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新课标 创和谐课堂

时间:2022-09-03 09:22:09

重温新课标 创和谐课堂

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再读新课标,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课程要改革,但也不能把过去我们所有的做法都抛弃,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活学活用,因为课改与传统教学并不是冲突的,师生关系也不是对立的。健康、绿色、和谐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

当今社会都在提倡绿色,如绿色奥运等,我们要把课堂称作绿色课堂,比喻成做包子,各种好的理论、理念,就好比做包子的肉馅和葱花、姜末等作料,而课堂形式就是那张“面皮”,把这些东西调好了、蒸熟了,那就是绿色课堂。而正因如此,绿色课堂也就丰富多彩、各具风格了,不同的学生总会找到他们所喜欢的“包子”。绿色课堂是温馨的,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课堂的气氛和谐轻松,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而这种和谐课堂气氛的创设就需要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具备以下几心:仁者之心、智者之心、宽容之心。

一 仁者之心

仁者之心就是教师的爱心,教师要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是精神的阳光,它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接受教师对他们的教育。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模仿能力和积极进取的意识都很强,教师要用爱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教师应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要用爱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亲其师”就会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促使学生形成不怕出错、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如可与学生一起说、一起玩、一起做、一起唱、一起跳等。教师应发掘学生的优点,多加表扬,学生认为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关爱他们,自然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智者之心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及时了解时事、前沿学科的最新动态,多阅读、多思考,培养自己多角度思考、观察的思维能力。足够的知识储备能为整个课堂添光加彩。同时还要求老师把一些抽象复杂的东西形象具体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以,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钻研创新的精神,敢于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运用好教育的智慧、教育的艺术、教育的美。要懂得运用科学的美丽所在,以美育德,让学生较好、较容易受到感染,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要深入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把握好重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不但要传授好的知识,还需要指导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宽容之心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因此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用爱心伴随学生的成长。学生有些行为确实让老师很生气,但此时我们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些事,因为宽容所起的作用比惩罚更大。但宽容不是纵容,而是对学生错误的批评与期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力戒两种态度:首先是急于求成。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苛求学生有明显的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渐变求突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在短时间内缩短后进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每天的基础知识理解透、掌握好。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次是置之不理。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爱,面对挫折,只能自暴自弃,继而放弃学习。学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赞赏的氛围中,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使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善与美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老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体验到成功感、自豪感和愉,为以后在生活、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心态打好基础。

我们要真正做到这“三心”,用真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处于绿色课堂的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和爱心;在这个美丽的大环境中,依据新课标的内容,运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写教后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对新课改的正确认识,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思想和教学都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也可以做得更好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