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影响

时间:2022-09-03 09:11:00

谈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影响

[摘要]通过健美操锻炼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探讨,发现健美操锻炼对提高学生相互间的沟通能力和她们心理素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健美操 心理健康 女大学生 锻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压力增强,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卫生知识严重缺乏,容易陷入精神困扰和痛苦之中,影响她们的学习生活,对她们的成长造成障碍,因此,试图通过健美操锻炼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十分必要的。

一、健美操锻炼的内涵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通过身体练习追求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健美操锻炼时,身心能够得到愉悦和放松,情绪得以宣泄,这种积极情绪的表达有利于女大学生情绪的健康发展[1]。同时,健美操锻炼能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与交流,学会与人相处,较好地适应环境。增强她们自尊、自信,促进女大学生形成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所以,通过健美操锻炼可以预防、改善和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为23・25%,90年代上升为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了30%。上世纪末,原国家教委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而在这16・5%的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为17・34%,高于男生16・07%的比例);低年级心理健康差于高年级,尤其以二年级学生心理症状最突出,占到17・56%;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边远农村学生比例最高,占19%。调查也显示: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每年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自杀情况,因琐碎小事,感情问题导致打架、斗殴、杀人的报道并不少见[2]。

三、健美操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智力发展

经常参加健美操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成员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团队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西方人讲团队精神,中国人讲集体主义,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要求人们在个体利益与集体(团队)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健美操锻炼能够很好地把这一深刻的教育内涵融入到有声有色的项目中,使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受团队精神的洗礼。

(三)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情绪状态的调控能力是衡量健美操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经常参加健美操锻炼者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健美操锻炼者,而愉悦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则明显要高些。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得到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常参加健美操锻炼者,可以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四)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而通过健美操锻炼中的竞争和合作来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逐渐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使战胜自我。在健美操锻炼中磨练出意志品质,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还会影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行为表现。

(五)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同个体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互相间产生信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交流,相互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

(六)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难以胜任挑战性极强的工作,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因心理原因而无法充分施展。健美操锻炼可以减缓和消除由于学习、生活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和抑郁等,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四、健美操锻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一)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到底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这些又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部分。自我认识和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作为大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客观看待外部世界、找准自己的位置、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拥有了心理健康的基础。通过体育理论课、实践课,加强心理健康知识传授,教会她们辩证地思考问题,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处理问题,学会用积极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情绪健康发展,营造一个积极、轻松、明朗、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优美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紧张情绪。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她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美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具有饱满的热情,温暖的情怀,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用优美的示范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她们在学习中的紧张或恐惧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健康、稳定发展。

(三)注重健美操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素养的提高

就我国多大数体育教师而言,几乎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宗旨和内容的知识框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方法欠缺,特别是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去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的观念、意识和能力缺乏。由此,对健美操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

(四)发挥健美操锻炼的心理效应

对于个体而言,参加健美操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假如锻炼者不能从运动中体验到愉悦,个体就难以持久地坚持锻炼下去,锻炼就很难产生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悦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尽管对于参加体育活动者来讲,健康是最重要的目的,但愉悦感是锻炼者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缺少愉悦感或兴趣是放弃锻炼的重要原因[3]。所以,在健美操锻炼中学生是否能够感到愉悦或兴趣很浓是提高锻炼效果和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

(四)注重健美操锻炼中适宜的运动强度

有研究发现,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高心率的60%--75%的活动极有助于情绪的改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改善其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相反,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另外,根据体育锻炼有效价值范围理论,个体进行体育锻炼时其心率为120---140次/分之间,此时,每博输出量最大,心率在此范围内波动的时间,应占一次锻炼总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其锻炼效果最佳[4]。综上论述,体育锻炼时心率在120---140次/分之间,既能达到锻炼的最佳效果,又能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因此,在健美操锻炼中就以中等强度练习为主,开展教学活动。

结论

大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因素又有个人方面因素;包括对社会环境的不适应、各种压力和冲突以及各种心理方面的不平衡。所以,高校健美操锻炼应以有利于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的中等强度的运动练习为主,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体育教师要通过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的学习,丰富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琳,季浏.“健美操运动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5

[2]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3]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9

[4]房杰.“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4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学院)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情境式教学法在思政理论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