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的实践活动

时间:2022-09-04 03:30:22

如何将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的实践活动

摘 要: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应具有开放性和活动性,这就要求教学不能局限于校内、课堂和书本,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应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的实践活动,探索途径和方法等均可以灵活多样,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机会。而信息时代的产物――Internet,则凭借其快捷、便宜、先进、大量的优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也起着不可多得的作用,是科学教学的一个新亮点。本文主要根据本人在教学中的经验,说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Internet的作用与好处。

关键词:网络;科学教学;作用与好处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尝试利用网络来辅助教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交流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就本人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发表浅见:

一、利用Internet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1、找寻学生中的热点,利用Internet设计教学活动

我校有让教师制作软件的电脑室,有大型的电教室,也有学生上课用的电脑室,而且四年级已开设了电脑课程,这为Internet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学生中找寻热点,询问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发现学生对早已灭绝的史前动物――恐龙的兴趣特别浓,于是我就让他们在不同的网站上获取有关恐龙的知识,同学们都很积极地找到了不少关于恐龙的资料,但知识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有图片、文字介绍、音频……我想借助Internet组织学生自己整理恐龙知识,圆学生的“恐龙梦”。于是我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回归侏罗纪》,让学生将其获取恐龙知识的网站名收集起来,再与同班同学资源共享,然后又了“《中国少年雏鹰网》中有‘恐龙世界’”的信息,并提供了相应网站域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并提出任务:一周内去各网站领略一下恐龙世界的奇妙,每个小组考察五种恐龙的生活,用电子幻灯制作好相关的介绍资料,并提供恐龙图片,一周后进行《回归侏罗纪》的交流活动。一周后,同学们将准备好的资料带到学校,在课堂里交流。因为有了准备,又是兴趣所致,一堂课,学生的发言争先恐后,介绍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得了阵阵的掌声。通过这一堂史前教育课,也让我学到了不少恐龙的知识。通过这堂课,我深深体会到: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网上选材,制作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网上的内容并不全都适于学生,有的是内容上的,有的是版本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还有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上网,无法享受Internet带来的好处。如何将Internet引进课堂,让Internet激发更多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我从网上选材,精心组织,制作课件,开展教学。《青蛙的生活》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知道青蛙的形态特征、活动、捕食情况都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对城市学生来说青蛙大多见过,但都是“笼”中的青蛙,根本无法走进青蛙的真实生活,更无法透过青蛙去了解整个蛙类世界的精彩。于是我设计了课件,课件结构上分成:阅读小品、音像资料、拓展性阅读、思考题,阅读小品几个部分,从青蛙着眼,扩展到整个蛙类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教学时教师出示一组思考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思考题确定研究目标,然后通过课件查找相关资料。在阅读小品部分安排了一篇关于青蛙生活的小品,点击小品中的热键,可自动切换进入音像资料部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图片、动画、录像等内容观察青蛙的生活。拓展性阅读部分是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延伸,这里是蛙类生活的资料库,一个全新的从Internet网上下载的多媒体世界,蛙类的“衣、食、住、行”乃至趣闻秘事无奇不有,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资料库中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利用Internet培养学生阅读、交流能力

教学中我利用Internet为学生提供富有趣味的课外阅读资料和辅助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交流能力。在教完《鸟的嘴和脚》一课后,学生知道了不同的鸟嘴和脚各有不同,不同的嘴和脚是和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相适应。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供给学生“中国少年雏鹰网”的网址,让学生进入“鸟的天堂”网页。那里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鸟。每个小组学生和家长合作,从鸬鹚、啄木鸟、老鹰、白鹭几种鸟中任选一种,上网找一找和它的嘴和脚长得相近的动物,猜猜“它们生活在哪里?”和“平时喜欢吃什么?”把它们的图片复制下来,自然课上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说一说“你觉得它们的嘴和脚和那种鸟长得像?它们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选的图片,然后请其他同学对他的介绍进行评议,意见一致后组织学生将图片按照嘴和脚的特点分类放。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学生的网上阅读能力得到培养。课堂上的图片介绍和同学间的互相评议,学生不仅对鸟类的嘴和脚的作用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交流能力也得到培养。

网络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利用Internet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创造性能力是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学习主体应具备的探求态度、批判与创新能力,以及开放而多维性的知识的集合,包括以创新精神进行探究、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能用批判眼光进行学习与理解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知识开放性、多维性的认识。教学中我尝试利用Internet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

由于学生参与了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资料的搜集、打印到展厅的布置都是自己亲身参与,他们的讲解特别流利,充满了自信,不少同学或小组布置的展厅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样的主题活动给了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主动地探究,大胆地表现,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增长了知识,也增长了才干。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仅靠课本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探究科学奥秘的渴望与追求。利用Internet开发教学资源,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漫长的科学发展史、社会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新成果等内容,通过多媒体引进课堂,让学生直接感受,激发兴趣,拓宽视野,从而获取更多的科学信息。总之,Internet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科学教学的一个新亮点。

上一篇:《商务谈判》课程实训初探 下一篇:浅议发展山区林业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