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要素管理动态存储基础设施

时间:2022-09-03 12:57:05

五大要素管理动态存储基础设施

由于刀片式服务器、融合基础设施、各种绿色节能技术以及智能管理软件应用,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新一代数据中心正在变得更节能、更智能、更环保,并能按需成长、按需分配。

随着刀片式服务器、融合基础设施、各种绿色节能技术以及智能管理软件的应用,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新一代数据中心的主要特征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更节能、更环保、更智能、按需成长、按需分配等。不过,要构建这样的数据中心并不容易,其中不仅涉及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部署以及维护,也与云计算的部署和落地存在密切关系。

日前,在由本报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云计算研究与促进中心主办的“2011云计算暨下一代数据中心大会”上,来自行业用户、厂商代表和业内专家近500人围绕如何顺利实现数据中心的升级、让云计算顺利落地等一系列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拥抱云计算

云计算是当今IT界的热门话题。借助基于互联网的一系列创新技术,云计算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更经济、更高效、更灵活的使用IT的方式。

正是基于此,业界对云计算给予高度关注,国际IT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云战略,以在云计算生态系统中抢占地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与云计算相关的并购案已达20多例,VMware、CA、SAP、HP、EMC等都先后进行了相关收购。这种关注还延伸到政府层面。美国先后推出了“联邦云计算计划”和“联邦云计算战略”,IT管理改革也明确了“云优先”路线;日本刚刚出台了“智能云战略”来加快推进云计算的应用与研究;韩国也出台了专门的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云计算活性化”综合规划,计划投入6146亿韩元把韩国建成云计算的最强国。

我国各级政府也加紧了云计算落地的步伐。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制订的《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已进入起草阶段,其中,云计算产业将被作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而此前的2010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更是具有标志意义,宣布将在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各地政府也都纷纷了有关推进当地云计算的战略,北京启动了“祥云计划”,上海启动了“云海计划”,全国各地还悄然掀起了一股云基地建设的热潮。而电信行业更是早早动手,中国移动研究院早就启动了“大云”计划,中国电信去年也分别在上海、四川、广州、江西等四地启动了云计算的试点项目,力求成为云计算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应用的参与者。

“在我国,云计算产业整体还处于市场导入阶段,但是发展非常快。比如,我国已实施云计算的企业数占比在亚太几个国家中还是比较低的,大约只有16%,但是计划实施或者对云计算比较感兴趣的企业数量在亚太国家中却领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部主任黄鹏在演讲中说。

数据中心升级

云计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它是一个产业链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分配,这也正是人们高度重视云计算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计算服务价值链是以网络运营商、云计算平台运营商为核心,由内容应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商和最终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部分共同组成一条生态链,来共同推动产业链上各个行业的发展。”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德良表示。

云计算普及的一个重要影响是数据中心的升级换代。由于云计算本质上是通过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提升IT效率,因此,构建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日益凸显出来,于是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率、绿色、环保的数据中心也就成为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

“现有数据中心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可靠性和可用性不足,缺乏灵活性,建设周期长,扩展性不强,能耗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率低等。”北京云立方科技有限公司CEO徐红忠说,“云时代的数据中心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它应该是可靠、灵活可扩展、绿色节能、自动化、安全和分布式的。”

徐红忠认为,模块化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所谓模块化数据中心是指数据中心的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统一的输入输出接口,不同区域的模块可以互相备份,通过相关模块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这些模块包括机架、制冷系统、不间断电源和电池、灭火系统、配电、冷却系统和远程监测。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最多节约30%的成本,所占面积也可以减少多达50%。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典型代表。集装箱预装经过测试的组件,可以快速部署,不受建设周期的限制,能满足应用灵活和快速移动的要求。不仅非常适合应急性和临时性的场合,而且很多企业也开始把它作为一种常规的数据中心来使用。据微软软件架构资深顾问曹骏介绍,微软在芝加哥的数据中心就采用了微软自己设计和研发的集装箱模式,每个集装箱内放置了1800到2500台服务器。

绿色环保也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主要特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企业在构建数据中心时都高度重视其用电问题。“云时代的数据中心除了灵活、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外,还一定是可以实现边成长边投资,是绿色、低碳和环保的。”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战略市场总监谢卫刚说,为此需要对数据中心从规划、设计、部署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和管理。

另外,数据中心的升级不仅体现在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上,还体现在运行在这些基础设施之上的IT系统的运维上。“在云计算时代,还依靠传统的管理和运维工具来进行IT系统的维护是不现实的,因为跟不上需求的变化。”NOVELL东亚区支持与服务总监李岩表示。而实际上,此类管理工具的升级引发IBM、HP、BMC等公司一系列并购。

带动云存储市场

云计算对IT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云计算的兴起还推动云存储市场的成熟和繁荣。

“云存储其实是大规模的数据依附于存储介质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物理及逻辑关系,实现价值效用的最大化。”西部数据首席行业存储产品总监王啸虎表示。

实际上,缺少了基于云存储系统的资源池的支撑,云计算也根本无从谈起。云计算要在云存储的支持下根据实际业务类型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同时,云存储中各种不同的存储设备之间要能协同工作、备份、调用等,使多个存储设备可以实现对外统一的标准化、能动态调整的服务。

“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这也是构建云计算系统的必须考虑的一个部分。” 红帽软件(中国)公司首席架构师忽志刚表示。

另一个环节则是存储设备本身,因为不管云计算的数据计算及管理能力如何发展与强大,存储单元及存储介质的技术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基于此,传统的存储设备商一方面在不断改进传统存储设备(如硬盘)的性能,同时也在积极研发新的存储设备,其中包括SSD硬盘等。据金士顿大中国区闪存业务部SSD产品经理张延军介绍,该公司推出的SSD产品的连续读取速度已经达到了230MB/秒,连续写入速度180MB/秒,极大地提升了存储效率,也推动了IT系统效能的改进。

“存储设备是云计算的大后方,它表现的好坏关系到IT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张延军表示。

上一篇:x86平台网络应用效能实测 下一篇:移动回程 转战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