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03 07:28:09

关于书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书法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结合个人的书法教学实践,在本文中浅谈了几点教学方法和建议,以期对学校书法教学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书法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学校开展书法教学不仅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且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因此,作为书法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提高书法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对提高书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整个教学方案的设计规划以及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拥有了教学目标,我们才能去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是重中之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选择教学内容,从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使其系统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要以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的讲解为主,让学生掌握字体的写法和结笔原则,以及形式,做到运笔自如、执笔得法;其次,在前一步的基础上丰富学生传统书法的知识,让学生掌握行楷字的结体规则和笔画规律,做到结构合理,笔顺正确;最后,指导学生注意字体的美观和特色,做到章法布局要符合规律以及标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将教学内容分别细化到每一堂课,既方便教师操作,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又能使学生的书法水平呈螺旋状上升,提高了书法教学的有效性。

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做好示范教学

书法对技能技巧的要求较高,学生想要学好书法需要更多的实践演练,另外,教师空泛的讲解不但不利于学生理解,反而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将示范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教学贴近学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有趣,然后再让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书势和运笔技巧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法的技巧,能够自觉地以理论来指导实践,避免练习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开始教师可能会觉得示范比理论讲解要麻烦的多,浪费教学时间,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就会发现之前的学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教学的深入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一开始接触书法的学生并不懂得观察字体的结构特征,更不知道“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原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具备观察能力。首先要坚持“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原则,观察整体结构,然后观察偏旁部首和主次笔,最后再仔细分析笔画特征。只要掌握这个观察方法,再配合反复的训练,不只是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也会获得质的飞跃。另外,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避免机械性抄贴,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练习效果,还会让练习书法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坚持精讲细练的原则,鼓励学生反复练习,动手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重视作业批改环节,做到及时反馈

作业批改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有效途径,对增进师生感情和提高学生书法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在评改时上教师要注意评改语言的合理运用,既要能够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还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教师要多用简洁和鼓励的话语称赞学生的优点,采用图示法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直观形象地点出来,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懂,并能及时改正。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批改的方法,如果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共性,教师就可以拿到课堂上进行集体批改,指明原因,找出问题并予以纠正。这样一来,不仅缩短了批改时间,而且直观性更强,使学生找出了自己的问题,在以后书写中就能够举一反三,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较大问题进行面批面改,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练习热情

首先,为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教师在点评时要坚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的原则,让学生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高他们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其次,如果学生出现错误或问题,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他们就不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并乐于接受;再次,我们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个别点评和综合点评相结合;最后,可以采用集中评改的方式,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互相点评,然后教师再集中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让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又能提高自我的认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书法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想要让学生们掌握书写的技能就必须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和积累,在不断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错误,逐渐完善自己,掌握书写技巧和方法,把握汉字结构规律,使自己的字美观、均匀、端正。

参考文献:

1.赵艳.探讨我国书法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1).

2.孙熙春.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18).

3.郑祖玉.改进书法教学之我见[J].当代教育科学,2003(15).

4.邹静波.从书法艺术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和谐教育[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试析如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