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02 05:48:17

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刺;拔罐

面神经麻痹,又名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火受风”,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弛缓不收,而致面部板滞,口眼歪斜。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拨火罐治疗本病9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我院针灸科的门诊病例,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共96例。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为3~70岁,病程1 d~4个月。

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病后患侧面部麻木,瘫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健侧歪斜。患者往往伴有言语不利,饮食不便,进食时食物常滞留在患侧齿颊间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

1.3.1 选用腧穴 选以患侧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翳风、牵正、迎香、人中、承浆、双合谷为主穴;若伴有口苦、咽干、耳闷痛者加中渚、太冲、侠溪。

1.3.2 针刺方法 患者发病在7 d之内,每次选6~8个面部腧穴,用补法,针刺双侧合谷,用泻法。患者发病一周之后,针刺时选择面部穴位要多,8~12个,再加刺双侧合谷,均用泻法。患者发病二个月后可采用透穴刺法,一针透多个穴位,以增强针感。每日治疗一次,12 d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 d。针刺期间,针后在翳风、颊车、四白部位加拔小号火罐,隔日一次。

1.3.3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①面部要避风寒,勿劳累过度。②忌牛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大致正常;好转:临床症状稍有好转,外观稍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本组96例患者经过1~4个疗程的治疗,治愈84例,占87.5%;显效6例,占6.5%;好转4例,占4%;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8%。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2岁。该患者一周前因淋雨而出现左侧耳后部疼痛,颈项不舒,继之出现左眼流泪,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右歪斜,左侧口角流水,4 d后来我科就诊,检查见患者左额纹消失,左侧眼裂扩大,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不能抬眉,鼓腮时口角漏气,就诊前在外院作头颅CT已排除颅内病变,诊断为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予以针刺配合中药及拔罐治疗,二次治疗后头痛缓解,一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10次治疗而愈。

4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由于病毒或寒凉刺激引起面部血管痉挛或是炎症反应,致使面神经周围微循环发生障碍,导致面神经水肿。而水肿使茎乳管内压力升高,影响到面神经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使面神经缺氧,细胞代谢减慢,兴奋性降低,暂时失去神经冲动的传导功能而发病。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有一定毒副作用,且禁忌证较多,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等患者均不适应治疗。本病在中医学中称为“中经络”、“口僻”或“口眼歪斜”等,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风寒外邪乘虚侵袭,客于面部筋脉,而致气血瘀阻,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肌肤纵缓不收而为病[1]。治疗以针灸最为常见和有效,针灸治疗本病历史悠久,最早始见于《灵枢•经筋》篇。根据本病的特点,多以虚证为主,所患病早期应补法为主,选穴较少,手法较轻,针刺深度宜浅,留针时问不宜过长[2],以扶正驱邪为法。患病一周后采用泻法以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在所选腧穴中,阳白、四白可明目止泪,人中开窍,承浆、地仓、颊车可开牙关,翳风能消面神经干之水肿,合谷疏通阳明,若有口苦、咽干、耳闷痛等肝胆火旺之象时,配上泻太冲、侠溪清肝利胆,泻中渚穴以清三焦之火,诸穴合用共达行气活血,祛散风寒之功。针后面部加拔火罐,能增强行气活血之效能。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到:患者就治时间越早,则治愈所需时间愈短,有些初起较轻的患者,早期针刺治疗甚至一周内即可治愈。因此,笔者认为针刺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关键是掌握好补泻的原则和针刺手法。总之,本方法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适用临床推广使用。周围面神经麻痹治疗越早,年龄越小,病情越轻的患者,疗程越短,恢复越快。只要及早发现,科学面对,正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收到满意的疗效[3]。

参 考 文 献

[1] 杨长森.针灸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5.

[2] 朱琏.新针灸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11-17.

[3] 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3:98-99.

上一篇:中西药加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