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时间:2022-09-03 07:39:47

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摘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除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等外部条件之外,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行为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高等教育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利用近两千名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高校学生的分化状况以及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和学习满意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习状况;学生分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4-0069-06

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在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重点强调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并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视为高校的工作中心。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下达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全面阐述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高等教育既然称之为“教育”,其质量就必然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因此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实质上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主要有三条。首先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其次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此外,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上述措施包括了制度建构、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教学设备等诸多范畴。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项涉及面甚广的系统工程。但是,在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任何一项措施的实施都必然与学生的具体学习行为发生紧密的关联,其实际效果最终将反映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教师行为、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外部因素,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则是内部因素。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一环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思维意识,而这一观点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也有明确的体现。近年来,各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现在,让学生参与评价,从学生的视角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考量和改善,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一种趋势,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视角。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构建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保障中的学生视角同学习过程质量保障相结合。

与国外研究相比,虽然国内的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但已有部分学者通过一定规模的学生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陆根书以西安交通大学2000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有关大学生学习风格的实证研究,将学生分为“意义导向”、“再现导向”、情景导向”等三个类型,并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鲍威通过对北京地区高校学生学业状况的调研,发现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类型、教学环境、学科特点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的获取产生一定的影响。罗燕将清华大学与美国同类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差距体现于师生互动程度方面。

上述研究为了解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知识积累,但仍存在如下三个问题。首先,绝大多数研究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为对其进行合理分类,研究结果较为笼统,在实践运用上缺乏可操作性。其次,调查对象在范围设定上尚存在诸多局限之处,很多研究都限于某一所高校或某一地区的高校,由此无法避免研究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第三,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应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特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着不小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按学科门类对学生加以区分。

基于上述观点,在本文中笔者将研究对象限定为特定专业的学生,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状况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

一、大学生的四种类型

(一)大学生群体的分化与大众化高等教育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之时,马丁·特罗就认为,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必然发生分化。随着大学选拔程度的下降,多数高中毕业生获得了大学升学机会,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学习能力、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之间已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针对学生群体出现的变化,在2011年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很多专家都指出,不同高校应确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质量评估体系。不仅如此,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即使在同一高校内部,学生也并非都拥有相同的学习目标和价值观。因此,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我们已经不能延续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将学生视为一个整体,对其采取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作为知识技能的提供者,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学生多样的学习目标、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而不是用同一个指标体系去衡量校内的所有学生。

为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行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类,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汀不同的学习规划。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与措施,对教学环节进行监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第二层次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高校提供不同的课程和教育内容,满足多样的学习要求;第三层次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制订并实施合理的学习规划。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必须落实到第二和第三层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并帮助其构建理性的学习观念,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大学生的四分模型

日本学者金子元久认为,大学教育的作用在于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而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并非仅取决于大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本身,“学生们在知识和意识方面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同时希望通过大学教育获取些什么,都成为制约大学教育力量能否发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日本全国大学生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特性对从大学教育中受到的影响、大学生活,以及对大学的满足程度和成就感的形成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意识之上的,只有在受到教育内容的吸引,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大学教育。基于上述认识,金子元久以“是否对将来拥有明确的展望”和“是否认同大学教育的意义”为两个基轴,将大学生分为高度匹配型、被动顺应型、独立型、排斥型等四种类型,这一分类方法被称为“金子模型”。其中,高度匹配型学生对两者都予以肯定,相反排斥型学生则都予以否定;被动顺应型学生虽然对将来没有“明确的展望”,但“认同大学教育的意义”,而独立型学生“拥有明确的展望”,却并不认为大学教育对自己有益。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金子元久认为,大学教育所能够影响的主要是高度匹配型学生和被动顺应型学生,而独立型和排斥型学生对大学教育明显不感兴趣。

日本全国大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高度匹配型和被动顺应型学生分别占全体被调查学生的40.5%和13.2%,而独立型和排斥型学生分别占18.3%和27.0%。很明显,近五成的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功能持否定态度。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相比,高度匹配型学生的学习目标较为具体明确,学习行为相对积极主动,对大学教育的满意度也最高。

(三)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分化

由于被调查学生所学专业互不相同,因此包括日本全国大学生调查在内,以往各种研究中的调查结果都无法排除学生所学专业的特性对其学习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基于上述考量,本研究将调查对象限定于特定专业——日语专业②,更加准确地反映同一学科领域内学生的分化状况。2010年,笔者对6省市18所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72份,回收率为84.4%。被调查的18所高校中,共包括“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4所,省属一般本科院校7所,独立学院3所,民办高校2所。本次调查的高校类型齐全,比例适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如图1所示,被调查的学生中,高度匹配型、被动顺应型学生分别占36.4%、17.8%,独立型、排斥型学生分别占15.4%、30.4%。独立型学生和排斥型学生都不认为大学里的授课内容与自己将来想做的事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学生(45.8%)对教学内容持消极或否定态度。另一方面,被动顺应型学生和排斥型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明确的展望,也就是说也有近一半的学生(48.2%)尚未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排斥型学生所占的比例仅次于高度匹配型学生,这类学生的大量存在对高校的教学是非常大的挑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

日本已于2007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升学率尚未达到30%,因此根据理论推断,高度匹配型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应高于日本,排斥型学生应低于日本。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中高度匹配型学生的比例低于日本,而排斥型学生却高于日本。由此可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群体正在迅速发生分化,并且分化速度之快已超出预想。

二、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升学目的

(一)各类型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进一步能够分为课堂和课后两个环节,由于很难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因此前者用上课出勤率,后者用课后的时间安排来描述。相对而言,学习结果较为直观,可以用班级排名和不及格课程数这两个指标来测量。

如表1所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有着较大差异的。一方面,从学习时间来看,高度匹配型和独立型学生明显高于被动顺应型和排斥型学生;在娱乐时间上,独立型和排斥型学生比高度匹配型和被动顺应型学生更多,特别是排斥型学生每天的平均学习时间竟然少于娱乐时间。另一方面,高度匹配型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最高,独立型学生的出勤率最低。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也导致了学习结果的不同。高度匹配型学生在班级里的排名较高、不及格课程较少,以下依次为被动顺应型、排斥型、独立型学生。

从各方面来看,高度匹配型学生都是最理想的教学对象。同时,我们也能从表1中看到,将来发展目标较明确的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多,但认同大学教育的学生上课出勤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型学生虽然投入学习的时间较多,但由于对大学教育的价值并不认同,很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因此上课出勤率最低,学习成绩也最差。与此相反,被动顺应型学生尽管没有明确的目标,但他们认同大学教育,所取得的学习成绩仅次于高度匹配型学牛。

(二)各类型大学生的升学目的

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大学教育的看法和将来的发展目标差别明显,因此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实际上,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说,大学所具有的意义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在学生的升学目的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在表2中,学生的升学目的共被细分为10项。其中,在为获取“一技之长”、“更多知识”、对“专业(感)兴趣”以及受“周围影响”等4个项目上,不同类型学生在认同率上的差异比较明显。对于前三项,高度匹配型学生的认同率最高,他们对所选择的专业感兴趣,并希望通过学习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与此相反,排斥型学生对这三项的认同率较低③,但对“周围影响”的认同率最好,这说明排斥型学生的升学相对来说更容易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

此外,虽然在其他各项目中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总体上看,高度匹配型学生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而排斥型学生则比较被动和消极。独立型和被动顺应型学生介于两者之间,但对于为获取“满意工作”和为“丰富阅历”这两个目的,独立型学生的认同率分别为最低和最高。也就是说,独立型学生虽然不重视专业知识的摄取,但对大学的功能有着更全面的认识。

如表2所示,不同类型的学生在选择升学时,虽然也有一定的共同倾向,但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区别。高度匹配型学生升学目的较为明确和具体,对大学教育期待较高,而排斥型学生的升学目的最为消极和被动。此外,独立型学生对大学教育本身并不抱太大期待,这一特点也清晰可见。

三、校际分化与校内分化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学生学习意识和行为的多样化不但体现在不同属性的高校之间,同时还可能体现在同一类型甚至同一所高校内部,本节将对大学生的校际分化与校内分化进行考察。

(一)高校的属性与学生的分化

笔者根据高校的录取批次,将被调查高校分为一本院校和二二三本院校两大类。一般来说,一本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高于二三本院校,传统的精英型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大,非精英型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如果利用“金子模型”对这两类高校的学生进行具体分类的话,我们能够看到两者各自不同的特征。

如图2所示,在一本院校中,高度匹配型学生最多,其次为排斥型学生;与此相反,在二三本院校中,排斥型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其人数略多于高度匹配型学生。一本院校中高度匹配型、被动顺应型学生分别占39.7%、19.4%,均高于两类学生在二__本院校中所占的比例;而且,一本院校中上述两类学生合计占59.1%,这表明多数一本院校学生认同大学教育的内容。与此相对,二三本院校中独立型和排斥型学生分别占16.6%、34.1%,均高于这两类学生在一本院校中的比例,两类学生合计占50.7%,说明在二三本院校中有一半的学生并不认同大学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如果将高度匹配型与独立型学生的比例分别相加的话,我们能够看到,两类高校之间并无太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是否对将来拥有明确的展望方面精英型学生和非精英型学生并无明显区别。

从总体上看,与二三本院校相比,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一本院校的学生更加认同大学教育,这有利于一本院校顺利推进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但大量学生对将来目标的不明确也表明学生即便拥有较高的学习水平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对将来做出明确的判断,而较高的办学水平也没有帮助学生完成对未来的设计。

(二)高校内部的学生分化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办学水平与学生类型的关系,在表3中笔者计算了各高校内部四种类型学生的分布状况。如表3所示,在两类高校中,学生的类型分布并无明显的规律可循。与二三本院校相比,一本院校较为明显的特点在于,被动顺应型学生比例高于平均值的高校较多,排斥型学生比例高于平均值的高校较少。但另一方面,高度匹配型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高校是二三本院校I大学,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三所二三本院校中的高度匹配型学生所占比例高于各高校的平均值,而一本院校中也有四所高校的高度匹配型学生比例低于平均值。

如表4所示,对不同高校各类型学生比例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一本院校和二三本院校之间,各类学生分布状况的区别并不显著。由此可见,与二三本院校相比,虽然一本院校中高度匹配型和被动顺应型学生相对较多,独立型和排斥型学生较少,但由于同一类型的各高校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群体的分化与高校的办学水平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就必须重视学生对高校的教学活动和自身的学习经历所持有的看法,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分化有可能导致其看法和要求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使高校无所适从。由于不同高校在教学水平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进一步比较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满意度上的差别,分析教学活动对各类型学生的影响状况,就必须排除上述外部条件的干扰。本节中,笔者将以E大学为例,考察同一大学中四种类型学生对大学教育和学习生活的评价。

在一本院校E大学被调查的250名学生中,“高度匹配型”学生占35.6%,“被动顺应型”学生占20.4%,“独立型”学生占14,8%,“排斥型”学生占29,2%。由于是就读于同一学校的同一院系,冈此可以认为学生所受的教育基本相同。如图3所示,虽然实际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非常接近,但不同类型学生的感受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总体而言,高度匹配型学生对大学教育的评价较高,在总共10个项目中,他们对“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充实”、“教师授课认真”、“教师学术水平较高”等7个项目所给予的评价都高于其他类型学生。在“与非外语类专业相比,学习比较紧张”、“学习内容比较难”、“专业学习所花费时问太多”等3个项目的选择上,高度匹配型学生均低于被动顺应型或排斥型学生,但这3个项目所问内容均属于学业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紧密联系,并不能直接看作对教学的评价。

被动顺应型学生在大多数项目上都对大学教育较为认可,除了“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充实”等6项仅次于高度匹配型学生外,对“与非外语类々业相比,学习比较紧张”、“学习内容比较难”等两项表示赞同的比例都为最高。此外,对“大学生活充实、愉快”表示认可的比例低于高度匹配型和排斥型学生。由此可见,虽然被动顺应型学生认可大学教育的效用,但由于未能树立清晰的目标,因此学习压力较大,对大学生活也并不满意。

对于所有的项目,独立型学生都给予了最低的评价,甚至无人认为目前所接受的教育中“符合自己将来发展需要的课程较多”。独立型学生虽已拥有较明确的人生设计,但认为自己正在接受的大学教育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学所规定的学业上,自然对大学教育的评价也偏低。与独立型学生相比,排斥型学生虽然不认同大学教育,但南于对未来没有具体的展望,因此对大学教育的评价反而高于独立型学生,认为大学生活较为充实。

根据E大学中四种类型学生对大学教育和学习生活的评价,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大学教育和学习生活的看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便在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对于相似的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认同大学教育的学生往往都评价较高,而认为大学教育不符合自己发展目标的学生则评价较低。另一方面,学习满意度的不同又会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由此可见,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改变高等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单一性特点。

五、结论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在精英教育阶段占据主流的高度匹配型学生逐渐减少,被动顺应型、独立型、排斥型等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并不相符的学生大量增加,特别是未设定明确目标、且不认同大学教育的排斥型学生所占比例仅次于高度匹配型学生,这对高等教育形成了非常大的挑战。在升学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等各方面,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虽然高度匹配型学生与高考成绩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在部分一本院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未必高于二三本院校,各类型学生的分布并不规则。高度匹配型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类型学生,因此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各高校通过创新教学制度和改善教学活动,提高高度匹配型学生的比例。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既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学生个人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教育的目标应由“高深学问”转向“个人知识”I’”。高等教育的质量或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无法为其制定客观统一的标准,但在回归到一切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价值体系后,如果不能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和衡量依据的话,那么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终究是片面和低效的。不尊重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忽视学生的话语权,仅仅通过政府部门向高校下达各种各样的行政命令,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不可能真正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在高校学生出现明显分化的情况下,针对其不同的特性和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对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帮助其进行合理的学习规划,这是我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

上一篇:大学演进中“学术自由”的意义嬗变 下一篇: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