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

时间:2022-09-02 09:33:11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因松材线虫导致松树出现坏死等一系列症状,最终造成松树毁灭的疾病。本文探讨了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以及由其延伸的相关防治技术。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防治技术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由简单的4个因素组成:易感松树、松墨天牛、松材线虫以及合适的温湿度,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在考虑防治松材线虫病时,从简易程度及经济方面,就主要考虑消灭松墨天牛,运用综合防治的原理,把各项技术组合起来,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因素以达到灭虫病的目的。

1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

1.1酶的破坏作用导致松树发病死亡

蒋丽雅发现松材线虫分泌液和虫体匀浆的混合液中有纤维素酶,而严东辉则确认了纤维素酶是来源于松材线虫的分泌液。kojima则通过电泳法发现强毒线虫的纤维素酶较弱毒线虫活性更强。yamamoto发现松材线虫悬浮液中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由上述试验,有人提出松材线虫会分泌纤维素酶以破坏松树细胞的细胞壁,导致松树死亡。但并没有确切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纤维素酶在松树早期致病过程中的地位。

1.2毒素导致松树发病死亡

Oku发现将发病的树木的抽提物接种到新的松树上时,松苗发生了萎蔫。分析抽提物,发现抽提物中含有苯甲酸、8-羟基香芹鞣酮、二羟松柏醇和邻苯二酚等有机物(健康树上没有发现)。接种时,4种物质的混合物会有非常明显的毒性,其中以苯甲酸和8-羟基香芹鞣酮混合接种产生的症状与接种线虫后引起的症状极为相似。Tata从松树上分离出了可以产生相关毒素的细菌。由上述理论可推出松材线虫寄居在松树上时,其伴生菌会产生与松树死亡有关的毒素。

1.3管胞的空穴化使水分输导受阻,导致松树死亡

Kuroda在接种了松材线虫2周后的黑松中发现管胞中有气体产生,管胞出现空穴,水分输导出现问题。在黑松上分别接种致病和非致病的线虫,结果只有接种了致病的松材线虫的松树上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猜想线虫在侵袭松树后会产生具有疏水性的并烯气化的单萜烯和倍半萜进入管胞中,使水的表面张力变大,导致松树出现水分不能有效疏导的问题,最终导致松树的死亡。

2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2.1化学措施防治

2.1.1杀线剂防治松材线虫。用杀线虫剂:用5%涕灭威、3%呋喃丹和5%克线磷,剂量为150~200g/株,以及15%涕灭威,剂量为15~20g/株,分别对松树进行开沟以对树根进行施药,可达到将近92%~100%的杀虫效果。赵博光发现苦豆碱具有杀死线虫的作用,可以提高松树的成活率,甚至可以治愈患病的松树。

2.1.2杀虫剂防治松墨天牛。目前有3种药剂可以有效杀死松墨天牛的成虫:一是注射40%氧化乐果或喷雾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杀死成虫和幼虫);二是日本的MEP乳剂按1:100喷雾(减少松墨天牛的羽化率);三是地面喷药保松灵Pcm(杀死成虫)。更有陈纪文用16%虫线清配制了50倍液、100倍液、150倍液3种浓度分别可以防治松墨天牛的幼虫、蛹及成虫,杀虫率可达100%。

2.1.3引诱剂杀死松墨天牛。以单萜烯和乙醇为主做混合物或者使用引诱剂M99-1喷洒在幼木上,两者都可以有效诱捕到松墨天牛成虫,使松墨天牛在饵木上产卵,降低成虫在松树产卵率。这种方法不能防治松材线虫病,但可以降低松墨天牛的种群密度,减少松树的死亡率。

2.2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抗病育种

2.2.1物理防治。切片机切片法,将病木材加工成木片,松墨天牛的幼虫在离刀片距离1.70cm时会死亡。赵菊林发现加工活性炭的方法可以杀灭松树中的松墨天牛。热处理的方法也可以杀灭病材中的天牛。

2.2.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即用生物之间的竞争作用降低松树上的松墨天牛以及松树线虫的数量,例如用小蠹虫大面积释传白僵菌技术或者使用管氏肿腿蜂来防治松墨天牛,除此之外还有点株式放蜂法与点式放蜂法2种方法,可调整线虫与天牛的松树寄生率。

2.2.3抗病育种。不同松种、不同种源以及不同树龄的松树对松材线虫病抗性都有所不同,其中松种间的抗病性不同(火炬松等7种松树抗病性最强,马尾松等9种松树抗病性较强,赤松等松树抗性较弱,而黑松等6种松树抗性则是最弱),可以利用以杂交产生的有效抵抗线虫与天牛寄生的松树。

总而言之,已患病松树的治愈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松墨天牛使线虫寄生在松树上的各个步骤,找到各种降低松树死亡率的方法,然而,最为省时省力的方法还是争取做到早发现,防止病木通过各种人为传播的方法进入安徽省。

上一篇:速生桉树营造林技术及效益分析 下一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