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

时间:2022-09-03 09:00:02

需要层次理论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

引言:奥苏泊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而现实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直是困扰众多教师的难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并阐明了关于学习动机的观点。

关键字:需要层次理论 农村留守儿童 学习动机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阐述并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论证了学习动机对于农村学生学习与教学的重要性及积极意义,并据此提出关于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些目标来源于行为主体的需要。在需要层次理论中,马斯洛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七种需要从高到低排成类似金字塔的等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级需要,较高级的需要是在较低级需要的满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前四种需要为缺失性需要,在我们生存中不可或缺,必需得到一定满足,而一旦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也会消失。由此来看,W生缺乏学习动机有可能是因为某种缺失性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例如某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那他就很可能在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方面无法得到满足。后三种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它同缺失性需要的区别在于其永不满足性。在满足物质需要前精神需要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人的动机聚焦于物质需要,只有当其得到充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出现。因此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消除影响学生积极有效学习的因素,促进其自我实现。

学习心理认为,人类学习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来充分发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个性和潜能。从该角度出发,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Stevick(2000)指出,认知与情感唇齿相依。情感信息与其他各种信息,如视觉,语言,听觉,嗅觉信息一并储存在大脑中。学生在学校里最缺乏的是爱与自尊。如果学生感到自己确实关爱和自尊,他们就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

二、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种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前进,一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取向。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动机驱动学习,学习又能产生学习动机。学习本身就是下一步学习的动机,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动机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只有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才能发挥学习的动机作用。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

首先,和正常儿童比较起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养家,他们大都由爷爷奶奶监护,缺少父母呵护疼爱。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使他们内心寂寞孤独,一些不良的情感因素,如自卑,内向等消极因素就易出现并直接影响其课堂表现及学习动机。有研究显示,有30%左右的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孤独敏感、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较为突出。另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情绪。其中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情绪体验,委屈难过和敏感自卑也是留守儿童群体的代表性情绪感受,忧虑情绪主要发生在初中留守儿童群体。其次,留守儿童对于学习观念的缺乏也是缺乏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

四、需要层次理论下培养学习动机

首先,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由于留守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他们既需要老师给予生活学习方面的指导,需要老师的关怀和欣赏。当这些孩子犯错误时,教师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而不能粗暴地训斥嘲弄。其次,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根据他们现在的学习情况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结果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再次,教师要经常与监护人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必要时进行家访。

五、启发与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协调合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1、政府应当更加关注留守儿童

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政府应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儿童的居住和学习条件。在学校设置上尽可能缩小农村小学教学点的覆盖范围,在教育管理上应该利用各种资源为农村儿童提供和改善生活条件。开展支教活动满足农村中小学的学习需求。

2、家长应该多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家庭中对留守儿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对孩子多一点关爱,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女孩的教育。虽然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但家长偶尔的批评会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对于成绩较落后的孩子,家长应给予及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其自尊心。

3、社会应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心智尚未成熟,仍然是幼稚与成熟的矛盾体。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很容易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影响。各种媒体应该多提供一些正面的榜样,不断改善留守儿童对教育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网吧等各种娱乐场所应严格限制未成年人进入,以避免更多的学生泥足深陷。

Earl W. Stevick “Affect in Learning and Memory: From Alchemy to Chemistry”, in Jane Arnold (e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pp43-57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3)211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沈德立,阴国恩 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31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5).

上一篇:浅谈德能教育在师德培养中的作用 下一篇:加强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