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课堂歌唱教学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9-03 02:22:20

对于中小学课堂歌唱教学的一些思考

歌唱教学在我们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内容。一直以来许许多多的音乐教师们都在歌唱教学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事实上,很多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教唱了歌曲,至于学生唱得怎么样大家就不得而知了。社会因素和非主流文化对现代中国青少年的刺激和影响毋庸置疑,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一名音乐课堂中的引导者,有没有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学会歌唱,懂得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唱,值得大家深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好的歌唱思维比歌唱技巧更为重要。看似简单的歌唱道理,对于课堂里的普通学生来说,往往很难做到。现在市面上专业的声乐理论书籍中也会有很多关于歌唱方法的论述,一套好的歌唱方法则需要花上很多的时间和百倍的努力来建立。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们在自身学习时化复为简,去粗取精。要让歌唱知识能够直观生动地进入学生的脑子里,形成固定印象。短短一堂40分钟左右的音乐歌唱教学课,面对层次不一的学生,抽象生硬的语言是很难有效的组织起教学并打动学生的。课堂中,我要求每个人对自身歌唱的状态先要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先想好再歌唱”这是唱好歌的首要条件。有人说:“歌唱本身就是一种内在运动。”这就是说,歌唱时能感觉自身身体内的变化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内知觉”。在谈到如何正确运用气息来帮助歌唱时,我会给学生们讲解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当没有这种教学模型时,我就会让学生们用“内知觉”的办法来感觉。紧接着,为了能让学生唱的更好,我立刻在黑板上画上几个数学里常见的“球体、正方体、圆锥体”等几个几何图形,以此来比喻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大小容量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歌唱应该是一种“立体的”、“三维模式”的。通过每堂课不断地自我感觉、体验和师生的共同讨论,帮助学生们慢慢地学会带着想像去歌唱,让其自身也形成一种新的歌唱思维模式。

其次,歌唱教学中离不开耐心和趣味性,学习也应该和兴趣相结合。歌唱过程中对于那些难以做到的环节,我往往会让学生先停下来,一起和老师讨论体会片刻再进行。比如,在教唱《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时,由于想让学生多练习气息的支持来增强声音的持久性,我会用“叹气”模唱的方法。歌唱中的叹气需要学生们做到一口气叹到底。很多学生因为气息不长,往往做到一半时就撑不住了。这时,我就用手的“张开”和“并拢”来强调气息像海浪一样“涌来”或“退去”(这个练习是要建立在平稳不断的气息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学生要慢慢地读懂自己的气息和声音之间的联系。从一口气叹出一次海浪的起伏到一口气叹出三个甚至四个起伏,过程中也就无形地告诉了学生只有持之以恒的训练和体会才会有所回报。果然,在接下来的歌唱中许多学生的表现还是很令人满意。

本人对于歌唱教学的理念一直遵循着:浅显易懂,生动运用。我认为我们现今的音乐歌唱课也应该在多抓歌唱质量的基础上再做量化的工作,要让学生在一堂短短的音乐课当中学有所思,学有所值。也希望通过我们音乐教师的不断努力,让学生们都能拥有一个科学的歌唱思维,真正的学会歌唱,让美妙的音色伴其一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有问有答 第21期 下一篇:我国发放4G牌照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