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9-02 12:56:18

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 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全体生物学教师的努力。本文从树立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和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中学生物 实施 素质教育 思考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是突出智育,忽视其他方面,以文化课考试代替了素质的全方位要求。

素质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不过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而非“终结教育”。现代学校担负着两个课题:一是促进“人格形成”;二是促进“学力形成”,这种学力是由学习 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态度这三个要素组成。学生时期是主要的学习时期,既要学会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创造适应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育体制,形成学校适应学生的校园文化。而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为一时的分数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校的功能首先是发展功能,而不是选拔功能。因此学校应从传统 的偏重单向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有机会把某一方面的潜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启蒙、发现、培植和发挥,从而高于一般人。而应试教育注 重的是选拔,就很难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树立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

1、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素质。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生物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如世界是物质的原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观点在生物科学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例证。再如,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讲解《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婚姻法》等法规,帮助学生树立法制的观念。

2、身体技能素质。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为此,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科学地对待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愉快地接纳自己(不管是男还是女,是胖还是瘦),并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阐述,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各类补品,正确对待 减肥药品及增高妙方等等。

二、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改革。通过对这些改革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认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生物学教育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构建好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具体制定单元课题的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是指在文化科学、身体技能方面应指明达到的水平;在思想道德、心理、能力方面要指明通过哪些内容或活动培养哪种能力或品德。所谓“恰当”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水平。

2、使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 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视学法设计。在教法设计的同时进行学法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学法指导,这是生物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法设计以章、学段为单位整体设计为宜,因为这样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对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规划。学习方法有很多,结合生物教材可以进行如下几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1)自学方法。这种方法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学习阅读,即老师通过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逐字逐句的读 ,理解其关键的词语,然后逐段逐节的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第二步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开始由教师给出提示提纲,学生自己总结,再讲评交流;然后过渡到通过讨论写出提纲,自己总结,最后组织全班交流。第三步是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体学习的方法。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进行教学。一本书从绪论开始先让学生对全书有一个整 体认识,然后再深入到局部学习,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如此,也就是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这样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实验―探索的方法。

(4)讨论交流法。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思辩方法、表达方法,讨论可以发展学生的交往素质。

(5)知识整理归纳的方法。提炼要点,列表、归纳知识网络等。

4、进行多边信息交流与及时反馈。我们所说的多边信息交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知识竞赛(10~15min),这种交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反馈,不仅 能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能够及时带给学生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这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一个重要标志。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项目工程施工资料档案管理 下一篇:刍议初中数学入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