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保险业呼“笑”而来

时间:2022-09-02 07:49:10

台湾保险业呼“笑”而来

几年来台资保险机构纷纷抢滩福建市场,成为保险行业的一抹亮色。如今,富邦财险、君龙人寿、国泰寿险和产险等多个机构,在福建设立大陆总部或营销部门,抢夺快速增长的保险市场。

“台资保险公司进入福建比较早,业务发展较快。”省保监局局长王小平接受采访时说。截至目前,全国5家台资保险公司已有4家在福建落户,其中2家将总部设在福建;在闽台资保险公司共设分支机构18家,网点已覆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4个地市。

“台湾的保险业比较发达,保险市场相当成熟。”王小平分析说,2010年,台湾的保险深度排名世界第1位,为18.4%,高于大陆14.75个百分点;保险密度排名世界第17位,为3296美元,是大陆的20余倍。

政策和市场让人动心

海西的政策效应是吸引台资保险进驻

向来对台交流先行先试的福建,再度引领潮流,成为全国的“保险特区”。的一大诱因。由于长久以来厦门金融业的“两岸牌”打得漂亮,加上国务院加快建设海西的大背景,厦门在大陆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率先成为全国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

2010年9月,中国保监会和厦门市政府签署《关于建设厦门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合作备忘录》,正式将厦门确定为全国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首家总部设在福建的保险公司君龙人寿副总经理林人杰认为,经验丰富的台资保险在此政策基础上大有一番天地可作为,有利于其丰富寿险的产品结构,建立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多层次产品结构,也让消费者有了货比三家的选择余地。对于新来的外资,大都会被冠以“狼来了”的表述。但林人杰认为,国泰人寿的进入并不会瓜分已有的市场份额,相反,这条“鲶鱼”还会提升整个福建寿险业的经营水平,为大家赢来更多的“饭碗”。

“另一个原因,则是看好福建市场”。富邦财险总公司副总经理皮立告诉记者,目前,北京人均购买保险的费用每年2096元,占人均总收入的4.46%,相对于此,福建的保险渗透率就显得很低,人均购买保险的费用仅为每年349元,占人均总收入的1.66%,较福建的经济发展水准,市场空间巨大。

皮立认为,相对于大陆,台湾的保险市场已经相当成熟,2010年,台湾的保险深度排名世界第1位,为18.4%,高于大陆14.75个百分点;保险密度排名世界第17位,为3296美元,是大陆的20余倍。但大陆保险业的成长速度也是有目共睹。以产险为例,大陆产险市场从2006年的1581亿~2010年的4027亿,增幅超过155%,去年的增速达到34.5‰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公布,大陆将持续推进产险结构优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城镇化建设及西部开发,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推进产险业的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大陆产险市场还将持续保持2位的增长。

基于这些原因,台资保险业登陆潮涌现。ECFA的签订后,在闽台资保险公司共设分支机构18家。今年前三季度,4家台资保险公司在福建实现保费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43.9%,增速高于全省39.8个百分点。

产品和服务都有特色

在福州金融机构中,保险公司经营主体多达40多家(含7家外资保险公司)。皮立认为,台资保险来到大陆后,竞争程度虽较台湾为低,但属于迟到者,必须设计差异化产品,以创意取胜抢夺份额。

皮立告诉记者,在产品设计上,主要体现在台资保险更加人性化,注重设身处地的为保险人着想。以富邦车损险为例,保户从接触富邦开始,业务员就会以保户是否能有充分足额的保障为出发点,并考虑客户的驾驶习惯及用车状况,规划出最适合的保险商品组合。例如在车险的规划,富邦的产品的车损险就细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新手、次新手和老驾驶员量身定制,保费也逐级递减。在服务上,富邦还导人“无责服务”制度,只要是富邦的保户,遇到事故无论责任的归属在哪一方,只需与富邦联络,富邦的理赔服务都会给予最大支持。

作为厦门首家台资保险公司,君龙人寿自从2008年5月设立以来,保费收入年增长率超过了200%。吕国雄向记者介绍,高增长率背后,君龙的绝招是,针对大陆市场,推出了“返本型”的人寿产品,比如投了意外险,若十年内没有发生理赔事件,可以返还保费,目前这种“返本型”的产品非常受欢迎。

除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台资保险业还带来了先进的损害防阻保险理念。所谓损害防阻就是防患于未然,前移保险服务。台湾保险业的损害防阻服务从企业建厂之初就开始。首先,保险公司会提供的各项消防安全的设计检核,现场施做的正确性查核,及建立后续保养维护的标准程序,为企业规划出最具效益的防灾防损策略。

国泰产险福建分公司总经理冯平告诉记者,以往,保险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赔偿上,而忽略了主观上可以预防在先。事故一旦发生,投保人虽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财产损失的赔偿,但是企业却有可能因此而陷入停产的窘境,其影响必然数倍于保险赔偿。所以,防范风险,不出事才是保险最大的意义,而不是事后PK谁赔得多。这对保险公司、投保企业和社会来说才是真正三赢的。

台湾保险业中的八个创意产品

在竞争激烈的台湾保险业,创新为王始终是不变的宗旨。由于两岸保险制度的不同,台湾许多创新产品尚未引进,但也极具借鉴价值。最有趣的是一种“高尔夫球险”,一年保费975元。倘若打高尔夫球“不小心”一杆进洞,给见证者发红包、请同行吃饭的花费便可以得到补偿,一次上限为两万元。买了这个保险,就不怕自己超常发挥啦。

据国泰产险工作人员介绍,有一种“保结婚,宾客中毒也能赔”的险种:某先生婚前购买了一份“结婚综合保险”,等到办婚宴的时候,由于酒店疏忽,致使宾客中有50人食物中毒,为此,这位先生获得了5万元理赔金。

还有一份名为“保名品,买贵了可退差价”的险种:张先生今年年初购买了一份年费4000多元的个人综合保险,几个月后,他新购买20余天的iPhone4不慎摔坏,为此,张先生获得了保险公司近5000元的理赔、对于很多热衷于购买名品的人来说,保险公司专门设计推出“买名牌,买贵退差价”的险种,投一点小钱,就能保证自己购买的名品在规定时间内,享受价格保证,这绝对莫大的心理安慰。iPhone4s在台湾刚刚上市,但已经有保险业者看好此热销手机,推出分期预订,高调宣扬“买贵退差价”的服务。

上一篇:婆罗浮屠:一座浮世圣城 下一篇:“海外华人艺术家”“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