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有“问题”的初中数学课堂

时间:2022-09-02 03:21:52

精心打造有“问题”的初中数学课堂

摘 要:问题与数学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点亮学生智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精心打造有“问题“的初中数学课堂,便要在新课开始时,生疑设问;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分解设问;在认识混淆时,点拨设问。

关键词:精心;初中数学;问题;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13-01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演练好这一“体操”,就要让思维在问题的统领下,向未知的数学领域延伸。问题与数学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却悲哀地发现,我们的学生问题似乎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直白了,通常就是“这道题要怎么解?”问题少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全部的数学知识,最大的可能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应从哪些角度去发问。问得直接,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在长期的“问题消除式”教学中,受标准答案所限,学生的思维可能根本无法深入发展。基于此,精心打造有“问题”的初中数学课堂已经刻不容缓,我们要引领学生在“问题”中学会问,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

一、新课开启时,生疑设问

新课开启阶段,是经由旧知探究新知的起点,这一阶段学生所应产生的常态问题是旧知与新知有着怎样的联系。由此,在初中数学课上课初始阶段,我们便要运用谈话法、情境创设法等手段引领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对于新知萌生一些探求问题。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时,一上课我便说:“今天我们进行了国旗下的演讲,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旗杆?我们如何可以测得旗杆的高度呢?”按照已有的经验,学生纷纷说:“要么将旗杆卸下来测量,要么就找个同学爬上去测量。”我顺势说:“旗杆是用水泥固定的,卸下来怕是不难么容易。而让人爬上去,更不现实,太不安全。老师今天带来了相似三角形测量法,不费很大力气,我们便能测量旗杆的高度,你们想学学吗?”学生接触过三角形,可是三角形与旗杆高度如何联系起来呢?在我的引领下,学生很自然萌生了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与旗杆高度存在什么联系?相似三角形测量如何进行?的问题,为了解开疑惑,学生会努力学习新知,新旧知在探究中顺利对接。

二、思维受阻时,分解设问

初中学生理性思维相比小学生而言已有明显的发展,但受成长阶段所限,他们思考一些问题时,难免还是会受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阻碍,由此,在初中数学课上,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我们最好用提问题的方式分解难点,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教学内容时,三角形的数学表示方法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教学重点内容,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用数学表示方法表示三角形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没有标注任何字母的的三角形组合图形,然后我问学生:“这一组合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分别是哪些三角形呢?”学生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三角形了,他们很容易就回答出了有几个三角形,可是分别是哪些三角形,他们却显得难于表达,他们恨不得拿笔去画出有哪些三角形,只能一个劲儿地说:“有左三角形、右三角形……”可是这样的回答,显然他们都觉得表达太笼统了。此刻,学生思维受阻明显,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我便抛出问题:“究竟有哪些三角形是不是表达起来很难?”学生赞同地点着头。我接着抛出问题:“如何处理一下,大家就容易表达了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给三角形标上1.2.3,我接着问道:“1与2合起来的三角形3,这3要写到什么地方去呢?这样标是不是太乱了?”学生思考一番后,说:“给各个相交的点添加字母,最简洁美观好识别。”分解问题设计,将学生受阻的思维引向坦途,使教学重难的突出与突破水到渠成。

三、认识混淆时,点拨设问

初中数学课程学习中,学生要接触诸多的概念、推理和判断,这些概念、判断与推理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名字相近或类似的概念,学生极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概念,理清联系,探得差别,在学生容易出现混淆的地方,适时点拨设问是一个好方法。

例如,对于“互相垂直”与“互为余角”这两个概念,学生常常混淆,因为这一组中的两个概念都与90°角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在学习这一组概念时,为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区分概念,明辨差异。对于这两个概念我进行了这样的点拨设问:互相垂直表明的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互为余角又表明的是怎样一种关系呢?互相垂直与互为余角与90°角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很快明白了,互相垂直描述的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本质上表达的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互为余角则说明的是两个角的关系。互相垂直成立的条件是两条直线的夹角是90°,而互为余角的条件则是,两个角的度数加起来为90°。经过点拨设问,学生发现这两个概念从无论是说明的关系还是成立的条件都大相径庭,混淆点顺利得到区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用问题,开启学生思维;可用问题,化解教学难点;可用问题,帮助学生解开疑惑……相信有“问题”的课堂更出彩,相信“问题”将会帮助学生发现更多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潘海波.依托问题设计,激活课堂生命――例谈初中数学问题设计策略的实践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5,23:62-63

[2] 赵 霞.初论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问题探析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121.

上一篇: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理性课堂中的感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