡ-2

SⅡ-2= S2+ SⅡ=10+12.346=22.346 Pa/(m3/h)2

(3) 求并联管路阻抗

= + = 0.2115+0.2236=0.435

S 并=5.28 Pa/(m3/h)2

(4) 最后确定管网的总阻抗S

S= SⅠ+ S 并=2.5+5.28=7.78 Pa/(m3/h)2

3.3 根据并联管段流量分配比例的计算公式,求各末端用户的流量

SⅡ-2 Q2

2= SⅠQ1

2

又因为Q1=90% Q0,Q0=100 m3/h,所以求得,Q2=95 m3/h,所以管网总流量为

185 m3/h。

且水泵功耗之比: =()3× =()3× = 0.82 , 1-82%=18%。

可以看出,调节前后的功率比值并不等于流量之比的三次方,当实际负荷降

为设计负荷值的90%时,节能率约为18%。

如上所述,分别计算当实际运行负荷降为设计负荷值的80%,70%时的压力

分布及节能效果。

当负荷值降为80% 时,节能率约为:1-67.3%=32.7%

当负荷值降为70% 时,节能率约为:1-54.7%=45.3%

4、结论

4.1 本文根据恒温差流量调节阀的原理和特点,对其调节过程和空气处理过程

进行了分析计算,负荷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通过阀门的调节可以使室内状态

点出于允许温湿度范围内,当然由于在负荷比较小时,阀门的调节有一定的局限

性,所以对于具有不同负荷特性的房间,阀门的适用调节范围还需要具体分析。

4.2 对循环水泵变频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相比之下,恒定末端设备压差的

控制方式在节能方面表现的更为显著。

4.3 本文基于简化的水力系统,计算出恒温差流量调节阀门的节能率,当负荷

比为90%时,节能率约为18%;当负荷比为80%时,节能率约为32.7% 。

参考文献

[1]. 王慧萍. 浅析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节能效应. 山西能源与节能. 期

刊.2008.12.15

[2]. 付祥钊.流体输配管网(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3]. 一种新型智能流量控制阀的研究.罗驰.工业仪表与自动化置.2011.06.05

作者简介

杨文松,(1990-),男,山东泰安人,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建筑及列车空调与节能技术。

根据设计工况下的流量和压降,求管网干管和各末端用户的阻抗Si。

上一篇:论金矿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调试 下一篇:太阳能烟囱用于自然通风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