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关注细节

时间:2022-09-02 04:50:32

教学细节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积淀,是一种长期潜心的准备,是一种精心雕琢的实践。关注教学细节,是教师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是教学智慧的完美体现。教师要真正做到“细节处显功夫,微笑里见智慧”,让教学细节闪耀“智慧”的魅力,让灵动的“智慧”充盈数学课堂。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教学细节?

一、炼你千遍也不悔——反思失败的细节

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缘起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忽视教学细节、挖掘不深、错误处理等现象。

1.失败细节1——人文味>数学味

请看教学“年月日”的片断:

师:同学们,你知道儿童节、劳动节、国庆节各是几月几日吗?(生一一回答)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节日?

生:我还知道重阳节,这是一个孝顺老人的节日。

……

恰当的人文味可以润泽数学课堂,但在以上细节中,人文味淹没了数学味,使教学内容游离于本课教学重点之外。教师可在每一个节日后问:这个节日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或追问这个节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等,迫使教学回归到数学的本质。

2.失败细节2——标准化>个性化

请看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的片断:

师:光明小学三年级有204名学生去观看电影。租9辆车够吗?(图片:一辆汽车,车身写有“准乘25人”)

生:25×8=200(人),8辆车坐200人,还有4人坐一辆车,一定够。

师:“8”是题目给的条件吗?他的思路是对的,正确的算式该怎样列呢?

此细节中,这位学生是极有数学头脑的。他学以致用,更简洁地解决数学问题。这是根植在数学土壤中的个性之“花”、智慧之“花”呀!教师应在他的回答后,追问:你为什么会想到先算坐8辆车可坐几人?从而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展示、受到赏识,让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智慧共融。

3.失败细节3——形式化>实质性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动手做一做、小组合作等形式。数学课堂倡导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但应该是有必要的操作、有指导的操作和有效的合作,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众里寻你千百度——把握成功的细节

教学细节的关注还可以从对成功的把握入手。课堂上的一个成功细节,体现理念、体现价值、体现境界、体现文化、体现魅力。正所谓“细节处显功夫,微笑里见风采”。那么,如何处理呢?

1.精心地设计细节

细节是可以设计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教材、学生和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精心设计教学的细节。细节的设计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理念是细节的升华,细节是理念的外显,是智慧与灵感的外显。在这样的细节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气氛活起来,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让课堂闪现智慧的灵光。这样的细节设计可放在教材的重点处、学生学习的难点处。

请看教学“集合”一课的片断:

师:咱们先来调查第四小组喜欢美术、体育科目的情况。如果你喜欢美术就把自己的名字卡片贴到“喜欢美术”这一栏,喜欢体育就贴到“喜欢体育”这一栏。两者都喜欢的,就各贴一张。(第四小组7名学生进行粘贴)

师:从黑板上的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喜欢美术的有5人,喜欢体育的有4人。

师:一共有几人呢?

生:(几乎异口同声)9人。

师:(微笑着放慢语速)都同意吗?

生2:(迟疑)刚才只有7人参与了投票,怎么多出2人呢?

师:是呀,怎么多出来了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通过对这一课素材的悉心解读,教师发现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就是重叠部分的理解。教师首先创设一个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随后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定能领悟“多出的2人”的原因。这是精心设计的一个细节,教师在学生的思维小河中,艺术性地扔了颗小石子,涟漪随之层层漾起,有心又恰似无意地启动了学生的智慧之舟。

2.敏锐地捕捉细节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我们要有一双慧眼,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反应、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想,共享智慧的课堂。

3.灵活地应对细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所以,教师的预设再充分,也不可能预见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许多教学细节是无法预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错漏,而这些错漏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灵活应对,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激活教学过程,促成别样的生成,闪现蕴藏其间的教育智慧。

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一堂好课往往是某一个或几个细节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那是教师的智慧与学生的智慧相互碰撞瞬间产生的。为了这些动人的“瞬间”,我们要学会关注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细节优势”,真正做到“细节处显功夫,微笑里见智慧”,让教学细节闪耀“智慧”的魅力,让灵动的“智慧”充盈数学课堂。

上一篇:摒弃“独角戏” 倡导师生互动 下一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