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中间变量的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效率评价

时间:2022-09-03 01:31:28

含有中间变量的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效率评价

摘要: 本文借助含有中间变量的两阶段DEA评价方法对陕西省涉农地区不同信用社的可持续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大部分涉农地区基层信用社存在存款严重不足、发放贷款效率比吸收存款效率高、非利息支出过多、非利息收入不足等结论。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two-stage DEA evaluation method with intermediate variables, this paper gives an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credit cooperatives in agricultural areas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basic-leve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most agricultural areas are facing such problems, such as, serious deposit shortage, higher efficiency in loan issuing than deposit taking, too much non-interest expense and insufficient non-interest income and so on.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中间变量;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效率

Key word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intermediate variable;credit cooperative;sustainable management;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183-02

0 引言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地域性金融机构,其经营效率的高低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从主营业务来看,农村信用社的运营过程是一个两阶段生产系统,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获得存款,再以存款发放贷款获得收入,来实现可持续经营。即:①农村信用社的存款量是一个中间变量,它是合理的资源配置的结果,又是发放贷款的基础。②吸收存款阶段和发放贷款阶段有联动性,两个阶段效率都高,整体的效率才是真正的好。

1 模型设定

本文以作者前期研究成果中确定的农村信用社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为依据[1],使用包含中间变量的DEA效率评价模型中的技术效率的评价模型(毕功兵、梁樑和杨锋[2]的研究成果)、规模报酬区域确定模型(魏权龄的研究成果[3])设定本文的研究模型。

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Xdi表示决策单元DMUd(d=1,…,n)的投入向量,Idr表示决策单元DMUd(d=1,…,n)的中间产品,Ydp表示决策单元DMUd(d=1,…,n)的产出向量,λdsk表示DMUd子单元s(s=1,2)赋予DMUk子单元的权重。

第一步:评价每个决策单元第一阶段的技术效率α■■,确定决策单元第一阶段所处的规模报酬区域(α■■是模型一的最优解;所处规模报酬区域由模型二确定)。

模型一:min α■■

s.t.■λ■X■?燮α■■X■(i=1,…,m)

■λ■I■=I■(r=1,…,q)

λ■?叟0(d=1,…,n)

α■■?叟0

模型二: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刍1,并且1α■■■λ■?刍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不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刍1,并且1α■■■λ■?酆1。

第二步:评价每个决策单元第二阶段的技术效率α■■,确定决策单元第二阶段所处的规模报酬区域(α■■是模型三的最优解;所处规模报酬区域由模型四确定)。

模型三:max α■■

s.t.■λ■I■=I■(r=1,…,q)

■λ■Y■?叟α■■(p=1,…,l)

λ■?叟0(d=1,…,n)

α■■?叟0

模型四: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酆1,并且■λ■?刍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不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酆1,并且■λ■?酆1。

第三步:评价每个决策单元总体的技术效率α■■,确定决策单元总体所处的规模报酬区域(α■■是模型五的最优解;所处规模报酬区域由模型六确定)。

模型五:min α■■

s.t.■λ■X■■?燮α■■X■(i=1,…,m)

■λ■Y■■?叟Y■(p=1,…,l)

λ■?叟0(d=1,…,n)

α■■?叟0

其中:X■■=α■■X■;Y■■=α■■Y■

模型六: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刍1,并且1α■■■λ■?刍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不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1;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刍1,并且1α■■■λ■?酆1。

2 陕西省涉农地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效率分析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选取陕西省涉农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财务数据,在确定DEA的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对其中60个基层信用社进行了效率评价。

2.1 投入产出指标 本文以作者前期研究成果中确定的农村信用社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为依据,确定评价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时的投入指标为ex-uninter(非利息支出/总资产)、ex-inter(利息支出/总资产),中间变量为To-dep(存款总额/总资产),产出指标为in-inter(利息收入/总资产)、in-uninter(非利息收入/总资产)。

2.2 经营效率评价 根据模型一至六,通过DEAP Version 2.1软件得到的这60个决策单元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及总体的技术效率(CRSTE)及其所处的规模报酬区间(SCALE)。

2.2.1 技术效率分布分析 给定效率值区间,对属于某区间的基层信用社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样本社经营效率的整体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①第一阶段的技术效率整体较差,也就是说基层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差,有75%的样本社技术效率值低于0.3,只有5%的样本社的技术效率超过了0.9。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与样本社所在地农户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有直接关系。②第二阶段的技术效率比第一阶段好,但是不同样本社在发放贷款时的效率有明显不均衡的特点,每个技术效率区间包含的样本社个数基本一致。研究发现,这种发放贷款的效率不均衡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贷款需求量的不均衡引起的。③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综合考虑后的整体技术效率居于第一阶段效率水平和第二阶段效率水平之间,不同样本社整体效率仍然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点,但是达到0.9的样本社比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都多,占到了总体的22%。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结果是因为:有很少一部分样本社吸收存款的效率和发放贷款的效率都差,绝大部分样本社吸收存款的效率水平和发放贷款的效率水平是不一致的,这样综合以后会使整体效率水平高的样本社的个数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能说明基层信用社整体效率水平就好,只能说在选取的样本社中相对效率水平高的样本社较多。

2.2.2 规模报酬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①在第一阶段,规模报酬正好满足要求的样本社仅占3.3%;规模报酬递增的样本社占绝大多数,约为总体的83.3%。也就是说大多数基层信用社应通过扩大规模来吸收存款。②在第二阶段,规模报酬正好满足要求的样本社也仅占3.3%;规模报酬递增的样本社比第一阶段的要少,为总体的63.3%。也就是说一部分基层信用社应通过扩大放贷规模,另外33.3%的贷款规模已经过大,应通过缩小放贷来提高可持续经营效率。③从整体来看,88.3%的样本社应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综上所述,绝大部分基层信用社应通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整体的经营效率。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涉农地区的基层信用社还不能实现规模经济,一方面是由于基层信用社自身资金实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交通不够便利、人口密度小等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

2.2.3 改进方向分析 通过DEAP Version 2.1软件计算整体投入、产出指标的改进方向,由改进方向得出结论:①利息支出/总资产需要降低的量较大,其中76.7%需要降低;71.7%的改进量超过了目标量,由此可以看出基层信用社必须通过大量的利息支出才能获得有限的存款,揭示了涉农地区基层信用社存在严重存款不足问题。②非利息支出/总资产需要降低的量也较大,其中61.7.7%需要降低;60%的改进量超过了目标量,因此基层信用社必须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努力降低非利息支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涉农地区基层信用社非利息支出过多一方面是由于过多的办公费用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缺乏了解,为了增进农信社的业务量,必须对农户进行知识宣传和培训造成的费用。③利息收入/总资产需要增加的量较少,只有5%,并且需要增加量相对目标值来说较小。由此可以看出,涉农地区的资金需求量还是比较充足的,95%的涉农地区农村信用社不存在放贷难的问题。④非利息收入/总资产需要增加的量约为45%,13%需要改进的量超过了目标值,这主要是涉农地区基层信用社在“存贷款业务”以外,其他服务项目较少,即使有其他服务项目,农户的需求也不大。

3 结论及建议

针对涉农地区基层信用社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建议联社对不同效率水平的基层信用社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针对农户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引起的存款不足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对农户进行具有正的外部性的金融支持,通过金融支持提高农户整体收入水平,最终反作用于基层信用社,提高其经营效率;针对非利息支出过多、非利息收入不足的问题,建议基层信用社积极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支出。

参考文献:

[1]孙倩,王文莉.农村信用社DEA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指标选择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5.

[2]毕功兵,梁樑,杨锋.两阶段生产系统的DEA效率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7(4).

[3]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上一篇:探索解决供电企业冗员与结构性缺员问题的措施 下一篇:徐州市家用空调器分销渠道现状调研及创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