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分析

时间:2022-09-03 01:26:0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57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82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175例),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15.3±2.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再发TIA和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病率,分析综合治疗条件下代谢综合征对TI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IA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无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了更多再发TIA和脑梗死(P

[关键词] 代谢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060-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代谢综合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已经证明,代谢综合征可增加冠心病的病死率[1]。本文通过对182例TIA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这一特殊人群的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且资料完整的TIA患者357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两组,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82例,其中,男121例,女61例,平均年龄(58.2±13.2)岁;无代谢综合征组175例,其中,男15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0.8±12.1)岁。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15.3±2.1)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颅内无梗死病灶或有病灶,但非本次起病的责任病灶,无占位及出血等改变。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5月修订的中国人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前受试者禁食8 h以上,清晨抽取空腹时静脉血10 ml,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血脂测定采用酶学法,FBG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入选患者由专科医生详细询问病情,记录TIA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神经系统体征并进行评分。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常规使用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经治疗TIA停止>1周后出院;记录并随访住院期间或出院后6~12个月内是否发生脑梗死。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腰围、血压、TG、HDL-C和空腹血糖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男性TIA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43.8%,女性为75.3%。

表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2.2 两组患者临床发病率特点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IA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2 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临床发病特点比较(x±s)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后至随访结束,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再发TIA较无代谢综合征组明显升高(P

表3 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指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受不良,脂质代谢异常(LDL、TG增高,HDL降低)、肥胖、胰岛素抵抗(IR)或高胰岛素血症集中发生于个人的情况,这些症状之所以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它们都与IR、高胰岛素血症产生的代谢紊乱有关[2]。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它的主要临床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代谢综合征者为43%,而健康人群中只有24%。本研究结果表明,TIA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其中,男性TIA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43.8%,女性为75.3%,女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男性。

TIA的主要病因是血流动力学障碍即脑动脉严重狭窄并血压波动,其次为血管痉挛或微栓子形成等。本研究表明,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腰围、血压、TG和FBG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HDL-C明显低于无代谢综合征组;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再发TIA和脑梗死的发病率为9.34%和26.37%,而无代谢综合征组的发病率为2.86%和13.71%。

本研究以TIA患者为基础人群,其脑梗死发病率较健康人明显增高,且入选人群平均年龄偏大,高血压、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情况在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更加明显。本研究提示,代谢综合征聚集了众多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3],防治代谢综合征应针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生活方式的干预对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改善血脂代谢,减轻体重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4-5]。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心态平衡、摄取低热量、低饱和脂肪酸、低盐的食物,适当增加复合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量,限酒、戒烟等;积极治疗代谢综合征,采用降糖、降压和调脂,以及抗感染、抗血液凝固等措施,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以降低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林晓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缺血耐受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9,3(2):41-44.

[2]刘晓勤,陈艳.代谢综合征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J].全科护理,2009,7(27):2525-2526.

[3]李多惠,陆浩.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相关因素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8):3408-3410.

[4]魏玉玲.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55.

[5]李仁柱.未病学及其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5):462-464.

(收稿日期:2009-12-07)

上一篇: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存活的重要的预测因子分析 下一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