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有效识字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2-09-03 06:37:59

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有效识字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能力是每一个小学生必备的能力。只有自己学会识字,具有识字能力,才能够运用我们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培养学生表达交流、阅读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又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呢?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使识字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生 有效识字

一、享受生活,乐于识字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个瓶子,那么,识字教学就是瓶颈。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有妙言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教学中,我采用课内教材为主,课外开放为辅的方法。在掌握教材生字的过程中,把视野、目光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营养,多多认字,做生活的主人。

(一)利用学校的资源。校园本身就是一个识字的宝库,学生走进校门,汉字就会以各种鲜活的形式跳跃到面前: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班级名……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现成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随时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字。例如:每次学校发给学生的书面通知,我都要求同桌当场互相认读,不会读的做个记号请教老师、同学或回家问家人。让学生养成自觉留意学校的公告栏、评比栏,自豪地与同学交流:哪一天从公告栏里知道了什么,又学到了哪些字。

(二)利用社会的资源。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要注重开放学生的识字课堂,做到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

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我就让家长领悟识字对孩子今后学习的重要性。从我要求家长到家长乐于接受并付之行动(在接送孩子上下学途中,利用街边的广告、招牌等进行识字)这一转变,我感到十分欣慰。此时家长不但可以随时随地教孩子认字,还能与孩子交流对这个字的理解,用它组词、说话等,更有相当一部分细心的妈妈主动记录孩子当天所认的生字,加以肯定。家长在来校接送孩子时与我交流最多的是:“我家孩子又学会了……”从家长自豪的语气里我见证到孩子的成长。

(三)利用电视、广告、互联网等平台。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所以学生在看这些节目时,要求他注意认读字幕,不懂的问大人。例如:我在教学生生字时不必逐个讲解,而是先问学生:这一课的生字你在哪里见过?你是怎么记住的?

生:我认识“黄”字,我们班“黄建聪、黄俊杰”姓“黄”。

生:我也认识“黄”字,我们家住在黄洲的龙城国际小区。

生:我知道我住的地方叫黄家山村。

生:这个“黄”字我早就认识了,我妈妈买戒指的时候带了我去,那里有“黄金”戒指。

生:我也认识“黄”字,妈妈买的“黄花菜”包装袋上就有这个字。

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汇报时,难道他们仅仅学会“黄”字吗?绝对不,这就是字——词——句的一种量变。

二、激发兴趣,有效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做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而且还能使注意的紧张程度提高。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我尝试在平中求奇。

(一)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找朋友等,如在教学“睁”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边走边说:“我是目,谁来和我做朋友?”另一个同学听见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走出来边说:“我是争,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目”和“争”组合成“睁”字。接着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的方法把这个字认记,同时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若要在此游戏中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或不会组词的同学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就是游戏激发的学习动力。

(二)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让儿童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学生不语,我要求学生边看我板书边想:我慢慢地写出“牛”字,再写一个“口”字在“牛”字下面,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一、两遍,同时我用手轻轻擦去“牛尾巴”,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又如“八只脚”是什么字?(趴);“十八子”是什么字?(李)……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来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三、大量阅读,巩固识字

现行教材编排最突出的一大变化是识字教学由原来的“认写同步”变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识字提速,让小学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根据课标的安排,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因此,低年级安排大量识字是对以后阅读理解能力的保证。把认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去,巩固的效果最好。我为了鼓励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再从课外回归到课内,安排了一系列走近生活的识字活动:“看看年历,找一找我国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读一读贺卡上的字。”等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而在课堂上又常常激发出交流的热情,你教给我,我传给你,学生的信息量滚雪球似的增大。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一些有趣的课外读物,如《儿歌365首》、《小巴掌童话》、《格林童话》等,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进行讲故事比赛,识字比赛。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早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小小汉字,蕴藏着无穷的奥妙。作为低年级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避免机械化死记硬背。从而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

[2]《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3]《识字教学四结合》

上一篇: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下一篇:中学英语词汇有效性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