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时间:2022-09-02 04:59:01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及林产品生产的重任。然而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二者属于矛盾关系,现代社会发展既离不开林业发展又离不开环境保护,如何在既满足林业生产所需,又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适应新时期社会要求,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基于多年的林业生产建设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林业现状以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展开论述,并据此探究出一些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采伐

中图分类号:S718.5;F326.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105-02

作者简介:孟凡成(1981-),男,河北围场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生产与技术管理

林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和环保事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的林业事业应当在改变原有的生产发展模式基础上,制定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创新路线,促使我国的林业事业能够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发展[1]。

1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对2014年2月25日公布的第八次(2009-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我国的森林面积较第七次清查增加了1223万hm2达2.08亿hm2位居全球第五,森林覆盖率上升了1.27%达21.63%。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m3,森林蓄积151.37亿m3位居全球第六。天然林面积1.22亿hm2,蓄积122.96亿m3;人工林面积增加764万hm2达0.69亿hm2位居全球首位,蓄积24.83亿m3。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正处于数量与质量稳步发展的阶段[2]。然而在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下一步林业生产发展的严峻形势。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依然是属于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不仅森林覆盖率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在森林面积、蓄积等方面的人均情况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如何做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存是当前困扰我国林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2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一个规模庞大的生态循环系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环保与节能减排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林业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态文化的追求,更是我国经济与自然、资源与生态、人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而在林业资源中,森林资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林业的生产与经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只有对森林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强化其保护力度,才能让林业生产与经济的目标得以实现。但当前,我国森力资源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大部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生产力产生了衰退现象,且呈生态效益功能也大幅下降,因此,恢复与发展我国林业资源成为了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3加强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3.1科学进行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应以不影响或尽可能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前提,尽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伤害。此外,生态采伐还应以维持生态原有的物种多样性,将森林功能、景观等因素作为生态采伐设计的内容,这也是生态采伐与传统采伐的不同之处[4]。生态采伐设计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林分、景观及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应全面考虑林木的树种、产量和生态多样性的组合、树种搭配、林地生产、水分、养分及能量的交换过程等内容,让森林被采伐后依旧可以维持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应尽可能将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的特征。在模仿自然干扰的水平上,则是模仿森林在生长中所会遇到的风倒或自燃等现象,并通过外力干扰来帮助森林成长。例如,科学地设计人工助燃不仅可以烧毁部分密度过大的林下植物,还能起到杀灭森林病虫害的效果。

3.2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

要想实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至关重要。该战略不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林产品的需求,同时又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5]。对此,笔者认为,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区域划分方式,将以往按行政区域划分改为依据资源的自然特征予以划分,使具有相同特性的森林资源能够划分到同一区域,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效;同时,有助于提升林业管理的效率。其次,制定出一个具有权威性、持续性、有效性及长期性的林业计划体系。该计划体系中不但要包含保障林业生产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指导内容,还应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其中的重要性,最终实现用材与生态利用二者兼顾。如此一来必然会促使我国的林业生产发展能够在该体系指导下,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确保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共同发展。最后,为了保障林业计划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严格落实,为林业计划体系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3发展食品加工业与旅游业

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日渐强烈,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了人们业余休闲的第一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开发商或林农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森林资源来开发生态旅游行业。现阶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是有效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方式,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扩大内需的最佳举措。所以,应在森林已有的资源与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完善,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森林资源、商贸、餐饮、娱乐和交通于一体的经济体系[6]。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还能提升林业生产与经济建设的效率,并为人们提供更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林区特色的副产品,或成立副产品加工厂,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光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1).

[2]杨永华.对于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分析[J].福建农业,2015(4).

[3]孙俊.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关系分析[J].吉林农业,2011(8).

[4]陈波.兴仁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2014(20).

[5]黄军,陆柳春.探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2014(10).

[6]牛宝森.兴隆县现代化林业生态现状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6).

作者:孟凡成 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

上一篇:硅灰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下一篇: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整体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