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语文课文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

时间:2022-09-03 07:04:10

从初中语文课文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能够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主要从课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谋篇布局的能力方面介绍了从初中语文课文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成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思维能力;谋篇布局

一、明确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能够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正确认识与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辨析词语、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段落层次、篇章结构、阐述详略关系以及归纳中心思想等,与写作中的遣词用语、谋篇布局、立意选材是密不可分的。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知:阅读与写作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重读轻写或者轻读重写都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两者应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二、从课文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成分

1.利用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对所写对象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写出质量较高的文章。若对客观事物观察不细致、了解不透彻,叙述就不会具体,描写就不细致。为此要想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从观察出发,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研究。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道:“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如果范仲淹对洞庭湖没有进行详细的观察以及周密的调查,就不可能概括出景象的特征。同是一个洞庭湖,在晨光中观察与在薄暮中观察,在雨中观察与在晴天观察,所见到的景象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范仲淹在雨天所看到的洞庭湖则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而在晴天所见到的洞庭湖则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鲤游泳”。作者通过此段的描写,进而得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范仲淹能详细描写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时段的不同特征,就是通过了细致的观察才描写出来的。所以通过阅读课文汲取写作技巧,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2.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要想写好文章,若不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是不行的,为此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突破课文背景束缚,将思维领域拓展到生活空间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最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认识能力。如:在鲁迅的《孔乙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作文《若孔乙己中举》。通过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对孔乙己中举之后的联想。当然这种联想是建立在理解课文基础之上的,并不是凭空想象。对孔乙己中举之后,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描写他喜极而死;有的描写他禁不住诱惑,进而贪赃枉法;中举之后的孔乙己,无论是哪一种结局,在一定程度上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这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学习了《皇帝的新装》之后学生在全面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该课文写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最终达到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掌握了谋篇布局的技巧,作文时才能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力度。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掌握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而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写一篇《家乡的冬天》。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写景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由于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他们谋篇布局的能力,并充分认识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实施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阅读与写作的改革就要求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进行一体化教学,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汲取阅读中的营养,最大限度地运用于写作中,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万丽丽.浅谈初中语文的阅读和写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作者单位 四川省遂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固初级中学校)

上一篇:讨论美术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论跆拳道运动与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