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裸商”

时间:2022-09-02 06:38:23

中国式“裸商”

一个家分居两个半球

2012年10月1日,41岁的上海商人马浩又要再一次离开中国。为老父亲过完70岁生日后,与定居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妻儿团聚。这一次驻留新西兰的时间将是两周。这已是今年马浩第五次飞往南半球,手持永久回头签证的他,可以随时进出新西兰。移民五年,马浩已经适应了一家三口分居两个半球的生活,他能够准确地报出上海经停香港,然后直飞奥克兰的多个航班号。“机长的长相和姓名我都记得很清楚。”马浩说。

马浩正是当下中国数目不详的隐秘裸商群体的一员。所谓的裸商,是指通过投资移民方式将资产和家庭转移出境,而本人仍在国内经商。舆论对这个群体的质疑是:用实业做抵押,获得贷款后去海外投资移民,或事先把资产转移到海外,等时机“成熟”即宣告破产自己逍遥国外。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了一份报告称,中国大陆超过16%的富人已移民海外,或是正在办理移民手续,44%的人准备离开。

在马浩的圈子里,身家千万以上的朋友有好几位成为了裸商。与马浩相同,这些人不会立刻更换自己的国籍。“移民与公民的唯一区别就是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选举没有什么兴趣的马浩,更愿意拿着中国国籍,自由地往返两个国家,“至少我回来看老父亲,不需要看签证官的脸色”。

李渊,典型的温州资本炒客和不婚主义者,同样是裸商群体中的一员。李渊的父母早在2005年便移民加拿大。李渊为父母在温哥华西部湖边买了一套别墅,“两层小楼背后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房价却只有上海的一半。”李渊兴奋地比画着。对于44%的富人准备离开的数据,38岁的李渊并不认可,迟迟不肯移民与父母团聚,这被他归结于炒客的本能,“我们离不开中国,在加拿大很难找到每年15%利润的生意,但是在中国能。”尽管国内楼市的预期被普遍调低,但是李渊仍坚信地产刚需能够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他的这份坚定,为自己又一次赢得胜利。在捂盘3个月后,他终于在9月初将徐汇区一套高层住宅出手,账面多了30多万。

“蚂蚁搬家”的方式

与李渊的阔绰出手相比,另一个上海人马明远低调许多。多年沉浮于中国股市的他,已不愿意在巨量资本中寻求辗转腾挪的刺激。稳健的他在2009年选择了美国政府提供的EB-5投资移民项目。这个项目每年将向全球开放1万个名额,代价则是投资50万美金到美国移民局批准的商业项目中,5年后将取回本金。马明远争取绿卡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已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完本科,现在考取了英国剑桥的硕士。离异多年的马明远曾一度考虑移民英国,但英国“105万英镑全额投资移民”的巨大开销让其却步。“还好女儿把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放在了美国。”

马浩、李渊、马明远三人,恰好构成了多家移民中介机构描摹的中国裸商的群像――“35到45岁,个人资产在1000万~4000万之间,家庭原因是移民的主要动力”。据悉,方便子女教育、保障财富安全和为将来养老做准备是富人选择移民的最主要原因。“不要对移民的有钱人进行有罪推定,仅仅是财富让我们多了一种选择。”此言能够代表多数裸商的不平。

成为裸商的第一步,便是把国内的钱带出去投资,这并不容易。中国大陆个人直接海外投资尚未解禁,马浩最终借助国内公司的资源优势,几经腾挪,从当地一位年迈的牧场主手中购得了那片广袤的草场。个人没有公司的马明远最初受困于被严格控制在5万美金的个人换汇额度,这意味着马明远认为最廉价的美国EB-5项目,也需要凑齐10个人的换汇额度。马明远承认,在中介的牵线下,他花了几千块钱找到了外汇黄牛,黄牛拿了10张陌生人的身份证换回了50万美金,在移民中介的眼里,这被称为“蚂蚁搬家”。

李渊承认,裸商们并不会在中国留守太久。一旦中国经济形势出现滑坡,如何携带丰厚的身家离开国境,始终是这个群体不避讳但绝不公开的隐秘议题。然而,“移民不代表内心有鬼,更不代表不爱国。”马浩说,“美国人也在移民,生意场上更多时候只能在商言商。”

(杨飞摘自《南方周末》2012@9月20日,内容有删节)

上一篇:伦敦高管给大象当“妈妈” 下一篇:产后你抑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