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语字幕视频资源,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时间:2022-09-02 07:04:59

采用双语字幕视频资源,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摘 要 听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训环节,随着高带宽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包含多语种字幕的视频资源的获取已经不再存在技术障碍,而听力训练也未必要依赖昂贵的设备才能开展。本文将从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简要分析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采用双语字幕视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双语字幕 大学英语 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Bilingual Subtitles Video Resources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ZHANG 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anzhou City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s a very important training sess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bandwidth Internet and mobile devices, including technical barriers to access to multi-lingual subtitles video resources no longer exist, and listening training may not have to rely on expensive equipmen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bilingual subtitles in the video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ilingual subtitle4s;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0 引言

在母语习得中,儿童总是先通过听觉接触到大量的自然语言,在经过为期至少6个月的“静默期”后,逐渐开始产生口头语言输出。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认知能力的发展,阅读与写作能力也逐渐随之发展。在将英语作为非母语语言教学(TESOL)时,人们一般依然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来描述语言能力。在《朗文当代英语字典》中,对于“文盲”一词的定义就是“someone who is illiterate has not learned to read or write.”②换言之,即使拥有正常的听说能力,如果不能“识文断字”,依然代表没有受过教育,属于“文盲”之列。在中国,由于真实英语语言环境的缺失,加之“接受教育就是脱盲”的普遍认知,使得在英语教学中对于“读写”的重视远超“听说”。英语成为一种用于各类竞争性选拔的区别工具,而其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属性则变得面目全非。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意识到应该让英语的教与学进行本位回归。

1 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③“大学英语”课程面向全国高校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这是一个达到千万量级的教学活动,如果不能通过教学有效地完成课程目标,将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在硬件指标上,很多高校都配备了若干语言实验室,甚至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但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并没有与这种大规模的投入相应,得到成比例的提高。究其原因,不论是早期的语言实验室还是基于多媒体的语言实验室,其造价都相当高昂,没有一个高校可以将所有普通教室完全升级改造成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教室。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很多高校就连普通教室都资源紧张,更遑论这种每间仅初始硬件投资下来就要数十万元的特殊教室了。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很多学校让这些教室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直接导致设备频频报损。而对于后期维护资金不足的学校,这些教室又沦为宣传评比时才能一窥究竟的高档摆设。

从授课方式的角度来看,目前主流的听说课程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授课方式,但主要还是以纯语音训练为主,课后辅以校园调频台等手段保证课堂与课后训练的贯通。在进行听说训练的时候,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完全听懂所听的内容。这样就会使听者产生相当程度的焦虑感,影响到其对后续内容的接收与理解。

从授课内容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听力书籍就是一本听力练习册,听力训练的模式就是以做题为主。每一单元所选取的材料要么是支离破碎,缺乏主题;要么是结构复杂,作为书面语体的语音版本而呈现。而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开口讲话,进行交际的材料少之又少。

2 上述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对于硬件上的问题,要求教育部门加大投资是不现实的,只能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硬件资源。④首先,建成的传统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但要注意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防止长时间连续运转对机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其次,可以细水长流,不断利用小额资金对传统教室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投影仪打造机动多媒体演示平台,并为每个普通教室配备遮光材料的窗帘、1~2只多媒体音箱和一幅前置固定式投影幕布。这样,授课教师只要申领并携带机动演示平台,就可以在改装后的普通教室进行听说实训,其前期硬件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与专门的语言实验室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对于授课方式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国外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对于语言学习收效甚微,同时开展“听”与“说”的训练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应该将“听”视为一种“输入”,不用也不能刻意强调“即时输出”,要允许“输入”、“输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⑤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这样,原本的“听”、“说”、“读”、“写”的顺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变成了以“输入端”(“听”、“读”)来带动“输出端”(“说”、“写”)。⑥

对于授课内容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使得语言教学也伴随着技术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语言技术”。在录像带和VCD流行的年代,利用视频进行听说教学往往吃力而不讨好。随着DVD的出现,在一张光盘上同时载有高清晰度的视频和多语种字幕成为了现实,而硬件播放器(DVD碟机、计算机上的DVD光驱)价格的跳水和丰富的片源使得研究者开始关注“配有字幕的视频”在语言教学中的非凡作用。

视频资料往往有一定的叙事主题,呈现的往往是生活中、完整的、自然的场景,围绕着这个主题,学习者可以得到完整的上下文知识。这与以应试为目的、支离破碎的、人为编撰的听说训练教程在教学目标上是大相径庭的,而这种“有趣的”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人们在交际状态下,头脑当中同时有两个通道在工作:语言通道(verbal channel)和非语言通道(non-verbal channel)。⑦这两个通道不仅不会相互干扰反而会密切配合,共同作用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带有双语字幕的视频,除了视频本身可以明显使得学习者的焦虑感下降到合理水平,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外,双语字幕作为非言语通道上的另一种资源,在语言学习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单语种电视台,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多套面向国内的纯汉语节目,都配有相应的中文字幕。语言通道与非语言通道的配合,就能对所输入的材料理解得更加透彻。很多学生在实际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听不懂外国人讲英语的情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交谈的话语中有生词或不熟悉的文化背景;其二,在正常语流中,很多单词与相邻单词结合,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音变,与习惯上将句子中单词逐个读出的中国学生的头脑当中的预设读音不同,进而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当学生初次听到 “teller I misser” 时,很难将它与 “Tell her I miss her.”这个看到马上就明白的句子联系在一起。这时如果有英文字幕进行提示,看得懂听不懂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对于前一种问题,就必须要依靠中英双语字幕来解决了。通过双语字幕,可以对生词或者相关的文化背景在保证输入连续无停顿的理想状态下进行上下文相关的即时理解(instant understanding)。

此外,在使用相同材料进行训练时,每个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并非一律。在一个同步进行的课堂模式中,教师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个学习者的问题都予以关注并进行解答。而利用双语字幕,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异步教学模式(asynchronous teaching):每个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都基本上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 结论

随着高带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版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DVD、甚至基于蓝光技术的介质都将成为明日黄花,包含多语种字幕的视频资源的获取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而听说训练也未必要依赖昂贵的设备才能开展。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困扰诸多高校的英语听说课程其实可以以一个相对较为简便易行的方式得到有效的解决。

项目支持:“甘肃省高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效果调查研究”(项目编号:GS[2013]GHB0909)

注释

① Krashen,Stephen D.1985.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 Longman.

② LDOCE online.http:///dictionary/illiterate_2

③ 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④ Feyten,C.M.1991.The Power of Listening Ability: An Overlooked Dimension in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⑤ 王灏.英语听力教学中软硬件开销的控制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08.

⑥ Zan髇,Noa Talav醤.2006.Using subtitles to enhance foreign language.Porta Lingurum..

⑦ Carroll,W.,David.1999.Psychology of Language.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

上一篇:气象专业Fortran编程语言教学探索 下一篇: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与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