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流域农作物秸秆屡禁仍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9-03 03:04:27

黄淮流域农作物秸秆屡禁仍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从黄淮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土地承包制度、火烧秸秆简单廉价等方面,阐述了该地域秸秆禁烧工作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使农村耕种规模化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移秆;焚烧;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2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24902

1引言

每年午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禁烧农作物秸秆。除交通沿线的重点监控区域外,对于黄淮流域的秸秆,农民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往往是付之一炬。环保部使用卫星对火点进行监控,地方政府对禁烧秸秆工作曾动用环保、林业、消防、公安等部门,以故意纵火对当事农民处以拘留,基层政府所有干部包保到村到地块,死看硬守,县市级政府派出督察组明查暗访等,仍收效甚微。秸秆禁烧为何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农民的好呢? 本文试作分析。

2屡禁仍烧的原因

2.1黄淮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允许秸秆残留过高

江南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此地水稻虽然是夏秋两熟,但由于水稻田地有水,又需多次和田以使泥土滋润,水稻秸秆被埋入泥土中。又因水稻种植是插秧,所以水稻秸秆对下茬作物生长有利,不会出现焚烧秸秆情况。

东北的黑土地每年一熟,秋收后田地晒垡,残留的秸秆被风雨侵蚀成肥料,也不会出现焚烧秸秆情况。

黄淮流域每年两熟,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等旱作物为主。午收后过高的麦茬若不除去,直接影响下茬作物大豆的播种。农谚:“逍遥的买卖,紧紧的庄稼”,抢收抢种被黄淮流域的农民用到极致。小麦收割完成后就燃起一把火,烧掉残留的秸秆,匆匆播种下大豆。

2.2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秸秆暂时无用

为何以前的几千年间没有出现焚烧秸秆的情况呢?新中国建立前,乃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住茅屋,养牲畜,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秸秆也少。农民收了小麦还要把秸秆收得干干净净,好的秸秆以修缮房屋,差的秸秆被当作牛马的饲料,残留在田间的麦茬被连根拔出,作为燃料做饭取暖。

当前,我国农村早已摆脱温饱,农民过上了舒心的日子。过去作为劳动工具的牛马被拖拉机取代,不再需要秸秆作饲料;红砖青瓦或楼房取代了先前的草棚茅屋,不再需要麦草修缮房屋;农民用上了电、煤炭、液化气,不再需要秸秆作燃料。所以,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秸秆暂时无用。

2.3农村土地制度的原因

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给我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的辛勤劳作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幅提高,过去一个麦季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结束,如今使用了联合收割机只要2d就结束了午收工作,下茬播种也只需2~3d的时间。抢种和农民急着进城务工在时间上也要求须迅速除去残存的秸秆。

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产生的,是适应当时的生产环境的。农民为了得到公平的承包地,好地、差地、中等地都要承包一些。这就造成了承包户的地块小且分散,这在改革开放初期牛耕人刨的情况下还不显缺点。当前,农业科技进步,兴修水利和肥料的充足已使所有的地块成为良田。让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户为地块较小、分散、无规模的土地去购买大型收种设备,显得没有必要。这就是当前跨区域的收种大军存在的原因。农民使用流动的收割机,又处于抢收状态,麦茬高度就没法控制。若要降低麦茬高度,收割机就多费油、费工费时,又易损毁收割刀具,收割机就不能保证正常使用。农民只好先颗粒归仓再说,不管麦茬高矮、是否有利下茬播种。

2.4火烧是最简单最廉价的处理方法

地方政府为禁烧秸秆,鼓励农民购买秸秆打捆机、秸秆粉碎机、深耕还田机等并给予补贴,农民却不屑一顾。因为按政府的办法只会增加耕种成本,火烧是最简单最廉价的处理方法。

收购秸秆也被地方政府尝试,但是不理想。因为麦茬较高,收割下来的秸秆就少,再收集起来、运输到收购点,除费工费时外,卖的钱连运费都不够。农民都是精明的经济家,他们可不愿做出力又赔本的买卖。

3对策与建议

加快土地流转,尽快使农村耕种规模化是禁烧秸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城镇化的瓶颈。

农村耕种规模化后,新农场主就会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经营,自己会购买大型收种设备,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在收割时,使用自己的收割机适时收割,在政府的要求下,还会尽量降低麦茬高度,以利下茬作物播种。避免目前因争抢收割机,只顾麦粒,不顾其他的情况出现;也使原来土地上的农民无后顾之忧,安心在城市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农作物秸秆也会以农业副产品被新农场主集中收集,供给下游行业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天奇,等.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潘宝林.环境地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3]安徽省农业厅.农业经济与管理[R].合肥:安徽省农业厅,1982.

上一篇:苗圃经营与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