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儿童服务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02 07:23:58

论图书馆儿童服务的重要性

关键词:图书馆;儿童推广阅读;儿童服务;河南省图书馆

摘 要:文章以河南省图书馆为切入点,以该馆少儿部组织的儿童服务活动为例,从家庭教育、儿童成长、学校教育、受教育权利四个角度,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0-0127-03

儿童成长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关键,提升儿童的文化素质是教育改革的基础。阅读能力关乎儿童的智力发展,因此,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训练刻不容缓。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区域文化中心的图书馆担负重大责任,图书馆具备丰富的馆藏文献,安静的馆舍氛围和专业的管理人员等优势,承担着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等职责。《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支持儿童学习阅读”,图书馆要将儿童读者群体服务作为重点任务,落实未成年阅读推广建设。河南省图书馆少儿部建于1982年,2008年少儿部迁至嵩山南路主馆内,2013年7月2日少儿阅读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儿童重要的学习休闲的活动场所。作为多功能阅读服务中心,河南省图书馆少儿部旨在引导、改善儿童阅读状况,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以少儿部组织的儿童服务活动状况为例,探讨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重要性。

1 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承担着儿童能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操陶冶等职能,家长的认知程度、品德修养、文化水平对儿童启蒙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儿童阅读理解能力较浅,需要成年人伴随。但家长对亲子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如困惑于繁杂的儿童读物选择,或工作压力疏忽了孩子的阅读教育,或功利重视成绩,不允许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课余让孩子进辅导班补习功课。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摆脱了家庭教育中阅读指导方法的匮乏、阅读设备的不足等局限。亲子服务区弥补狭窄单调的家庭教育场所,可爱明亮的阅读环境激发了儿童积极阅读的行为。馆内开设知识讲座、亲子活动等公益活动,聘请专家团体开展符合儿童心智特点的分级阅读培训,为家长进行科学性、个性化的服务指导,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图书馆推行了家庭互动的“亲子阅读”服务模式,给家庭成员之间提供了良好的陪伴与沟通的机会。省馆少儿部组织七色花亲子故事会、新教育萤火虫读书会、樱桃林妈妈讲故事、中英故事对对碰等活动。七色花故事家族是省图少儿部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免费的公益活动。常规活动为绘本故事的朗诵,延伸活动为手工制作(折纸、黏土等)、唱歌、跳舞、绘画等环节。绘本阅读让儿童聆听思考,分享阅读的乐趣。热身舞、诗朗诵等才艺秀让孩子秀出自我;手工制作锻炼了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七色花亲子故事会活动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亲密,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儿童在温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到感恩成长的亲子之爱。少儿部还开展了“新父母沙龙”“故事妈妈志愿者”培训课以及有关《家庭亲子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等“少儿教育”的公益讲座,家长与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一对一分享有关感恩励志、生理发育、科普教育等育儿经验。在第二届新教育“萤火虫之夏”――《怎样给孩子讲故事》中家长掌握了如何发音诵读、把握节奏、酝酿情感等播音主持领域的专业技巧,增强了家长诵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修养。图书馆举办的“中原大讲堂・豫图讲坛”讲座,也为家庭教育带来积极的指导作用,如《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探讨了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运用孝道文化指导家庭品德教育;《绘画,影响孩子一生》指出绘画对儿童头脑发育、潜能开发、情感释放等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与图书馆阅读教育共同合作,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儿童的阅读,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家长们通过讨论交流,在子女教育的沟通中获益匪浅。

2 培养儿童良好阅读行为方式

网络现代化环境影响着孩童的思想与行为,儿童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对其阅读与交际能力培养具有潜在危害。他们易于沉迷网络游戏,对阅读不感兴趣,或喜欢读暴力等恶俗漫画、故事书。因此,加大实现培养儿童终身热爱阅读的目标更是迫在眉睫。图书馆提供了远离电子游戏等不良因素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感知知识的前提,安装“绿坝”等防火墙的儿童电子阅览室,购买了爱迪科森少儿多媒体图书馆所使用的数据库,针对3―18岁的少年儿童提供了绿色上网的平台,营造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的阅读环境。室内共有20台电脑,每台电脑设立家长陪同席,陪伴孩子一起享受阅读乐趣。另外,管理员巡视监护,志愿者指导操作,都为孩子合理上网提供了保障。

图书馆组织多种创意实效的实践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儿童走进图书馆。如“小志愿者”“小小图书管理员”培训(如邀请河南商报小记者俱乐部体验图书管理员工作等活动),儿童参观体验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协助图书馆管理者维护阅览环境,学习管理知识与业务流程,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责任心以及爱护书本的美德。省馆与河南经济报社合作举办“河南小记者培训活动”,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记者为小记者传授新闻写作、采访技巧、摄影欣赏等基础知识,培养了少儿广泛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全面发展与锻炼机会。少儿科普展览,举办小发明与实验的创作展,促进儿童热爱科技的良好风气。少儿艺术展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专题书展”“儿童版画展及亲子体验制作”等);摄影比赛;征文比赛(“雷锋在我心中”等);绘画比赛(“我为图书做插图”“我梦想中的图书馆”等比赛);少儿优秀影视作品展映活动(如开展“看经典、读名著”活动,每周推荐一部经典儿童文学著作改编的影片,如《城南旧事》等),激发了儿童对经典原著的阅读兴趣,拓宽儿童接纳知识的途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培养了动手演说、逻辑思维、想象创造、语言沟通等能力,发展了其对文艺鉴赏与创造的才能。

3 创建丰富的校外学习天地

课外教育是教学任务和课程标准以外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场所之一,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阵地。学校对儿童阅读规划缺乏专业性,往往注重升学率而忽视素质教育,难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进行技能训练。课外活动突破了课堂狭窄的知识输送,学生可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自己学习研究查询有效信息,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满足了其求知欲。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弥补学校图书资源种类的不足,支持学校阅读计划,共同搭建了广阔的阅读平台。省馆少儿部提供儿童亲身实践的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走向终身学习的成长道路。

省馆少儿部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互阅读活动,担负儿童的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责任。少儿阅读中心与小学、幼儿园(测绘学院幼儿园、河南工业大学幼儿园等)联办“走进图书馆,我阅读,我快乐”“我读书我快乐”等校外阅读实践课,如“走进图书馆,寻找”阅读课,感受革命伟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魄。“豫图年度阅读小状元”“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表彰借阅量前二十名的小读者,激发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兴趣。少年儿童阅读征文比赛(“快乐阅读伴我行”“我读过的一本好书”等),鼓励儿童与文学深度沟通,促进儿童写作的热情。“爱心公益大课堂”、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会,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和生硬的思想灌输。在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走进图书馆上阅读课”,少儿阅读中心开展了“玩转《新华字典》,你就是汉字英雄”的精彩讲座,儿童学会了正确使用字典的窍门,提高了少儿对语文和汉字学习的兴趣。“4.23世界读书日”与学校合作举办“每周语文阅读课搬进图书馆”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浓郁的阅读气氛。省馆图书漂流交换站联合郑州电视台启动“图书漂流进万家,书香弥漫润绿城”;与京广路小学、聚源路小学、伊河路小学、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共同实施馆校合作,举办了“阅读伴成长,书香润童心”“好书互换活动”“收藏一份书稿 放飞一个梦想”等自读书活动,小读者可以在漂流记录册上写下读书笔记和感悟体会,不仅锻炼了儿童的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而且分享传递阅读体验,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旧书节约循环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提供了书友共享沟通的平台,推动了全民的健康阅读。

4 保障儿童文化权利的公平性

特殊儿童群体包括残障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区儿童、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等,这些儿童易自卑,缺少安全感,往往把内心倾注于图书,阅读的需求较强烈。以阅读治疗来排除心理障碍,是图书馆特殊儿童服务的有效形式。图书馆满足特殊儿童群体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让他们平等享受到图书馆的公益活动。在室内设计中建造符合弱势儿童生理特点的环境建设与专用设施,在服务上开展捐赠书籍、创建弱势儿童图书流动站等。招募志愿者参与弱势儿童群体的阅读推广、技能培训等活动,并根据残障儿童的阅读水平特点,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组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会,让弱势儿童群体享受阅读的乐趣。提供电子网络阅读的特殊服务,帮助他们感受数字化、网络化所带来的便捷,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认知学习与生活经验,增强自我认同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

省馆少儿部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渠道,旨在让弱势群体儿童更好地享受文化资源。比如为特殊读者送书上门服务,省馆少儿部联合郑州大学微尘爱心社共建的“中国梦――援助双留儿童阅读梦想计划”,为新乡市辉县赵固乡中心小学捐赠图书2,000余册。省馆少儿部开展向校园图书借阅点、换书送书的延伸服务,送讲座、送故事会进校园活动。2014年9月为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小学开展“送阅读进校园”活动;2011年为信阳白马山村小学建立小图书馆或捐赠书籍等。慈善事业与公益事业相结合为乡村儿童的阅读提供帮助,搭建阅读的绿色通道等服务,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实现“读书梦”。用精神食粮关怀弱势儿童的成长,弥补学校教育管理的乏力、家庭教育缺位等不足,及时给予他们精神鼓励和心灵关爱,解决其心理障碍,健全弱势群体儿童健康积极的人格素质,教育他们感恩生活、友善待人,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儿童是图书馆最易于接纳和发展的读者群体,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儿童教育职能。为推进阅读推广工作,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应长远地加强信息宣传的推送方式,开展与读者咨询互动、反馈评估的服务体制,提升良好的服务。另外,图书馆事业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要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加强管理员儿童服务的专业素质也是重要措施,管理员除了图书馆学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儿童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广阔综合知识视野与热情耐心的服务技能,积极耐心地应对儿童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图书馆应开展丰富、富有创新的儿童推广阅读活动,给予儿童美妙的阅读体验,让越来越多的儿童愿意亲近图书馆,让每个儿童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从而创造全民终身阅读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利伟.发达国家社区图书馆儿童服务及其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

[2] 于良芝.探索公共图书馆的使命:英美历程借鉴[J].图书馆,2006(5).

[3] 陈敏捷,方瑛.美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现状概述[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7(1).

[4] 谢丽娟等.中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2).

[5] 高彬.改革开放以来的河南省图书馆发展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编校:崔 萌)

上一篇:《渔父》阅读教学设计 下一篇:谈谈初中美术有关线条画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