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2 09:28:33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不同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髋关节活动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

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临床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74-02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外力直接对大粗隆冲击或者跌倒急剧过度内收或者外展时都能够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症状[1,2]。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导致褥疮等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当容易造成畸形愈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保守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中主要以手术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3]。现在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其中男性患者占104例,女性患者占5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5±9.1)岁。从致伤的原因分析,跌落致伤的患者占104例,高处坠落致伤的患者占16例,交通事故致伤的患者占28例,其他原因致伤的患者占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让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接受治疗,取仰卧位,把钢板放在股骨外侧稍微偏前方,在C型臂X线的透视下把患肢牵引配合手术进行闭合复位,在患者大粗隆的顶部往下作12cm的纵行切口,把大粗隆以及股外侧肌显露出来,把肌肉分离之后使股骨的上端暴露,在透视下对复位的情况进行确认,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并对其深度和位置进行观察,之后放置空心钉导向器,进行扩孔和攻丝治疗,把锁定螺钉3枚放到股骨颈进行固定,对固定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使用皮质骨对螺钉进行锁定把钢板固定在股骨干上,冲洗之后对切口进行封闭,留置引流管;对照组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切口和复位同观察组,在大粗隆1.5~2.0cm处使用定位器把导针钻入到股骨中,使侧位X线在股骨颈的正中,使用正位X线在股骨颈内,中线最好偏下,导针的深度在股骨头软骨面下缘大约0.5~1.5cm之间,给予测深、攻丝、扩髓以及安装髓空心进行加压螺钉等,使钢板贴覆在股骨的外侧,拧入尾钉之后对切口进行依次缝合,留置引流管。

1.2.2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髋关节活动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2.3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使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

3讨论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操作简单,固定较牢固,但是对大粗隆部位的要求较高,如果不完整则容易对预后产生影响,术后容易产生钢板折断和股骨头切割等严重的并发症。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稳定性较好,增强了抗旋转的能力,使用范围较广,不需要对骨膜进行剥离,对骨折血运产生的影响较小,提高了骨折愈合率,缩短了愈合的时间,疗效显著[4,5]。通过上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髋关节活动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外医疗.2010,10(05):113-114

[2]曹磊,纪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08(04):126-127

[3]陈建松,郑强,李杭,冯刚,李建兵,黄宗坚,潘志军.动力髋部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浙江医学.2008,04(01):64-65

[4]刘桂发,王晖.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0(27):289-290

[5]陈小雷,钱炳根,王文俊,徐尧,张亮.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05(02):81-82

上一篇:“扶正祛邪”法则辨证论治银屑病临床浅析 下一篇:中药组方和氟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高血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