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16 10:08:24

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对照组用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内镜;晚期胃癌;丝裂霉素;5-FU

[中图分类号] R73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051-02

胃癌是我国居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位。仅有20%左右的胃癌患者能在早期作出诊断,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晚期胃癌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手段,化疗是主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经内镜姑息性治疗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本文就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8月在我院治疗的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年老体弱及其他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均经胃肠钡餐透视、上腹部CT扫描、胃镜及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9~71岁,平均61岁;患者均为腺癌,其中,Ⅲ期18例,Ⅳ期2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对照组用静脉化疗。两组年龄、性别、病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局部注射药物为丝裂霉素4 mg、8 ml生理盐水及10 ml 5-FU的混合药液,所用仪器为Olympus XQ240型电子胃镜,用内镜专用注射针分3~4点注射丝裂霉素,再分5~6点注射5-FU,在每个点注射约2 ml药液,每4周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

1.2.2 对照组丝裂霉素8 mg+生理盐水10 ml,一次性静脉注射后,再用500 ml 5%葡萄糖溶液+20 ml 5-FU静脉滴注,连用5 d,每4周重复1次,12周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标准如下,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以上;稳定(SR):瘤体缩小低于50%,或增大不超过25%;进展(PD):瘤体增大超过25%。治疗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建立FOXPRO数据库,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两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由于给药途径不同,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同,观察组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对照组以骨髓抑制等全身毒性反应为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脱发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对晚期胃癌的治疗常见的方法有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但局部放疗易形成“皮革胃”,而全身化疗则由于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要求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采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疗效明显提高。

丝裂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具有烷化作用,能够抑制DNA的复制,也能使部分DNA断裂,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5-FU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嘧啶类药物,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并且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阻止癌细胞分裂生长。内镜下局部注射这两种化疗药物,除从针眼溢出少部分药物进入胃腔外,大部分都能够缓慢进入血液参与循环代谢,并且在局部肿瘤组织内形成比较高的药物浓度,符合抗癌药峰浓度杀瘤作用的要求,可以有效地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瘤体缩小。相对而言,丝裂霉素经静脉注射后会迅速经由血浆消失并经肾脏排出,5-FU在经过肝脏的代谢后变为二氧化碳和尿素由肺及肾脏排出。所以,静脉化疗的疗效不如内镜下局部注射明显。

综上所述,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燕,宋澄跃.胃镜下注射抗肿瘤药物及免疫增强剂治疗胃癌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600-602.

[2]李光,余拉结,刘舜贤,等,晚期胃癌出口癌性狭窄应用内镜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08,14(13):2073-2074.

[3]李美霞,张灵珍,周月琴,等.内镜下微波加抗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胃癌[J].实用临床医学,2006,7(8):55-56.

[4]杨靖,钟志强.900例进展期胃癌内镜检查结合病理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48-49.

[5]刘战丛,王丽萍,王韶华.胃癌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预防局部复发与肝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149-150.

[6]肖家雯.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62-63.

(收稿日期:2009-12-30)

上一篇:超声测量足月胎儿生长参数预测胎儿体重 下一篇:STAT3在喉鳞状细胞癌及手术切缘组织中的表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