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出书忙

时间:2022-09-02 07:21:52

百岁老人出书忙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先生来到北京后,先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编审之一、《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顾问委员会”中方三顾问之一。20世纪50年代,曾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等课程。周先生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育组副组长。

周先生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先后发表专著31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周先生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的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作了全面、科学的阐释。

周有光生于1906年1月13日,成为当今中国学术界少数顶极大师之一,而且是罕见的百岁大师。长寿固然是人人向往的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健康长寿。现在,周老除了耳朵有点背和因伤风感冒上医院以外,别的还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他的思维依然那么敏锐,每天必读书看报,经常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而且,他思考问题之广之深,令人惊叹和敬佩。2006年11月语文出版社出版周有光著的《语言文字学的新探索》,2006年1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周有光著的《见闻随笔》,2005年1月三联书店出版周有光著的《百岁新稿》。

周有光102岁了,背有点驼,外出要拄拐杖,眼睛曾做过白内障手术。但是,他的脑力仍处在敏捷状态,每天读书看报,著文会友,不得空闲,古今中外的资料、信息均在脑中存储,其记忆力及活跃程度令人叹服,而且他的生活还不失新潮的成分,喝“星巴克”咖啡,看“特洛依”大片,时尚不次于当代年轻人。

他说:人们总是注意锻炼肌肉,不太注意锻炼头脑,不太爱动脑筋。脑子坏了,身体再好也没有用!他汇集了90岁后的几十篇文章,2002年出版了《周有光耄耋文存》。一个人到了100岁还能读书,还能思考,还能写作,还能结集出书,不能不使人钦佩。周有光常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就是周有光最好的长生不老的滋补品。

现在,他很少出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书斋,便自然成为了他的主要活动区,终日与书为伴,以文寄情,是他生活中的一大快事。他每天必干两件事情:其一是“三看”,即看书、看报、看电视,为的是紧跟时代;其二是写一些文章。文章的稿酬并不高,但他仍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写出一篇又一篇精品文章。他每月坚持为《群言》杂志写一篇卷首语。

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拿出了这样一篇自创的《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的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漫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责编/海燕

上一篇:加拿大的垂钓生活 下一篇:深藏不露的爱