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04 02:51:11

内蒙古煤炭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自2001年以来,内蒙古连续8年经济增长速度全国第一,被学界称为 “内蒙古现象”、“内蒙古速度”。我们在解读内蒙古速度的时候,不难发现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其丰富的能源资源。所以对内蒙古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一、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表1 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表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

内蒙古地域辽阔,能源资源丰富,表一列举了内蒙古主要的几种能源生产总量。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以前,原煤一直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的95%以上,虽然从2007年开始,原煤在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量是一直增加的,所以原煤依旧处于主要的位置。原油的生产总量比重处于下降的趋势,但是总量也是处于上升阶段。天然气属于一直上升的趋势。水电的生产总量呈现出波动的趋势,但是从数量上还是递增的趋势。

二、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以及构成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是分不开的。表2的数据表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最大。即使有小小的波动,也一直占有很高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原油的比重从2000年趋于下降,因为我国的石油储量少,所以石油的供给与需求量的缺口日益扩大,已经不能满足区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几乎都是依靠区外的调入。天然气一直是上升的趋势。可见由于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过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给内蒙古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我们要适度减少煤炭的消费,加大开发清洁能源的利用,但是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目前的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好,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

不管是从生产还是消费的总量上看,煤炭在能源中占据着主导位置。2009年,内蒙古煤炭产出量超过了山西省的59353.98万吨,成为了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煤炭消费总量在2000年到2010年期间,增加了3.7倍。与此同时,内蒙古GDP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0年GDP增长率为15%,这说明内蒙古煤炭消费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三、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发展利用问题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消费不断增加,煤炭产业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逐步显现。

(一)煤炭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

部分地方领导从局部利益出发,注重短期效益,往往存在“有人开发,无人治理”的现象。由于长期的大规模开采,矿区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开采后,治理工作又不到位,造成被破坏的植被无法全面恢复,导致沙尘暴日益严重。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粉尘治理措施跟不上,也造成了煤矿地区空气质量的恶劣。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内蒙古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二)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初级化明显

内蒙古第二产业比重过高。2010年内蒙古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6367.69亿元,占GDP总量的54.5%;工业又以高耗煤的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贡献比例失调。在煤炭加工过程中,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中占有绝对比重,深度加工产品比重过低。像工业型煤,水煤浆,煤层气开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三)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能源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的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弹性系数越小,经济效应越高。自2001年以来,内蒙古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基本上都是高于全国平均系数,直到2010年,仍然比全国平均系数高出0.06。这说明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采取节能措施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煤炭产业技术水平低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不完善

通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内蒙古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建成了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中型煤炭企业,如中国神华集团。但是与先进地区及发达国家相比,内蒙古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由于没有形成优良的技术创新环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另外没有相对应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和体制,导致煤炭产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不能有效发挥现有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 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发展对策

如何使区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不走山西省煤炭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弯路,遇到资源诅咒的瓶颈等问题,都是在内蒙古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思考的问题。针对煤炭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以及一些深层次的潜在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促使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矿区的环境保护

长期以来,内蒙古在大力发展煤炭产业,考虑煤炭产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轻视了煤炭的耗费和对生态及环境造成的污染。这些负面效应往往也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遵守环境保护法律,对于污染严重的煤炭企业予以严厉的治理。鼓励并扶持像神华这样的大型煤炭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其能够有能力对煤炭产业进行节能改造,减少污染。对于资源枯竭,并且已经遭到污染的城市,当地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努力改善矿区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使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二)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

内蒙古的快速发展一直依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区内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 1.92吨标准煤,高于山西等省份。所以说内蒙古煤炭的开发利用存在很多的不足,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各个企业。要注重提高资源的开采水平和洗选效率,重点在一些高能耗行业,比如电力、化工、冶金等。在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期间,要力争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要深度发展煤炭产业,在生产、加工和利用上多下功夫。

(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往往处在浪费的状态之中,弃风现象严重。内蒙古的电网属于蒙西电网,由于没有合适的电网渠道输出区外,再加上内蒙古区内依旧是传统的火力发电,所以内蒙古的风能很大程度上处于闲置状况。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和国家电网沟通,扩大西电东送规模,把内蒙古大量的风能利用起来。其次,内蒙古也应该采取高新技术,把风电作为区内的主要发电方式。内蒙古应该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增加如风能、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的利用。清洁能源供应比例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并能成为内蒙古能源保障的坚强后盾,实现内蒙古经济的良好发展。

(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内蒙古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多元化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但是要实现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必须协调好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提高牧区和牧民的收入。显著提高非资源型产业的比重,加快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均提高到40%左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衡发展,促使内蒙古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加强金融合作 化解全球金融危机 下一篇:内蒙古乌审旗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