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发软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02 10:47:59

生发软膏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对生发软膏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将皮肤科门诊86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头部患病皮肤油腻性、瘙痒、脱发的程度以及新发生长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0.7%,对照组有效率为 7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生发软膏在设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下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满意。

[关键词] 生发软膏;脂溢性脱发;临床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12-02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Shengfa Ointment in treatment of Seborrheic alopecia

LI Qingyong LI Wenbing

The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09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Shengfa Ointment for seborrheic alopecia. Methods Eighty six patients of seborrheic alopecia dermatology clini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fficiency were evaluated by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hange of greasy skin, itching feeling, hair loss and the new growth of hair situation.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an effective rate of 90.7%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1%,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Shengfa Ointment; Seborrheic alopecia; Clinical efficacy; Research

脂溢性脱发(seborrheic alopecia,S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毛发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又称男性型秃发(male pattern alopecia,MPA)或雄激素源性脱发(premature alopecia,AGA)[1],是目前青壮年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包括男性型脱发和女性脱发,中医称之为 “发蛀”、“蛀发癣”[2]。脂溢性脱发在临床常表现为多头屑、头皮有明显瘙痒感、头发有油腻、头的前额及前顶部头发稀疏变细,以至头发呈渐进性脱发,继而形成高额,甚至秃顶。笔者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应用本院制剂生发软膏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43例,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脂溢性脱发病例86例,均为2010年9月~2011年9月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70%患者为29~45岁的中青年,25%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女性患者30%伴有月经失调、痤疮、卵巢囊肿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生发软膏)43例,对照组(皮肤康洗剂)4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的有关标准[3]:主要发生于20~30岁男性,女性症状一般比较轻,大多数患者为头顶部头发变为稀疏,脱发的进程一般比较慢,其程度因人而异,患者一般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变为纤细而稀疏,逐渐向头顶部延伸,前额变高,形成“高额”,呈V字形秃发,额部发际向后退缩,进而与顶部秃发融合成片,仅枕及两颞保留剩余的头发,脱发处皮肤光滑,可见纤细毳毛,无自觉症状或有微痒。

1.3 病情评分标准

记录油腻性、瘙痒、脱发程度及新发生长情况,每周记录1次,并采用打分法,以积分多少来判断治疗效果,具体方法是:(1)脱发,无头发脱落为0分,100根/d为8分。(2)瘙痒,无瘙痒为0分,轻度为4分,中度为6分,重度为8分。(3)油腻性,适中为0分,少量为2分,中量为4分,明显为6分。

1.4 病例选择

1.4.1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脂溢性脱发诊断标准;(2)心、肝、肾功能正常,没有合并其他严重疾病;(3)年龄在18~50岁;(4)治疗前1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服用过中药或抑制雄性激素的药物。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纳入。

1.4.2 病例排除标准 (1)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2)斑秃、季节性脱发、药物性脱发以及与疾病有关的脱发患者;(3)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6)患者或家属不愿意配合治疗;(7)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影响统计分析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避免劳累,防止受凉,注意休息。治疗组:患者于晚上洗干净头部,然后在患病头皮部擦上生发软膏适量(0.5~3 g),同时配合按摩,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于晚上洗干净头部,然后在患病头皮部擦上皮肤康洗剂10 mL,每天1次,外用2 L温水稀释后洗头,药汁在头皮保留5 min同时配合按摩,然后用清水冲掉。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月。生发软膏(本品为当归、干姜、赤芍、红花 、生地、侧柏叶等药经加工制成)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批号为20091018,皮肤康洗剂(本品为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土茯苓、大黄、赤芍、蛇床子等药经加工制成)由北京华洋奎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100203。

1.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标准[4]。痊愈:毛发停止脱落,新发全部长出,其分布密度、粗细、色泽与健发区相同,皮脂分泌恢复正常;显效:毛发停止脱落,新发再生达70%以上,其密度、粗细及色泽均接近健发区,皮脂分泌明显减少;有效:毛发停止脱落,新发再生达30%以上,包括毳毛及白发长出;无效:新发再生不足30%或仍继续脱发者。

1.7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及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有效率为72.1%,治疗组有效率为9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病情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且治疗组病情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皮发红,暂时停止用药后,不适症状可缓解,无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现今临床实践和科研中,脂溢性脱发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尚没有统一。本研究选择《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标准,是按照医院制剂研发的要求进行的,而且又比较容易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可操作性强,使纳入研究的病例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以保证本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的病机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肾精亏损,精气不固,精不化血,血不养发,发无生长之源而脱落;标实多为风、湿、热、瘀。韩吾祥等[5]认为,脂溢性脱发除肌热当风外,与脾失健运及肝肾不足亦有关连。张苍等[6]认为,脂溢性脱发的病位在肝,兼及心脾肾。病机为风邪上扰,肝失疏泄,风湿搏结,兼见脾湿内蕴,肾精不足;发病原因主要为外风、内湿或合邪而发病。傅丽珍等[7]、葛正义[8]认为脂溢性脱发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血虚风燥与湿热内蕴。

总而言之,脂溢性脱发多因为先天肝肾不足,后天损伤身体肝肾,失精亡血,导致发失所养而脱落;或者因为素体血热,又感风热、风寒之邪,瘀阻毛窍,导致毛发脱落;或者由于长期过食肥甘,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酒类之品,损伤脾胃,脾失去运化功能,湿热上蒸巅顶,侵蚀头部的发根,使头部的气血不畅,导致毛发脱落。

本院研究开发的生发软膏,具有补血温经、活血化瘀、止痒生发的功效,使用方法为外用适量同时配合按摩,每天1次,连续应用1个月为1个疗程。按照该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治疗,脂溢性脱发可获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维. 陈达灿教授论治脂溢性脱发经验撷萃[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0-11.

[2] 赵晖,陈家旭. 脂溢性脱发的研究现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497-499.

[3] 赵辩. 临床皮肤病学[M]. 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4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第3辑. 1997:94-95.

[5] 韩吾祥,叶千一.辨证治疗脂溢性脱发290例[J].浙江中医杂志, 1996,6(16):258.

[6] 张苍,陶洋,陈凯. 天麻钩藤饮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2):120-121.

[7] 傅丽珍,葛正义. 辨证治疗脂溢性脱发100例[J]. 浙江中医药杂志,1998,33(4):166.

[8] 葛正义. 血液流变学与甲皱微循环检测对脂溢性脱发中医分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J]. 浙江中西结合杂志,1998,21(2):107.

(收稿日期:2012-01-09)

上一篇:湿润烧伤膏在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芦荟汁加蜂蜜治疗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