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的媒介形象

时间:2022-09-03 11:08:42

中国网民的媒介形象

【摘要】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人们集聚在一起,它带给广大网民以前所未有的能量。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网民的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研究媒体报道中的“网民形象”有助于我们了解网民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对其评价的变化。

【关键词】网民 媒介形象 中青在线 内容分析

截止2010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75亿。互联网成为与现实交叉互补的服务区、生活区和自由讨论区,网民的形象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本文以2006-2010年间中国最权威的综合性青年类网站“中青在线”中对网民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对网民媒介形象的建构进行分析,考察媒介是怎样塑造网民形象的。

一、文献回顾

(一)中国网民相关研究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传播学界对网民的研究开展较晚,且多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一是基于网络事件个案,探讨网民发挥的作用:《突发事件中,网民的主流意识正在形成――以拉萨事件为例》(栾轶玫,2008)。二是基于综合的视角,讨论网络媒体下的网民媒介素养:《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抑制人肉搜索的负面影响》(张芹,2010)。

以上关于中国网民的研究都是围绕网民在网络传播事件中的直接形象展开,但针对中国网民在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间接形象即媒介形象研究还相对较少。

(二)媒介形象研究

“形象建构”或“媒介再现”的研究,近十年来受到社会心理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媒介化社会,媒介形象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渠道和参照。媒介形象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剖析现实、媒介和认知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的直接理论先导是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假说,并有一大批传播学研究者围绕这个领域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研究。

在形象建构方面,有关弱势群体、中坚阶层的研究相对集中,而有关中国网民媒介形象的专门研究极少,因此希望通过对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媒体是如何建构中国网民形象的。

二、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样本设计

笔者选取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1月1日这个时间跨度,利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工具”对“中青在线”的新闻报道以“网民”、“网友”、“中国网民”这三个关键词进行新闻标题检索,得到分析内容。

此次研究样本量巨大,受时间和精力所限,不可能将所有新闻内容作逐个分析,因此笔者采用“标题检索”的方法以限定搜索范围。对于以超链接形式存在的网络新闻来说,标题往往能够传达新闻中最基本的信息,其对受众在形象建构方面观点的形成至关重要。

中青在线(www.省略)是权威的集新闻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青年类网站。笔者认为,中青在线作为面向广大青年的国家级主流网站,网民应是其重要的报道对象,它对中国网民形象的建构及其舆论引导不容小觑。

(二)类目设计

笔者通过对选取样本的梳理,对网民形象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考察:第一,考察媒介所呈现的网民形象是否完整;第二,网络媒体报道的价值倾向是否客观;第三,考察媒体对网民的关注程度以及所塑造的网民形象是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笔者根据样本特征建立以下几个指标,并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A、“网民”在各类报道主题中的出现率及相关情况

B、事件价值评判

C、媒体报道对网民言论的引用情况

三、数据统计及内容分析

通过搜索工具检索,共搜索到中青在线上关于这一群体的报道标题513条。再由搜索工具过滤掉重复标题的新闻,实际得到的不重复标题为480条。笔者对这些过滤后的新闻标题进行二次过滤,排除新闻评论评论、非中国网民的新闻报道,最后得到可用作分析的新闻,共计436条。

(一)报道主题

笔者将2006-2010年间的436个文本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总结出重复度较高的八类报道主题,分别为:

A、网民发展状况主题:依据一年一度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呈现相关数字的新闻报道。

B、维护网民合法权益主题:涉及网民的言论自由、公共信息知情权、隐私权等。

C、网络秩序规范主题:这些报道多用来描述网民的网络行为规范问题,如虚假信息,网络诈骗以及网络语言暴力。

D、国内事务:可细分为政府决策、公共事务、立法司法、社会民生热点、网络事件几个方面。

E、国际事务:多为国际外交及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报道。

F、青少年网民成长主题:涉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网瘾网恋等问题的报道。

G、网民中除青少年以外的其他特殊群体:如女性网民。

H、用户体验主题:主要包括网民的游戏娱乐、新产品体验等相关报道。

1、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间,重复率最高的新闻标题当属网民数量报告,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媒体对网民数量递增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关注。

2、关于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的报道所占比重不小,尤其是在2006-2007年间,关于网民的言论自由,以及公共知情权的报道较多。而关于网民个人隐私的报道则一直贯穿始终,从2006年的网络实名制报道到2009年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的媒体报道,基本上客观反映了人们对公民乃至网民合法权益的重视。

3、关于网络秩序规范的报道中有关网络暴力的报道最多,且多集中在2007-2008年度,期间媒介向大众塑造了一种身处社会底层怨声载道动辄骂粗口的网络暴民形象。从2009年开始,此类报道数量相对减少,关于网络秩序规范的报道主题开始转向网民的理性表达方面。

4、关于国际国内事务的报道是重头戏,占有28%。说明媒体更多关注网民群体参与社会事件及活动的状况。网民在此类新闻报道中多以监督和围观的形象出现,分为网络民意表达(参与政府决策、官民互动)、发出质疑声音、以及促进立法司法公正和身体力行监督社会事务(网民行动介入事件调查)。2008年间,针对势力国外媒体的歪曲事实的报道,有关中国网民在抵制歪曲报道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新闻报道篇数较多,且更新时间较快。

5、总体上说,媒体对网民的关注与该群体参与社会事件的频度成正比。在社会事件频发的2008-2010年,媒体对网民的关注和报道明显增多。这说明媒体更在意网民参与社会事务,或者说,媒体更倾向于让网民群体扮演一种关注社会、关心政治,在意国计民生、政府决策和法制进程的角色。

(二)媒体的报道倾向及中国网民形象的时代变迁

1、媒体对网民群体的形象呈现基本以正面为主。2006年至2010年,正面报道一直明显高于负面报道,且这种差距基本得以保持。

2、直接引用网友观点,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援用网友的态度观点与看法来引导舆论。2006年,涉及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几乎很少听到网友的声音,2007年略有提升,2008年明显增加,南方雪灾、“3・14”事件、“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都有网民的位置。如2008年的《外媒歪曲拉萨事件 中国网民自发反击》报道青年网民饶谨创办的域名为的网站,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看到西方媒体对我们的误解有多深。

(三)媒体报道框架分析

1、网民的媒介总体形象。笔者认为,媒体向受众呈现的网民是一个“两极化”的群体形象,他们时而深明大义,嫉恶如仇,代表了一种最先进最民主的力量,他们的声音汇聚成网络民意,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进程;但同时他们又身处社会底层,与名利双收的阶层形成鲜明的对比,内心受到压迫,生活压力巨大,是一群只知道宣泄的“愤青”和“暴民”。这种“两极化”的现象最近几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花大笔墨宣扬网民的素质及网络民意力量的报道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又有对网民素质表示极大担忧的报道。这些报道互相抗衡,所占比重大体相当。即媒体的报道已经将网民的形象刻画殆尽,剩下的只是用一个又一个的同质报道填充。

2、媒体报道对网民概念的“泛化”与“窄化”。笔者发现,媒体报道中经常将网民等同于中国公民,将网民意见等同于民意。网友的言论,有时被扩大化为人民利益的代言。媒体通常引用一些“网民意见”,并将之直接视作中国整体民意表现,由此展开批评或发表感叹。这是在无形中放大了网民的概念。

媒体对网民的窄化则更体现了媒体的利益,在所有的新闻媒体报道中,网民总是支持媒体所在立场的,也就是说,网民经常化身为媒体议程设置所要表达的群体。如媒体若要表达“撤村圈地”事件背后存在严重的政策滥用问题,那么其新闻报道中的表达对圈地事件看法的“网民”是不包括那些支持“撤村圈地”的非受害者网民的。

参考文献

①王芳,《“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国际新闻界》,2010(6)

②理查德・韦斯特:《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城市文化与“媒介性格” 下一篇:我国报刊中类科学内容的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