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时间:2022-09-03 01:18:28

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一个没有合同的工程

每天上门要债的人几乎踏破了他家的门槛,这是余仕山今年春节前的生活写照。

面对前来要钱的工人,他只能四处筹措工人的工资,因为他知道,来要钱的工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上门找他要钱。毕竟,他们都是一个村的村民,其中有几个和他还是一个家族的叔伯兄弟。

余仕山是一名来自宣威市的农民工,也是他们村里最先出来揽活的带头人,在他们村里也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能人”。因为长时间在外做工程,为人和善,身边很快聚集了一队有施工经验的人马,而这些人都是他的亲戚和朋友。

去年,余仕山到了红河州红河县,为一个房地产公司做外墙涂料施工。

实际上,余仕山并没有直接和房地产公司签订合同,而是从一个之前有过合作的张姓朋友手中接过来的项目。

这家房地产公司与张某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张某签订施工合同之后,又把工程施工转包给余仕山。

张某看重余仕山的施工队伍,余仕山看重这个工程能让身边的亲戚朋友有活干。

在之前,两人也曾有过这方面的合作,并且合作过程中没出现任何纠纷。

工程在开始之前,余仕山希望能与张某签一份施工合同,但张某表示让余仕山先干工程。因为有了双方是熟人这层关系,余仕山也就没有继续坚持签合同的事情,一份涉及上百万的工程,在余仕山和张某之间只有一份口头协议。

实际上,纠纷的伏笔也就在此埋下了。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工期紧,材料费上涨,施工场地困难等原因,余仕山向张某口头提出增加费用的要求。

张某口头上承诺,先做工程,等工程完工后一起结算。

去年年底,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按照余仕山与张某的口头协议,张某要支付给余仕山材料费、农民工工资等合计176万元的费用。

按照口头合同约定,张某支付了148万的工程款,但是还有28万元的农民工工资没有支付。

余仕山见春节临近,强烈要求张某支付剩余的农民工工资。

张某以各种理由推脱,更为要命的是张某此时也玩起了“失踪”游戏,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没人接。即使打通电话,张某也否定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马上就要临近春节,大家都想早一点拿到工资回家过春节,突然出现的变故一下子打破了他们回家的计划。

面对这样的变故,余仕山找到了房地产公司,希望房地产公司能出面解决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但房地产公司认为,施工合同是房地产公司与张某签订的,房地产公司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余仕山和张某之间的纠纷,让余仕山和张某自行协调。

此时的余仕山,一方面要安抚他带出来的农民工的情绪,一方面在房地产公司和张某之间周旋。

他曾去律师事务所咨询,得知没有承包合同之后,律师建议他只能双方坐下来协调,如果去法院打官司,因为没有承包合同,在提交证据上就会陷入被动。

在春节的前一天,身心疲惫的余仕山只得赶回宣威过春节,面对上门讨要工资的工人,余仕山四处筹款发工资,春节的欢悦与他无关。

做职工最关心的信息

大年初四这天,一个远房亲戚到余仕山家做客,看到余仕山愁眉苦脸的样子后,这名亲戚说他是钱赚多了不知道怎么花?

听到这样的话,余仕山一时哭笑不得,但他还是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这名亲戚。

听到他的遭遇后,这名亲戚拿出自己的手机,把云岭职工手机报发送的信息翻出来让他看,并建议他拨打上面的电话咨询,在这份手机报中余仕山看到了维权前线与以案说法等栏目。

根据职工手机报上的服务电话,余仕山给本刊编辑部打来咨询电话,听取他的介绍之后,本刊编辑部建议他到红河县总工会或者红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寻求帮助。

几天之后,余仕山再次给本刊编辑部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兴奋地说:“在县总工会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张某已经答应分两次兑现工人的工资。目前,他已经拿到了前期的10万元工资,剩余的18万工资也将在3个月后兑现。”

余仕山讨薪的案例只是其中的一起,自从开通云岭职工手机报之后,本刊编辑部多次接到工伤、讨薪等方面的咨询电话,编辑部在热情接听这些咨询电话时,还把云南省总工会法律保障部的电话也转给他们,让专业的人士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

包正海是富源县的一位村民,现年45岁,由于其家距离煤矿较近,便利用农闲时间到煤矿去打工,从事井下采煤工作。

2014年,包正海在井下采煤工作中不慎被卷扬机的钢绳勒伤左手,工友立即送到富源县人民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确诊,需要住院治疗,经过治疗后,包正海的伤势得到好转,但不幸落下残疾,包正海失去了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

包正海办理了出院手术,但医生告诉他3个月之后还要到医院复查。

复查之后,因为伤情恢复较慢,医生让包正海继续在家养伤,直到伤情痊愈才能出去工作。

不能出去工作,意味着一家人失去生活来源,更为残酷的是,失去了大拇指和食指,也意味着工作能力的下降,以后能不能找到活计干都是个问题。

出院后,包正海为自己丧失大拇指和食指的事找到了煤矿方协商补偿的问题,但煤矿方总是找借口推脱,认为包正海的伤属自己过失所为,其已支付住院费、医疗费等相关费用,不愿再补偿其他的损失。

这一拖就是一年半的时间,包正海也是通过云岭职工手机报联系上本刊编辑部。

在电话中,本刊编辑部建议他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可能会更快捷和方便,同时也可以到县总工会寻求帮助。

之后,一直没有包正海的消息。

两个月前,包正海打来了电话,伤残鉴定的结果已经出来了,但这次他又带来一个坏消息。

该煤矿已由县人民政府责令关闭,而且还欠有大量债务,包正海目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愿意看到,并且也不能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刊编辑部建议他,如果暂时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他可以先到富源县总工会申请困难职工帮扶,这也算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下一个咨询电话会是什么内容?谁也无法预测,但可以肯定,在未来的日子中,这样的咨询电话还会不少,我们只希望每一个来咨询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上一篇: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比处理分离焦虑更重要的是…... 下一篇:“三合一 黄转绿 种者有其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