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

时间:2022-09-03 01:31:21

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3例痉挛性斜颈患者行针刺治疗后,行疗效评判。结果 3例患者,最长治疗5疗程,最短治疗2疗程后,均临床治愈。随访1年,均未在发作。结论 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针灸疗法;列缺;后溪

痉挛性斜颈是由颈肌阵发性或强直性不自主收缩而引起的头部向一侧扭转或阵挛性倾斜。起病多缓慢,但也可骤然起病。颈部的深浅肌肉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颈夹肌受累为多见[1]。受累肌肉强硬可伴有强痛感。笔者于2010年~2012年采用针刺列缺与后溪为主穴治疗本病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24岁~50岁。病史1月~2年。治疗前均接受过不同方法治疗。

1.2治疗方法 取双侧后溪穴与列缺穴为主穴,可加取太冲、风池、颈5~7夹脊、肩井、扶突、天窗、天、新设(风池直下,项后发际下1.5寸,斜方肌外缘,第3、4颈椎之间,旁开1.5寸)。常规消毒后,用1~1.5寸毫针刺入,在得气基础上,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均匀提插捻转30s左右,留针30min。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

2疗效与典型病例

2.1疗效 3例患者,最长治疗5疗程,最短治疗2疗程后,均临床治愈。随访1年,均未在发作。

2.2典型病例 汪某某,女性,24岁,初诊时间:2012年2月。主诉:头部向左侧扭转不能自持,反复发作2年,复发1月。病史:患者2年前发作本病,经中国医科大学附院确诊本病,后行牵引、推拿、西药口服等治疗2月后病情痊愈。之后2年间偶有发作,均较轻微,经休息后可逐渐缓解。本次发病经休息后未能缓解,来我院前于外院行推拿、牵引治疗20d,未有明显改善。来我院后经上述疗法治疗1疗程,即有明显减轻,后有治疗2疗程,病情痊愈。随访1年,未有发作。

3讨论

本病现代医学目前认为是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之一。也可由精神性或局部刺激而引发。可独立存在亦可为原发性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或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组成部分。其总的病机为颈肌的阵挛性或强直性不随意收缩而引起[2]。

本病属于中医痉证范畴。根据中医理论,笔者认为无论是中毒、变性、炎症、脑血管病等原因均可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气滞、血瘀、血虚和痰湿阻滞颈项部经脉,使其不能正常濡养筋肉而出现痉挛拘急。列缺、后溪为八脉交会穴的配合应用,列缺有疏风和络的功效,善治头项诸疾。"头项寻列缺",经脉所过,其病所主,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从手走头,上达头项口齿,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列缺为肺经络穴,联系表里两经亦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任脉与督脉相通,而后溪则通过小肠经交会于大椎穴,通于督脉,后溪的主治有头项强痛。头项为任督二脉所循行部位,通过针刺此二穴可激发上述经脉经气,促进头项部经络的调节作用[3]。故以此二穴为主穴。风池穴既能疏通颈项部的经气,又可祛风止痉;其他局部腧穴以疏通局部经气为主,加太冲穴可疏肝理气,平肝熄风。诸穴共奏止痉之效。

参考文献:

[1]韩祖濂.针刺治愈痉挛性斜颈[J].新中医,1975(1):50.

[2]尤安民.针刺治愈痉挛性斜颈一例报告[J].河北中医,1983(4):36.

[3]李俊英.共鸣火花及感应电穴位治疗痉挛性斜颈42例[J].中华理疗杂志, 1982,5(2):93.

上一篇:以后背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肺部感染2例分析 下一篇:PCI术后患者的社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