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盐帖论”

时间:2022-09-03 12:31:11

江南一带的民间口语中,常用“盐钵头出蛆”来比喻不可能的事情。不料,日本地震引起核泄漏的事故,带出了一个“盐钵头出蛆”的故事,周边地区民众纷纷抢买食盐和海产品,使得市场食盐断档。

我有点庆幸家里的盐罐旱了一天见底,要不然,就真有可能会过上两天无“盐”以对的日子。现在城市里的社区,邻里之间猫犬之声闻,老死不相往来,何处去讨一坨盐巴?穿越半个城市去亲戚家匀,也不知道人家是否备有存货,即使有,等捧回家,灶上的那锅汤恐怕都千了。幸而抢盐风波就像富土山下的花,说开就开,说谢就谢。短短两天便烟消云散,无盐的危机随之化解。

然而一个社会群体性的一致行为事件,其出现即使偶然,也一定含有必然和合理性:其一,民间的生存智慧告诉我们,代价和风险永远是做事的首选。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平盛世的老百姓,人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如果只是花最小的代价却可以规避掉最大的风险,何乐而不为?一包盐2块钱,一箱盐50包也只有100元(买一箱在家囤着也只是极个的人),不会坏不会馊,而无盐的结局可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笔账不需要巴菲特的脑子都能算清。谁都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被一坨盐弄得狼狈不堪。

其二,正因为生活不可一日无盐,所以当这样一桩在你身边猝发,实际上就是将你推入到一个“囚徒困境”中。你在这个时候,面临着几个选项必须要你决断:你买别人不买;人买你不买;人买你也买;人不买你也不买。按照博弈论里全面的严格的优势策略,选择人买你也买的策略是最合理的。

民间智慧看似朴素,实际上是包含了最大的生活理性。这种理性不仅固守着人类行为最本质的准则,比如代价和利益平衡、安全和风险评估,同时这种理性也在随时调节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岁月静好,社会安宁,人们对于风险的评估就会很低,日常生活用品零库存或低库存都安然无虞。大地震后全球世道不靖、形势复杂,那些日系的汽车厂商都在反思低库存策略的模式,而老百姓则牢记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古训,本能的“深挖洞、广积粮”合乎天。其实在通货膨胀趋势形成之初,大家都是想去抢一些黄金回家囤着的,只不过老百姓没那么多钱,有心无力罢了。不过倒是可以追问一下:那些嘲笑老百姓抢盐的文化精英,你们有没有去抢过黄金呢?

网络舆论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抢盐的帖子,基本上都是一叠声地在嘲讽抢盐的无厘头。马未都在其第六百六十六篇博文中批评抢盐暴露了中国人的文化通病,哀叹吾土吾民文化素质不济。可是他没有看到,也许是故意没看到那些高素质的欧美港台也在千这无厘头的勾当。

说抢盐无聊,说的人更无聊。网络上冷笑话段子都拿盐来说事。在文人聚集的那些BBS上,最火的一个是腌人的段子,一个是“知无不盐、盐无不尽”的成语大会。一个个有头有脸的名人精英,都在其中生龙活虎闹腾得不亦乐乎,浑然忘却了曾经大义凛然的反三俗。也有人摆出一副清高的架势,口口声声地念叨着人家的淡定,冷言冷语鄙视自家的躁动。狄德罗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北岛说,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高尚者的心灵不高尚,他们得到的也只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我们自然不能一棍子打倒文化人。但这个事情本来也是文化人搞出来的,没文化的老百姓哪里知道核污染核扩散、吃碘抗辐射的事情,不都是看了电视里那些专家文化人的评论才去买盐的?事后还是文化人出来嘲笑,冷嘲热讽比核泄漏更毒,可谁敢保证这些文化人没有抢盐囤盐?

关于抢盐带来的所有可笑不可笑、无聊不无聊都随着的黎波里的炸弹而淡化。现在回过头看,我们仁慈地说,世界太悲切,战争、动乱、地震、海啸、核泄漏让我们的心理太沉重。如同喜极而泣,笼罩在悲伤恐惧中的人群,也会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发泄来化解心灵的纠结,一次社会病的散瘀疗程而已。历史总是这样,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若千年以后,这些尖刻的嘲讽、无聊的盐帖不再有人提起,只浓缩成寥寥数语:辛卯二月,东瀛大震,周边诸国民众惧核泄遗祸而囤盐致货阙一日。

上一篇:“马粪先生”的创新生活 下一篇:股神巴菲特给儿女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