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受与鉴赏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2-09-03 03:19:37

在感受与鉴赏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摘要]感受与鉴赏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以聆听为主要手段的感受与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聆听、感受、评价和创编,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树立学生终身喜好的信心,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兴趣 感受 鉴赏 评价 拓展 创编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中小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爱迪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音乐课堂来说。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课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过分放纵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或者抑制学生学习兴趣都是不可取的。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领域。如何让学生在感受与鉴赏中获得情感态度体验与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掌握鉴赏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第一步:先听先看先感受

感受的基础来自鉴赏,鉴赏音乐就要先听先看。有人说,鉴赏以聆听为主。看什么?看不会分散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吗?其实不然,看什么听什么取决于鉴赏的内容,像作品的专题MTV、音乐会的演奏现场等。鉴赏的音乐作品一般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但是我相信结合一定的音乐画面的音乐让人聆听起来更容易产生兴趣。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精心设计,认真准备才能吸引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理解水平有限,比较喜欢形象生动。简单短小的作品,结合了歌舞表演的音乐更容易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像动画片音乐、广告音乐、歌舞剧表演等,边听边看边讲,教学效果应该不错;高中生已具备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因为学习的压力,他们把音乐鉴赏与感受当做是一种休闲与享受,喜欢边听边看边想象边用审美的眼光去思考,如果单靠老师与同学一味的用语言去讲解分析,自然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处于形象与抽象思维之间,他们对动静结合、难易交错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展示了其既显单纯又不乏成熟的性格。当然,看还要结合老师的板书、配套的音像资料,先听先看学生可以对音乐作品的体裁形式、风格、情感等有了初步的感受,学生继续学习音乐的兴趣自然也便产生了。

第二步:互听互评互相感受

这是鉴赏与感受的一个重要环节。讲什么、听什么、感受什么在这其中非常重要。音乐作品的作者、流派、创作背景等都是固定的,如果只是教师单独讲容易局限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同时在初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互动交流,他们便能进一步对作品的情感情绪、风格主旨、音乐形象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评价是没有对与错的约束,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默雷特”。因此,你可以自己评价。也可以听别人的评价,还可以让教师与你一起交流评价,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自然被完美地展示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第三步:再听再评再感受

前面的两步都做好了之后,剩下的时间就是让学生带着自己心中的想象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乘着旋律的翅膀到音乐作品中去翱翔了。这一步也很关键,前面的初评初感只是对音乐作品基本要素表型的理解,而深入分析后再听再评再感受不仅给学生极大地自由去享受音乐的美,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精神追求等,再次欣赏就能让学生完整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品评出音乐家们内心与旋律的撞击。而欣赏之后,再次感受与评价,我们还可以把它当做课后对音乐的感悟,用笔写下来,整理为心得体会。我想这样也能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鉴赏与感受的习惯。对音乐学习自然便产生了主动性和兴趣性。

当然,在感受与鉴赏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拓展与创编也是我们对现在课堂教学提出来的更加具有审美感觉的学习手段。听懂了、看懂了、理解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和表现。这也是上个世纪许多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提倡的观点。像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柯尔文手势教学、德国作曲家奥尔夫的教育体系及美国的综合音乐学教育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感受与鉴赏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加工创作,这样同样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鉴赏与感受音乐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范唱、伴奏、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丰富多变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上一篇:实现中职化学教学课堂生动化的途径研究 下一篇:加强操作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做数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