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素质教育步伐实施作文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03 02:24:26

加快素质教育步伐实施作文教学改革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实施初中作文教改势在必行,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优化作文题目,激发写作热情;二、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三、打破传统,让写作训练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四、以课文为依托 ,架构作文与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五、以优秀作品为依托,尝试佳作鉴赏与自己创作相结合;六、鼓励创新,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创作激情。

【关键词】素质教育作文教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所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怕写作、不爱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虽精讲细评,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于是作文成了两周一次被应付的差事。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加快,实施作文教改势在必行。

如何走出目前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如何引发广大中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本人从以下六方面谈谈体会。

1.优化作文题目,激发写作热情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多半是为了应试,没有写作的动力和需要,因而常处于被动地位。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中学生自由写作中的动情点,将其转化到写作训练中,便应付作文为积极主动地自愿作文。为此,要在布置题目上下一翻功夫。

1.1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其有事可记,有话可说,有理可发,有情可抒,而且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使他们感到写作文是自我抒情写意的需求。这样,方能调动写作热情,使其产生强烈的资额做欲望文思涌泉。命题作文可由老师布置,也可由大家共同商量,要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1.2作文题目要体现一种美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引起联想,激发热情。可借鉴古今中外文学书名,运用象征、暗示、比喻、悬念等方法,制作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

2.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教师可把作文训练的项目列成一个程序表配合阅读教学展开活动,先把训练内容写成签,附上明确的要求。游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组员说一句,依次进行,这些句子必须组成一个片段,被淘汰的人少的小组为胜。七年级以训练记叙语段为主。每次训练各有侧重。如训练把内容说具体,可设计“天很黑”,“我非常着急”这样的签条,组员必须描述出“天到底怎样黑”,“我究竟如何着急”这样的签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让学生编故事,签上写个故事和开头,参加游戏的组员一个接一个往下讲,内容、结尾各异,故事的哲理各不相同,各组讲完后品评出一、二、三。若要培养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则可让同学口头描述一段景物,如抽的签上写有“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的句子,组员们就顺着这个句子往下接,还要讲究句序;还可练习作文中如何使用中心句,签条上写上中心句,组员们把它作为首句,往后一个接一个说出支撑句。这类游戏七、八年级同样可以展开,活动内容可与课本的说话或作文练习同步进行。可训练语言的连贯、得体,也可训练说明语段、议论语段。游戏完毕即可布置作文。由于是游戏,时间可安排在课外活动,学生在娱乐中学作文,可以以优佐劣,全面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说话、作文的能力、思维能力会均有提高。

3.打破传统,让写作训练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春天带学生去郊游、去野炊,夏季带孩子到广场、去旷野、去河滨等处,实时感受生活情境,去接受环境的熏陶、感染,必要时有清晨去逛市场或观日出之举,这无异于带学生去野外写生,这类室外作文课得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在活动中可与学生作些启发性的交谈,返校后,安排一个让学生畅谈收获的机会,可以布置作文,也可不布置作文。不管怎样都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事实上,即使当时不安排作文任务,后来学生还是会自发的写出来,经过这类室外作文课之后,学生练笔本上陆续出来了一些好文章。这么做,可以排除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烦恼。

4.以课文为依托 ,架构作文与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仅停留在一学期七八次的集中作文指导上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在阅读教学中。解题,可培养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朗读,可训练语感;分段分析,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复述事件,可培养学生叙述能力和取材的能力;分析人物,是在教学生写人物的方法;归纳中心,是在提示学生怎样扣题围绕中心作文的道理;总结写作特色,则刻意教学生作文技巧;语言揣摩,可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在阅读课上传授作文知识,学生具体可感,有体可依。但是要把握一点,学生接受这些作文知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在教师的点拨之下,由学生自己完成才学有所获。有时让学生在没有读课文之前,依照课题谈自己的构思,如《贝壳》、《蝉》,学生往往会说出与作者相同的思路。这时他们会产生“英雄所见略同”的惊喜,无形之中可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再结合阅读教学,适时布置一些仿写练习,学生是不难完成的。

5.以优秀作品为依托,尝试佳作鉴赏与自己创作相结合

真正有价值的作文指导课,我认为是作文讲评课。我通常的做法从提高学生能力着手,把学生习作中的优秀作文、精美的语段或是有诸多毛病的文段摘抄出来,分别设阅读赏析题和改错练习,人手一份,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人分别发言,这实际上是写作经验的交流,是不指导的指导,也可把作文评分标准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评分。他们若能较公正的评出分数,证明他们已经明白此文写作的轮廓,至于改错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单独完成,集体订正,这样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鉴赏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学生就是创作者。对于那些能够享受到创作乐趣的学生而言,更大的成功是不难想象的。因为由成功而获得的喜悦将成为他们再创造和向前进的内动力。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这种创作的欢乐,教师应采取恰到好处的评讲方式。

5.1评讲作文要以鼓励为主。一次夸张的表扬要比一次准确的批评效果要好得多。哪怕全文只有一个句子写得好,也要热情地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创作之中。

学生非常在乎老师对自己作文的态度,而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指导,是联系师生之间知识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写评语要注意感彩,对于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平心静气、耐心批阅,要热情帮助每一个学生指点迷津,不仅评论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有分析思想倾向,道德力量,提高学生明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品格,写好评语,关键在一个“情”字,教师要把满脸热情倾注到笔端,学生会铭记在心,并终身受益。

5.2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评讲,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激情。比如,用学生当次作文办专刊;可由学生上台,介绍经验;还可选出优秀作文向全班全校及至报刊杂志推荐。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表现欲,他们喜欢通过作文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以褒奖为主的评价方式,能更好充分地使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

6.鼓励创新,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创作激情

学生的创作,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教师要为其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创作才情。写作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观察、记忆、感情、经验、词汇及语言习惯来完成的。因此,教师指导写作时,不应用固定的模式或统一的感情框定学生的作文。所以在提出作文要求时要宽松简明,以便于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做到了以上几点,把素质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就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更加以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辅导。我们相信,当代的中学作文教学会很快走出困境,我们的中学生会不断写出有真情实感、和谐自然的美文来。

上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阅读教学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