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显丰实

时间:2022-09-02 06:15:10

语感是人在长期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力。从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语感作为一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习得的。语感培养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思的实践。因而,有必要思考、研究、揣摩、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使学生感知得以升华,间接的理解能够内化为直觉,有意识的判断演变成下意识条件反射式的领悟。

一、语感训练的必要环节

1.感受其形

记叙文是靠语言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生活画面来抒感、感染读者的。学生通过语言的中介,间接地感受到文章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画面。这就需要教师训练学生边读书边想象文章中那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的能力,使学生把理解语言与画面结合起来,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

2.领悟其神

作者所描绘的形象和画面之中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训练学生的语感就要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的基础上,把语言的理解与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体味语言中的蕴含——领悟其神。

3.体味其情

古人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先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情思。由此可见,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训练学生的语感,就要把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学生能透过文章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作者那起伏的感情。

4.认知其理

一篇好的课文必然是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语言文字方面的独到之处。学生在咬文嚼字训练语感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文章思想内容的感染。所谓认识情理,就是把字字句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融于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之中的情理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语感培养的路径探索

1.涵泳体味,产生语感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个体在长期的对语言作品反复涵泳的过程中习得的,传统语文教学从语言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出发,非常重视对语言的涵泳,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代陆九渊)。涵,沉浸意;泳,潜行水中。“涵泳”就是沉浸其中,非常投入的意思。引导学生涵泳体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涵泳体味’”。

2.引导想象,丰富语感

语言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并通过优化形象组合,再现或创造出新的境界或意境,才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语言之外的高情远致及可解不可解之意,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因此,没有联想和想象,也就没有语感。

对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环境描写,要联想将情与景交融,才能形成语感。对描写性较强的文字,还得大胆合理地想象。通过多读,准确、迅速地在脑子里形成一幅幅画面,把抽象概括的事物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一走进清幽的紫竹院,就置身于绿色之中了。头顶上是墨绿的松、浅绿的柳,脚下是淡绿的草,身旁尽是翠绿的竹……

读它,如果你缺乏语感训练,充其量只不过是对文中所描写的松、柳、草、竹的不同绿色在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表象而已。倘若我们对文字有灵敏的感受力,就能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领略到紫竹院清幽的意境,同时联想到绿是旺盛生命力和强烈感情的色彩与象征。再进一步,还能从松、柳、草、竹各自代表的不同性格特征想象开去,想到松的伟岸、柳的婀娜、草的平凡、竹的气节……

3.创设情景,强化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谓情境,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或情形。教学中创设情境,再现课文的情景,首先要求教师在讲述时饱含着感情,做到以情动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一位善于借助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拨动学生心弦的教师,才有可能创设出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在这方面,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曾有很好的经验之谈:“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纵观她的课堂教学实录与优秀教案,可以发现:她的教学语言整体上洋溢着新颖的诗美气息。学生置身其中,长期熏陶,无疑会形成敏锐的语感。除了用语言描述情境外,还可以借助传统的教学挂图、实物、标本、实验和现代型的幻灯、录像、录音、投影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再现课文描绘的情景。

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由于情境教学具有重形象、重感情、重意境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所以,在情境中培养语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联系生活,敏锐语感

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联系的。因为作为第二信号的语言,如果与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失去联系,就很难获得语感。叶老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聚集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得越见深切。”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依据语言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真切地领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领会语言的原始信息,从而诱发敏锐的语感。如《燕子》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文中为什么用“痕”而不用“根”?用“停”而不用“落”?如果单让学生查字典讲“痕”“停”的意思,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唤起生活经验,甚至带领学生切身体验一下,这才能意会和顿悟:原来那“痕”“停”正好反映了从远处看的朦胧的静态之美,那是“根”的清晰与“落”的动感所不能代替的。

5.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语感的强弱和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郭沫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背诵那些精彩的片段,精妙的语言,让学生胸中有货,贮存语言,积淀语感。其次要大力提倡学生多看课外书,课外阅读使学生在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在脑海中不断地积累各种表象,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语感。

无论是背诵和扩展都是积累语言材料,都需要记忆,需要设法让学生记忆感受到的各种表象,在记中积淀。指导记忆,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板书提示法、整体记忆法、分层背诵法、中间突破法、默写强化法等。课外阅读中可采用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制作读书卡片等方法,还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品评文章,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在积淀中不断深化。

6.迁移运用,习得语感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实际上是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充实、完善和系统化的过程。学习语言同样如此,语文课文中许多妙词佳句,通过积累被学生掌握并进入学生的语言库后,对学生的认知组块发生影响。这时必须通过一系列迁移、内化、运用、转述等联系,将课文中消极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积极的内部语言。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迁移运用这一环节,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对外部语言进行积累内化,并把内部语言外化出来,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习得语感。

上一篇:循疑而进,共探教学价值 下一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