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理论及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时间:2022-09-02 08:48:56

对等理论及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摘 要:对等理论(equivalence)是翻译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理论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单词、短语、句子再到语篇它都拥有巨大参考价值,本文深入分析了对等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对等理论 高职英语翻译 教学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英语翻译能力是重要能力之一,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达到一定的英语翻译能力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想达到理想的翻译水平就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对等理论对于英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结合翻译教材,运用对等理论向学生讲述翻译技巧和翻译基础知识,并把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会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一、什么是对等理论

对等理论(equivalence theory),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就是:同一事物用不同语言来表达的词语就叫对等词。例如:学习用品“钢笔”中文表述就是“钢笔”这个汉字,然而用英语表达就是pen。据传说人们所遵照的最早的翻译理论就是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的,最开始叫做“动态对等”主要包括四方面:词语对等、句子对等、语篇对等以及问题对等,直至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功能对等,它从而取代了动态对等,使翻译理论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因为两种语言表面上的文字对等是不科学的,只有实现意思与语言功能的对等,才能实现翻译的目的,满足不同语言文化读者的需求。

二、对等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1.加强英语文化知识的理解

众所周知,语言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不同语言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文化也是通过语言传播出去的,要想实现两种不同语言之间互译的对等,就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差异,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具有意义,这些文化知识包括: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等,这些因素都对他们的语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高职英语翻译课除了向学生教授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翻译技巧外,还要注意积极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阐述自己想要说出的话,才能实现两种语言的对等翻译。

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资料或视频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或纪录片来给学生介绍这些西方文化,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西方文化、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的理解,教他们掌握一些英语词汇的特殊用法,例如:dry goods(美)纺织品,(英)谷物,而非“干货”confidence man骗子,而非“信得过的人”black tea 红茶,而非“黑茶”China policy对华政策,而非“中国政策”等等,掌握住这些特殊短语的基本意思,避免弄出笑话,再比如:Lily is in her birthday suit.在这个句子中有一个in her birthday suit.学生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时候很容易按照字面意思将其翻译成:穿着她的生日礼服,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教师在这时就要通过讲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学经典等来解释这个说法的由来, 通过深刻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学生就会在以后的翻译中结合文化习惯,用英语式语言思维使翻译更加准确,减少错误。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对等。

例如:but但是,if如果;只有这些连词才会实现完全对等。

一个英语词,多重汉语译法,husband对应中文的“丈夫、官人、夫君”等等。

有时候,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对等的文化词汇时可采取适当的意译法,不能满目追求字面对等,例如:“目不识丁”可译为“not know one’s ABC”。

再有因为两种语言表达的习惯不同,很多时候翻译的结果是形式相同,意思不甚相同。

例如:a piece of cake 应该译为“小菜一碟”,而不是一块蛋糕。

You can’t be too careful.应该译为“怎么小心都不为过”而不是“你不能太小心”因为在英语中,can not与too连用时,形式上不能对等成“不可能太----”而是相反表达一种非常强烈的肯定,译为“怎样----都不为过”。

2.把翻译理论应用与实践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个积极有效的英语翻译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教师应该向学生多传授一些翻译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把翻译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1)增词法

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往往增加一些词语使翻译更加流畅、通顺,例如:three apples have been eaten.译为:已经有三个苹果被吃掉了。这里汉语里增加了个量词“个”而且增加了个“有”可以使意思表达更准确,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2)省略法

英汉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有些词可以不必译出。例如:I kept walking in the shopping mall to get what I want.译为:我一直在商场里散步去寻找我想要的东西。此句中冠词,不定时to等可以省去不译,因为英语看重形式的连贯,但是译出的汉语并不影响原文的意思,还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使表达更加流畅。

(3)拆分法

英语与汉语不同,是一种综合性语言,然而,汉语是一种分析性语言,也就是说英语惯用长句子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然而,汉语习惯把这个长句分开,用短句来表达同样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英汉互译时注意把长的英文句子拆分成短句子对应写出汉语意思。

例如: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 every night millions of well-insured Americans go to bed just an illness, an accident, or a pink slip away from having no coverage or financial ruin.

译为: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每天晚上,数以百万计的拥有良好保险的美国人可能会在他们睡去的时候,他们距离失去保险或者经济灾难很近,也许只是一场病,一个交通事故,一个解雇而已。

一整个英语长句,如果不切分开来,就会产生堆积,难懂的现象,这样拆分开来,就顺应了汉语语言习惯,实现了翻译的意义。

(4)合并法

与拆分方法相反,合并法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翻译方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将英文中很多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译成汉语的一个单句。

例如:Do you know what feeling it would be to lose matches again and again?

译为:你知道接连输掉比赛是什么感受吗?

原本的一个主从复合句,汉语译文却用一个短句来表示。

总结:

英语翻译是高职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提高翻译水平也是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保障,其中对等理论是确保翻译质量的重要理论保证,教师和学生要灵活运用这一理论,注意中英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差异,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灵活翻译,达到既忠实又通顺的效果,实现两种语言的科学转译。

参考文献:

【l】李海秋.全方位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翻译能力[J].科技信息,2009(2).

【2】严丽霞.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改革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1).

【3】余汉英.试论影响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的语言文化因素【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4】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0(4).

【5】高文晏,冯丽妍.目的决定方法——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Is].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上一篇:论音乐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践 下一篇: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