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及其方法

时间:2022-09-03 12:38:16

细节描写及其方法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加强细节描写,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动作,也可以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个小情节,甚至还可以是一个小画面。在《阿Q正传》里有一段精妙的对话,当阿Q宣布革命之后,赵太爷一改直呼其名的叫法,称阿Q为“老Q”,而赵白眼则更为滑稽,“阿”字已经开口说出,不好收回,于是变成“阿……Q哥”。一个“老Q”,一个“阿……Q哥”通过语言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封建地主阶级恐惧革命、巴结“革命党”的丑态。再看一篇文章里对人物吃相的描写:“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通过一连串细节动作的描写,一个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般来说,细节描写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典型传神法

即选择典型的、独特的细节来刻画人物,传达人物的精神面貌。如《不肯死去的心》一文中,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不认识一手带大的外孙,以为他是野孩子,要来抢饭吃,作者接下来描写了一个怪异的举动:国庆节,家里来了远客,母亲下厨,外婆怕母亲吃不到菜,就当着客人的面,“偷偷”夹了一块菜,放到口袋里,留给母亲。文章继而写道:

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中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着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大哭了。

偷偷为成人的女儿“藏菜”,这是一个多么荒唐而又可笑的举动,可又是一个多么深情的举动,失去了正常的心志,但是那份扎根心间的母爱永远不变。有了“藏菜”这一细节,外婆的形象更加感人。

二、动态造型法

即选用精当的动词来刻画描写对象的动作行为乃至心理活动,在动态中塑造人物。如《脱下自卑的外衣》一文中的动态描写:

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文段通过双脚发抖、挪动椅子、心跳、伸腿、压腿、跺脚、哈气等一连串的细节动作,生动具体地展现了“我”克服自卑的心理过程,树立了一个勇于表达自我的形象。

三、工笔细描法

即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事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如下面这段文字:

真想将手中又快没水的笔停下来,中指的一块茧已被笔磨得凹了下去。两天下来,原来空空的垃圾筒已被满是密密麻麻字迹的废纸塞满了。看着桌上堆得花花绿绿的资料,涩涩的眼睛竟然模糊了起来——我能跨过这个坎吗?

文段中“又快没水”“凹了下去”“原来空空的”“满是密密麻麻字迹的”“花花绿绿的”“涩涩的”等细节的描写,使文章形象生动。有人说,工笔细描就是得学会给自己的句子增添修饰成分,此话言之有理。

四、浓墨重彩法

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细节描写中可以借助夸张、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采用浓墨重彩、绘声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请看下面一段细节描写:

一天晚上,乌云像一群孤魂野鬼悄悄地聚拢过来,接着便是一阵鬼哭狼嚎般的风声,凄凄地向我扑来。大树说:“暴风雨就要来了。”我胆怯地摇晃着身子,树叶落下来又被风撕碎了,最后又被疯狂地卷走。“不!”我捂住耳朵,像被戳的刺猬一样蜷缩着身子,大树用它的枝头点了点我的脑袋:“孩子,你必须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细腻、生动、形象。

上一篇:现代诗歌阅读之意象分析 下一篇:《多宝塔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