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伦理思想探究

时间:2022-09-03 02:21:1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伦理思想探究

摘 要: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鼻祖,更是西方伦理学的代表性人物。斯密从人性作为切入点进行考察,对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价值取向进行深刻论述。同情、利己和合宜思想作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核,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有强烈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道德;同情;利己;合宜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36-02

一、两本巨著――致富与行德的统一

说起亚当・斯密,几乎所有人都拜读过他作为经济学鼻祖的神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又称《国富论》)。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18世纪结束以前,《国富论》就已经出了将近十个版本。人们以“一鸣惊人”来形容《国富论》的出版,并一致认为亚当・斯密是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斯密的另一本巨著《道德情操论》中所倡导的,是一个对弱者同情,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拥有着正义、仁慈、同情的人间。这仿佛与他在《国富论》极力推崇的“利己主义”完全背道而驰,特别是在《国富论》的风头远远盖过《道德情操论》的背景下,斯密努力倡导的道德规范似乎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其实则不然。这两本巨著是亚当・斯密思想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互为支撑,缺一不可。首先,在分析两本书关系的问题上,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由于《国富论》完成时间晚于道德情操论,所以表达的观点更成熟。然而,《道德情操论》出版于1759年,斯密自出版来共修订六次,甚至在逝世之前仍在进行一次最重大的修订。1776年《国富论》问世,在创作《国富论》的时间里,斯密共修订四版《道德情操论》。这无疑告诉我们这本书是斯密非常关注的著作。其次,斯密并非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证明自己的客观不偏不倚,而是因为在当时,经济学并非已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学科,经济学与哲学、心理学交融在一起,若以现在的学科专业化来要求两百多年前的古人,未免太牵强。从经济的角度看,所谓“经济人”即指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但从道德的角度看,现实的经济人不应当是单一地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他也有非理性地偏离最大化的一面。对此,斯密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两者如何在统一于市场行为者的现实活动中进行了分析。《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而《国富论》所阐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作为斯密道德哲学的基础部分的伦理学,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美德究竟是什么?二是美德依托人们心理的哪些机制才能形成,我们为何赞许某一种行为,又会责备另一些行为?总体说来,《国富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国民财富,《道德情操论》关注的是如何使人民行德。斯密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是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的。《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两部巨著是交替修订完成,是当时学术理论界两本辉煌的巨著。两部巨著互为犄角,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是教民致富与行德的统一。

二、谈伦理思想――同情、利己及合宜

(一)同情是道德论的起点

同情作为道德论的起点,在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体系中更具有多重意义。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开篇这样定义同情心:“无论人类被想成如何的自私,在他的天性中显然会存在一些原则,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并将别人的幸福看成与自己相关的,虽然他只是看到别人的高兴自己并无所得。这就是怜悯或者同情。”[1]3同情是怜悯,体恤他人感受的情感心理,这种情感并非只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独享,即使是流氓与罪犯,也一样拥有同情。斯密列举生活中的大量事实,例如看到别人的腿被棍子击打,自己也会本能缩回自己的腿等细小而真实的情况来说明同情的普遍存在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同情是指旁观者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激发当事人情感和行为的处境,产生与当事人一致情感的情感体验过程,达到赞同当事人情感和行为的结果。亚当・斯密的同情不只是情绪那么简单。一方面,他把同情看作是一种怜悯他人、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他又把同情视为设身处地进行想象的情感能力、这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或情感过程。只有认识和理解导致当事人行为产生的情感和原因一致之后,旁观者才能产生相似的情感,对当事人的行为认同。翻译将sympathy翻译成同情并不直观,同感可能更为贴切表达作者的原意。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更多的是把这种以我心推你腹的同情作为一种情感能力或情感的心理过程来看待和使用的。同情可以让人站在公正的旁观者的角度上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强调了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通过同情,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关注他人的情感,并且尽力帮助他人,通过同情,我们可以控制自身的情感,抑制自私的行为。

斯密的同情理论与旁观者理论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斯密认为眼光的审查是判断我们行为是否合宜的重要标准。我们审视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不是实际地参与其中,而是悠闲地置身事外,运用我们的想象,根据我们想象的结果与他人实际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来做出判断。当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时,会将自己分为两个人,一个我是审查者,另一个则是被审查者。一方面对于他人而言,我们是他人的旁观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和品格;另一方面对于自己而言,把自己想象为自己行为的一个旁观者,从而评价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得失。“对斯密来说,同情在于一个人把他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能从‘公正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别人的能力。让一个人去同情另一个人的这一相同的想象能力,也让一个人从公正旁观者的客观立场去看待他自己。”[2]20在相同或相似的境遇里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才能在情感上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从而形成社会的伦理规范。同情作为一种情感能力或想象力,在亚当・斯密对道德生活说明中,俨然发挥着认识工具的作用。

(二)保持利己利他之心的均衡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作为生命的个体,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们的吃饱穿暖,衣食住行。这一切都需要人们自己去创造,大自然无法直接提供。所以利己和利他之心,是流淌在在每个人的血液中的。我们无须讨论是人否只有利己或者利他之心,人类历史的发展早已告诉我们答案。人并非“单向度”,但纯粹具有利他之心又会是强权专制常用来蒙蔽公民的。马克斯・韦伯曾经较早区分开“社会领域”与“经济领域”。可以这样说,在社会领域,人们更多地应该展现出利他之心,以维护社会规则,捍卫社会正义。而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人们更多地表现为“利己之心”,以实现效率公平,增加财富回报。

以公正旁观者的视角,人的利己利他之心只要能够保持均衡即是恰当的,这种状态对社会而言也是理想的,过度的利己或利他在斯密看来都是不可“谅解”的。利己和利他天平的关键点在于约束利己心,公正的旁观者总是要求人能随时收敛起自私、傲慢之心,并把它压抑到别人能赞同的程度。约束利己心,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得到保证。如何在公平公正的制度框架下实现自利与利他的平衡,或许可以成为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着力点,互利就是一种限制自利、实现利他的可行方式。由此,可以按合宜标准把平凡人的道德解读为,人基于对幸福和利益的关心和追求,产生了克己的美德。这样使得利己的经济人不会违背这一终极目标去盲目地、无节制地追求财富和利润。人不能损人利己或无须利人损己。由此看来,斯密所说的原始自私的感情,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自私自利,而是基于个人追求幸福的本能,这种本能受着住在心里“公正旁观者”的约束。“人性中宽厚的力量,大自然在人类心中点燃的微弱仁慈火光,是无法抗拒最强烈的自爱冲动的。这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更为有力的动机在这类场合发挥的作用。他就是理性、道义、良心、内心的一个居住者,审判者,我们行为的伟大仲裁人。”[1]325在一个真正成熟的现代社会里,对人本身的道德期待应该是公平公正且不违背人的利己利他天性的。

(三)以合宜作为行为标尺

合宜(propriety)是亚当・斯密在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词汇,是对社会众人的行为和情感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的尺度。斯密并没有给合宜下一个标准式的定义,但却作为核心思想贯穿整本著作始终。“在当事人的原始感情与旁观者产生的同情感完全一致时,对于后者来说这样的情感必然是正确而又合宜的;相反,如果设身处地替对方考虑,发现对方的感受并不与自己的感受一致,那么这些情感对他而言一定是不合时宜的,与激起这些情感的原因格格不入[1]23。由此看来,斯密对合宜的分析是全面而深刻的,利害本身并非单独成为伦理道德判断的依据,判断每一种行为是否合宜都要从产生行为的动机,行为本身已经产生的结果结合在一起。斯密所倡导的美德,就是产生在合宜之中。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大量剖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反应,把合宜作为行为标尺,就一种行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影响而言,合宜的标准分别是谨慎、正义、仁慈及自制。关注个人利益要求我们的行为谨慎、自制;出于维护他人利益之诉求我们的行为必须公正;增进他人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付诸更多的仁慈行为,所有这些都是同情原理之下的合宜行为,行为的谨慎、公正、仁慈、自制体现了人性的尽善尽美,都被打上美德印记。可是,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人无完人,尽善尽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现实中的一般的合宜是一种具有消极色彩的伦理表达。如果对每个人都要求无尽的仁慈,只会造成假借道德名义侵害个体利益的事件发生。合宜性是对社会人的基本要求,对于达不到的我们要进行说服教化使之改正;对于表现完美的特殊者我们要大力称赞,并让他们成为大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斯密这里,合宜成为一种道德标尺,不仅仅是一种刻度,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为使社会朝着更完善和谐的方向前进而不断调整社会关系间的行为准则。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享受物质所带来的美好的同时,也不免为传统伦理底线的一再被打破感到担忧。吃着精致昂贵的食物,依然忍受着精神的饥饿;住在豪华敞亮的屋子里,依然忍受灵魂的漂泊。“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发生后,公众对人性的冷漠感到不解和绝望。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忌、贪婪和背信弃义等黑暗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慷慨、正直、仁慈等温暖人性美德。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成了人类的另一种心灵鸡汤,引导人们穿越昏暗的私欲“丛林”,小心地呵护心中的道德星光。所有伟大的思想都会透过历史照进现实。两百年后的今天重读经典,心中不禁感慨,唯一比阳光还要灿烂的,只有道德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吕宏波,杨江涛,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

[2]Kennth Lux. Adam Smith’sMistake: How a Moral Philosop-

her Invented Economics and Ended Morality[M]. NewYork.Shambhala Publications, 1990.

上一篇:基于人均消费水平的经济适度增长研究 下一篇:墨菲的竞争性多元主义民主观及其现实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