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化学指示剂鉴别效果的比较

时间:2022-09-04 04:39:36

两类化学指示剂鉴别效果的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化学指示剂在不同物品灭菌中监测效果。 方法 选择布类包、金属类包、玻璃类包各20例,比较两种化学指示剂在3类物品规范灭菌中的监测结果。 结果 两种化学指示剂灭菌效果监测性能都可靠,但是0TT包内化学指示卡用于金属和玻璃类器材包的监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而移动式化学指示卡则对各类物品灭菌效果监测都适宜。 结论0TT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易造成判断失误;移动式化学指示卡判断准确、便捷。

[关键词] 包内0TT化学指示卡;移动式化学指示卡;灭菌;监测效果

压力蒸汽灭菌指示卡是临床科室打开无菌包后把好无菌灭菌质量的最后一关。目前,国内医院主要使用的是第4类多参数化学指示剂―包内0TT指示卡。它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反映灭菌效果。我院现开始使用第5类综合性化学指示卡―移动式指示卡,它通过指示剂“爬行”的位置来反映灭菌效果。由于包内0TT指示卡在灭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变色有深有浅而造成人为判断失误。为使化学指示卡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准确的判断信息,我们对这两类指示卡在不同物品灭菌中的监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材料:3M 0TT包内指示卡(1250)和3M移动式指示卡(1243),嗜热脂肪杆菌生物指示剂(1262)。

(2)方法:①挑选灭菌量大的布类、金属类和玻璃类器材包各20例。②将3种指示剂放于每1例包内同一部位后置于温度为134℃,压力为0.2Mpa,灭菌时间为7min的预真空压力灭菌炉内灭菌。灭菌过程进行严格物理监测(温度、时间、蒸汽等)。③灭菌后的包内0TT指示卡的指示剂由变色条变为指示卡上“3M”字体的黑色,且变色均匀、深浅一致为合格,变色偏浅、变色模糊或变色不均匀都视为失败;移动式指示卡上的指示剂“爬行”位置超过界点为合格,低于临界点视为失败;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经培养后紫色染色剂不变为合格,紫色变黄色为失败 。

2 结果

(1)灭菌后二种指示剂监测结果(见表1)。

表1两类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在布类、金属类和玻璃类器材包中变色

(2)生物指示剂监测结果:进行生物培养时,同一批号的生物指示剂中随机抽取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同法培养,对照组培养结果均为阳性,灭菌实验均为阴性。

3讨论

生物监测是灭菌监测的最终结果,3类器材包生物培养均为阴性,但应用2种不同化学指示剂监测都出现了不同的合格率。

3.1包内0TT指示卡影响因素

包内0TT指示卡一般都是采用印刷的方式将化学指示剂附着在纸片上,使用时化学指示卡经常会与被监测物品直接接触,容易受到被监测物品在灭菌时所产生的冷凝水影响。从表1可得,包内0TT指示卡在金属类包和玻璃类包反映的灭菌合格率最低分别为75%和65%。 布类包反映的灭菌合格率最高,为100%。在布类包正常的灭菌效果监测过程中,由于布类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良好的透气性,灭菌时包内产生的冷凝水被布类材料吸收或排出包外,不会影响指示卡变色而监测结果较准确[1]。在金属类或玻璃类器材包监测时,金属器械和玻璃器皿不会吸收任何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水分,在灭菌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使指示卡浸湿失去准确性[2]。因此,包内0TT指示卡主要适用于布类包的灭菌效果监测。如需用于金属或玻璃类器材包,应对包内0TT指示卡进行必要的隔水保护措施,方能保证监测效果。

3.2移动式指示卡影响因素

由于移动式指示卡中化学指示剂封在金属膜与特殊纸片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管腔,该结构既利用蒸汽透纸片与化学指示剂充分接触,又对化学指示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不至于受水分浸湿而影响指示效果。移动式指示卡它就像水银温度计那样在一定条件下,其指示性标识会向一个方向“爬行”,当标识爬入接受区域则表明灭菌合格,反之则不合格。因此,在监测结果的判别上比包内0TT指示卡更直观,只需观测视窗上指示剂“爬行”所达到的位置即可判别监测结果,而且基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3]。从表1中总结得出,移动式指示卡反映3类器材包的灭菌合格率均为100%。

4结论

在临床使用中针对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指示卡。布类包灭菌效果监测时应首选包内0TT指示卡,金属和玻璃器材灭菌效果监测时首选移动式指示卡,这样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灭菌物品和有价值的监测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淑娟,王华生,贾晓清.影响手术敷料包内化学指示卡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595

[2]田筑媛,吴芸芸,孙华.压力蒸汽灭菌的综合效果监测.实用护理杂志,1996,12(8):341

[3]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1~56

(收稿日期:2006-03-02)

上一篇:门诊护生带教体会 下一篇:社区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