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的金钱观等

时间:2022-09-02 09:23:02

吴稚晖的金钱观等

吴稚晖是一个十足的怪人,他对金钱的态度与一般人也截然不同。

他的态度很明确,就是金钱不是好东西,它能够害死人。没它不行,但不能过于亲近它,更不能为它不择手段。

其实,他的思想也不能说有多新鲜,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被钱所害呀?然而知者易,行者难。明白这个道理的不在少数,而真正从心里明白并能躬行践履一辈子的却是凤毛鳞角。

吴稚晖是真的知行合一的人。在内,他的资格比要老,是真正的元老级,如果喜欢钱的话,要多少有多少,但他终其一生只领一份中央监察委员的薪水,虽然他任了很多职务。

他平生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到80多岁还在教书。他的女儿劝他不要这样辛苦了,儿女的脸上都无光。可他却理直气壮地说:“吃吃做做,天经地义啊!”

抗战时期,举国艰难,他的生活也大受影响。为了补贴家用,他便靠卖字来维持简单的喝粥生活。他的篆书风格端丽,法度谨严,大气磅礴,他被学界公认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因而求字的人很多。

那一年,他终日挥毫累得不亦乐乎。挣了不少钱,有五六万之多,生活大为改善。后来通货膨胀厉害,有人就劝他将钱从银行取出,买不易贬值的东西。可他不听,为了钱去操心劳神,他绝不干,也干不来,最后听之任之。

到了台湾后,7年辛苦卖字所赚的钱,只变成台币147元。无疑,不懂、不喜、不愿理财的他,吃了大亏。不过他丝毫也不后悔,他还有笔在,他还能卖字,他不愁喝不上粥。

他曾谆谆告诫自己的学生蒋经国:“荣华富贵都是空的,一个人凭良心做事,那就好了,至于其他一切,还是能够看得开看得远来得好,以免自寻烦恼。”

他对金钱的淡泊,使他得以在那个急剧变化的社会和险恶复杂的环境中,以89岁高龄寿终正寝。可谓生前尊贵,死后哀荣,相比其他那些老早就死于银元和金棍上的风云人物,他的智慧和高明还用说吗?正因为如此,蒋经国才把吴稚晖看成是“生平最钦佩的人”。

坚持和放弃

张宏涛

一个身心俱疲的年轻人对一位高僧说:“我分不清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结果常常陷入犹豫不决的矛盾中,常常做错事,常常后悔。我不愿再后悔,所以想出家。”

高僧说:“寺庙是静修之地,不是逃避之所。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出家,只能说明你尘缘未了。”

年轻人恳求高僧指点迷津。高僧带他来到寺庙后院的花园里,指着一只蜘蛛说:“这是什么?”年轻人说:“蜘蛛。”高僧说:“你用指头捣破它的网。”年轻人小心翼翼地伸出指头,勾破了蜘蛛的网。他发现蜘蛛呆了一下,然后迅速逃走。不久之后,蜘蛛又回来把网给补上了。年轻人再次把网弄破,可没过多长时间蜘蛛又把网给补上了。高僧问他:“你明白了吗?”年轻人说:“我明白什么叫‘坚持’了。但什么时候该放弃呢?”

高僧又指着屋檐下的一个燕子窝说:“这是什么?”年轻人说:“燕子窝啊。”高僧说:“假如这燕子窝垒的不是地方,影响了人的出行,人们就会把燕子窝捣毁,那燕子该怎么做?”年轻人说:“那肯定要换一个合适的地方垒窝了。”高僧说:“对,如果燕子还在原地坚持垒窝的话,它永远都不可能有一个安稳的家。”

年轻人顿悟了,对高僧说:“大师,我明白了。如果导致失败的只是偶然因素或者一些可以克服的困难,那么就应该坚持下去,这样迟早会取得成功;但如果导致失败的是致命的因素。是化解不了的矛盾,那最好的办法应该是避开矛盾,换一个地方东山再起。”高僧欣慰地点点头。

年轻人告别高僧,迈着轻快的步伐下山了。

(韩文增 荐)

上一篇:幽默是心灵的笑靥等 下一篇:寻找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