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分享音乐(二)

时间:2022-09-03 11:43:07

与女儿分享音乐(二)

六、别怕羞――同孩子一起学

学生来回琴课时,通常由父母陪伴。每位家长所表现的态度截然不同。有些家长全然一副“自己好好学啊,我可不懂,什么都帮不了你”的态度,课后回家更是不管不问,只是在回课效果不佳时,严厉地斥责埋怨孩子;而有的家长则耐心地听讲,做笔记,回家后及时同孩子一起温故知新,长期的实践证明,后者的进步明显大于前者,而前者则往往是半途而废,弃学了事。

音乐练习中家长的作用非常重要,您对音乐的喜好、认真程度,将会大大影响孩子。

在日本,有一种非常流行的音乐学习方法――铃木镇一学习法。他要求父母陪同孩子一起上课,并在回家后一同练习。这种方法在日本极为成功,或许,我国会有一定的局限――很多家长没有时间(也不愿意?)陪孩子一起学习。

其实,您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要制定好一周练琴的计划,每天下班后,权且当作一种放松,陪同孩子一起弹弹、唱唱、练练,大约半个小时足以了,这样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足以点燃每个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真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七、来吧――我们一起玩!

铃木镇一先生的讲课语录中最常用的一句话是“来吧,我们一起玩”。是啊,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的玩具,何不让我们把钢琴、小提琴全当作是孩子的大玩具呢?

孩子都具有好动爱玩的天性,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如何避免孩子经常出现厌倦的情绪,是每个家长和老师应该考虑的。

每个家长在进行教育时,总喜欢用“该练琴啦”,“别玩啦,该用功啦!”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催促孩子,其实,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试想,有谁愿意在玩得起劲儿的时候,被人大喝一声:别玩啦,练琴去!

我一直以为只有在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时候,才可以让他开始学习,并且在他产生厌烦情绪前结束。这样可以始终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这种快乐和厌烦完全可以由家长掌控,为了孩子,家长必须静下心来,多花些时间,陪同孩子们一起坐在乐器旁边娱乐一番,而不是每天不停地催促。用共同分享替代不停的催促,坚持每天这样做,不久就会养成孩子平心静气练琴的自觉性。

我认识一位朋友,他和太太都是百货公司的普通职员,他自己非常喜欢音乐,曾经在儿时学过小提琴。在他女儿刚满4周岁的第二天,便与女儿前来要拜师学艺,孩子娇小可爱,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收下了这个小姑娘。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孩子进步得非常快,我非常惊讶,4周岁的孩子竟有如此好的理解能力?于是我向朋友讨教良方,方才得知朋友的秘密武器竟是――同孩子一起快乐地玩!

朋友从不强迫女儿“赶快练琴去!”而是自己先坐在钢琴前,专心致志地练琴,然后才喊女儿:“快来和爸爸一起玩儿啊!”或“爸爸不会弹了,你快来教教爸爸啊!”这时,孩子总会以非常兴奋的状态投入学习当中,练琴的效果也颇佳。4岁的孩子在爸爸的那种热爱音乐、积极学习的情绪带动下,竟能一坐就是1个小时,而从不厌倦。现在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已经顺利地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了。

八、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赞美她的琴声

听到孩子第一声含糊而又不标准的叫“妈妈”声,世上几乎没有一位母亲会不欣喜若狂的。妈妈们紧接着便会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再叫一声“妈妈”,再叫――声“妈妈”。然而,当孩子架起提琴,兴奋地挥弓奏出第一声琴声时,又有几位父母会送出赞美的掌声?“怎么拉得像杀鸡叫?”的责备,“姿势不标准、动作不行”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便会接踵而来。其实,父母鼓励与赞美的吝啬在给孩子带来所谓演奏肢体“标准”的同时,也残酷地卷走了孩子内在的灵气与自信。女儿4岁正式学琴,大学里教琴的我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演奏不完美、不标准在哪里,然而,曾经的一句“爸爸再奖励你弹几遍,你一定会演奏得更好!”却居然会奇迹般地让小丫头真的演奏得像模像样。从此,作为琴童家长和教育者的我更深刻体会到,在孩子成长的银行里只有把严格与赞美同时存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回报”。

赞美的语言对孩子有如阳光对待植物,会带来灿烂和生机。

在做了多年的老师,尤其是成为母亲之后,我愈来愈认识到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变传统的批评式教育为鼓励教育。

记得我儿时受的教育是――不打不成材,所以儿时的我学习音乐的生涯也是在责罚与眼泪中度过的,以致当年轻的我刚刚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不自觉地将传统的教育模式带进了教学中,我对待学生颇为严厉,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差池,所以,尽管学生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但他们却非常惧怕我,始终是处在被动地学习状态中。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改变了我的观念。

这位朋友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父亲,从女儿小觉出生起,他就经常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孩子两岁半时已能阅读《北京青年报》了。朋友说他从未对孩子红过一次脸,所以他对我提出要求:我让孩子学习音乐,是想让她感受音乐的快乐和音乐的美,不希望给她有任何压力。当时我对此态度颇为嗤之以鼻,但有碍于面子,我也只好答应了。

于是,给小觉上课时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大喊大叫、横眉怒目了,而改以亲切鼓励的口吻:“我们小觉真棒!”“弹得真好听”,“没关系,再来一遍,好吗?”久而久之,改变授课方法的我尝到了甜头,我发现自己上课再也不会感到疲劳了,而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课前课后都会跟我说些悄悄话,并且他们也越来越听我的话了,进步地非常快。小觉学习音乐一年的时间已顺利地通过了钢琴三级的考试,到小学五年级时她便通过了最高级别的考试,这期间,小觉都是主动自觉地练习,并且经常参加学校的演出和活动。

后来,我把小觉的教育经验运用在其他孩子身上。曾经有一位母亲带孩子来找我。当时孩子已通过了钢琴六级的考试,但由于在前任老师那里常常处于责骂状态,她已完全失去了信心,并开始厌烦音乐。我们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孩子有些紧张,弹得干干巴巴,丝毫没有表现力。

我却非常认真地、并且热情地对孩子说:“弹得不错啊,你的乐感很好的,就是有些紧张,影响了你的正常发挥。我们再采一遍,好吗?”

听我这样说,孩子立刻放松了许多,眼睛一亮,马上又演奏了一遍。

我趁热打铁,回报给她热情的鼓励和掌声:“你看,好多了吧,再来一遍,我们会更好。”

在我的鼓励下,孩子演奏了一首又一首,完全沉浸在对音乐的感觉和兴趣当中。

第一次上课后,孩子回家跟母亲说:“我就跟李老师学了,跟李老师上课,我一点儿不紧张,还很开心呢!”

后来,这个孩子一直跟我学习音乐,现在因为升人重点高中,被迫停止了学习,但她始终与我保持电话学习,实在紧张时,她还会弹弹琴,自我放松娱乐呢。

所以鼓励对孩子能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是我们无法估量的。为了帮助孩子消除最易产生的自卑心理,我们说话时都应多加鼓励,从而帮助孩子树立“我行”、“我做得到”的自信心,是每一位家长指导的诀窍。几句简单却充满热情的鼓励话语,就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

请不要吝啬,赞美孩子的琴声吧!相信会使你们受益无穷。

九、教奶奶弹琴

这几天女儿吵着嚷着要我们把乡下的奶奶接到城里来,我跟她解释说等过几天放“国庆”假了我就去接。可女儿还是等不急了,偷偷地给奶奶去了电话。这不,第二天傍晚奶奶就到了北京,还带了一大包女儿最喜欢吃的红枣。女儿匆匆吃上几口晚饭就神秘地把奶奶拉进了自己房间。把不知从哪里卸下的几根红绸带铺在地板上,又把奶奶带来的红枣抖了一地,我正准备训斥她一下,却从门缝里看到她正有板有眼地教着似懂非懂的奶奶摆弄着红枣认五线谱呢,原来小脑袋瓜里早有了“预谋”。难怪,这小家伙在搞音乐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那里很难施展才华,便打起了奶奶的主意。认完了乐谱,又教起奶奶弹琴来了,一会儿是断奏(一种弹奏法),一会儿又是连奏(另一种弹奏法),一会儿是手形,一会儿又是表情,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祖孙两人忙得不亦乐乎!

(待续)

上一篇:再议钢琴考级 下一篇:一首动人的钢琴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