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03 04:07:20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占比最大的产业之一,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岸的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简单分析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概况后,重点分析了影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区位选择 影响因素 特点

一、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台湾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始于1983年,但公开、全面、大幅的投资还是在1990年台湾当局公布《对大陆地区从事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管理办法》之后。自2009年6月,两岸全面、双向的投资格局才正式形成。

表1 台湾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演变 单位:百万美元 %

产业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8 2009-2011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电子零组件制造业 259.85 4.60 1219.73 10.65 10933 18.70 10122.91 28.01

电脑、电子产品及光 269.46 4.77 1740.70 15.19 9859.41 16.87 3805.33 10.53

学制品制造业

电力设备制造业 416.48 7.38 1107.38 9.66 5568.40 9.53 1789.75 4.95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投审会”:《华侨及外人投资、对外投资、对大陆间接投资统计年报》,2011年和本文整理电子信息产业在台商投资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强,并在1996-2000年这一阶段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第一大产业,其实现了由最初的占有少量份额到渐现优势发展到占有绝对优势的转变。

与此同时,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占比也逐年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台商投资的总规模从1991年的0.32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56.6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97%。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占比在1998年以后均在30%以上。

通过计算台商在祖国大陆26个省市自1952年-2011年投资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占总投资总额的比重情况,可以了解从台商投资方的角度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台商对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在各省份极不均匀。计算得出,台商累计投资的前七位省份依次是江苏(39.94%)、广东(25.91%)、上海(12.27%)、浙江(4.37%)、福建(4.36%)、重庆(2.16%)山东(2.10%)。

从总体上看,台商投资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两个地区分别占56.7%、30.4%,紧接着是环渤海地区,占5.7%,其次是西部地区,3.4%和中部地区3.2%,体现出了自东往西、自南往北递减的趋势。

二、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从祖国大陆的角度造成台商在祖国大陆不同省份投资额差距的原因。并可以得出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的重点区域及偏重因素,还可以总结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区位特点。

(一)影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因素选择。

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和已有的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要素禀赋因素、市场因素、集聚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地缘因素等几大因素:

1.要素禀赋因素

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指该地区拥有要素数量的多少。本文采用的要素禀赋要素主要有:

①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表示资本的使用效率,可用于衡量资本投入的产出效果。本文中,用各地区的生产总值与总投资之比表示。

②职工平均工资

职工平均工资是从劳动力的量方面来衡量劳动力成本。本文中,用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表示。

③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从劳动力的质量方面反映劳动力的成本。本文中,劳动生产率用各地区的生产总值与从业人数之比表示。

④人力资本量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电子信息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其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需求大。本文中,用每万人中高等和中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数表示人力资本的量,反映人才储备量。

2.市场因素

市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中用市场规模、市场潜力、经济开放度和市场开放度等指标反映市场的容量和开放程度。

①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是指市场的容量。厂商选择在市场规模大的地区进行投资,可以接近消费市场,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本文中,市场规模用各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示。

②市场潜力

市场潜力是指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市场潜力越大,台商投资就越大。本文中,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表示。

③对外开放度

一个地区较高的对外开放度越大,市场发育程度越高,企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小,外商投资越大。本文中,用外贸依存度表示经济开放度,即各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

3.集聚因素

反映集聚因素,可以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台商累计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额、企业密度三个指标表示。

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越多,代表该地区外商企业集中度高,而因此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小,还可以享受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本文中,外商直接投资额用各地区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表示。

②台商累计投资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额

众多台商的集聚,减少了台商的信息成本,而且可以提供可靠的有关当地经济和商业信息,减少入乡随俗的难度。本文中,采用台商累计投资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额。

③企业密度

企业密度反映了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的密集程度。新的台资企业倾向于向企业密集的地区集中。本文中,企业密度用各地区的企业数与该地区的面积之比表示。

4.基础设施因素

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吸引台商投资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越完善,越易吸引台商的投资。

①交通便利度

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则该地区的交通越便利,越容易吸引台资。本文中,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用交通密度表示,具体用该地区的公路、铁路、河流里程之和与该地区的面积之比表示。

②能源供应

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了交通基础设施,还包括了各种能源的供应。而在能源中,电力的供应是极为关键的。本文中,能源供应采用电力消费量表示。

5.地缘因素

与台湾地区的距离也是台商投资的影响因素之一。地理位置的临近使两者的社会文化传统较为相近,这有利于减少台商投资电子信息产业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台商更快的融入到当地环境中。本文中,做出如下赋值:东南部与台湾临近的省份赋值为4,东部其它省份为3,中部省份赋值为2,西部省份赋值为1.

(二)变量设置及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台商2010年对祖国大陆各省市的电子信息的投资额,采用了20个省市的数据(台湾统计的26个省市中除去内蒙古、吉林、海南、广西、、云南六省)。被解释变量的数据来源是2010年由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投审会”统计的《华侨及外人投资、对外投资、对大陆间接投资统计年报》。

2.解释变量

本文共选取了20个省市的数据、5个因素、13个解释变量,共260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三)模型结果及说明。

1.模型结果

本文对影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分析。步骤是将研究的变量进入因子分析后提取公因子,最后计算因子得分,得出各地区投资环境的值并做排序。

得出的第一个主因子是要素经济因子。第二个主因子是集聚配套因子。第三个主因子是科研因子。

对三大因子与台商直接投资两岸电子信息产业额做向后回归分析,得到只有第二个因子进入模型,表达式为: Y=335015.294+0.792F2,且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市场集聚配套因子,就能增加0.792个台商投资额。

最后,以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省的因子得分,具体是:

F=0.6167F1+0.2759F2+0.1074F3

并对得分进行排序,得出各省市的各因子的排名情况。

2.模型结果说明

从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可见市场集聚配套因子很好解释了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各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原因。这说明了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因素首先是市场因素,其次,是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备情况,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要求较高的电力供应,将直接影响台商的投资;再次是集聚性,集聚经济将是吸引台资的潜在重要因素;再次是地缘因素,台商倾向于投资地区有相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最后是地区市场的开放程度,市场经济程度的不同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不同。

从综合得分来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

从台商现阶段最为看重的市场集聚配套因子来看,排名较靠前的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排名也较靠前。

从科研因子上看,排名较为靠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

三、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通过前面的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特点如下:

(一)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和福建等“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仍然是吸引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

“珠三角”地区仍然具有一定优势。临近港澳的地缘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且该地区产业链配套、官员效率、基础设施等优势因素的作用下,对于以外销为主的台商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台商曾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协助联系客户,外销订单等,也使厂商无法远离“珠三角”。

“长三角”地区依然是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热点区域。该地区在内销通路、联络内外地区,以及上海及周边地区形成依托和辐射关系。且上海周边地区交通物流设施较为完备,市场大,产业配套齐全。

(二)北京、天津、山东、辽宁等“环渤海地区”成为近几年北扩的热点区域。

“环渤海地区”地处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是祖国大陆最有潜力的经济区域和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市场之一。其次,投资环渤海地区还有利于占领国外市场。该地区积极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再次是该区域是祖国大陆科技文教最为发达的地区,高素质的人才较多,这在将来科研台资电子信息产业更为看重下,将进一步的吸引台商的投资。

(三)重庆、四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成为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西进的热点区域。

重庆、四川近年来吸引台商电子信息产业的总额不断上升,占比也逐渐增加,在2009-2011年四川进入吸引台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额前十名。其原因在于:一是重庆、四川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相应的引进台资的优惠政策较多;二是该地区具有劳动力的低成本和较广的市场潜力。但是,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该地区要想进一步的吸引台商的投资,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并完善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

(四)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等中部地区仍存在潜力。

这些地区也具有吸引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的潜力,原因在于:一是该地区外商竞争程度较弱,是台商转移的理想处所;二是该地区的产业配套完备、高素质的人才较多,便于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三是该地区有着较低的开发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潜在的市场。虽然该地区具有吸引台资电子信息产业的潜力,但是潜力的发挥还需要政府政策的配套与台商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段小梅.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区位选择及投资环境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张传国.台商对祖国大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异与成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10).

[3]李非,李继祥.台商投资中国大陆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4]郑晓东.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区域选择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0,(9).

上一篇: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的思考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